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见证明以高度盖然性的经验法则为基础,依据客观事实发生经过,直接推定过失或因果关系的要件事实存在的证明制度。表见证明本质上属于证据评价活动,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避免适用证明责任裁判的功能,因此,应将表见证明引入我国并将其完善。  相似文献   

2.
南方朔 《南风窗》2013,(13):94-94
政府必须有做对的事情之能力,这是一种政府的职责,当政府调控有知识有能力,这个国家就不会太差。在古典的政治哲学里,国家理论乃是核心,它有两大支流:一支是国家"工具论",它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它认为个人的自由很重要,但个人的自由并不能保证国家的止于至善,因此国家(政府)乃是促进公共利益的主要工具,政府拥有调控(Regulation)之权,它可以透过调控制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平衡社会的阶级差异,形成各种行业的行规及国家的纪律,从而确保公共最大的利益。这一支学说到了近代,已不再讨论它的哲学源头,而只强调公共利益的经验法则,因此,"国家工具主义"又称"理性的经验主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样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断推广开来,专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自己的经验对案件中的关键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意见,为法官更加精确地审理案件打下了基础,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审判人员就必须要通过经验法则来判断该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采性,所以,本文主要是对科学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进行简单的阐释,从理论上分析法官在审查科学证据的时候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自由裁量权问题。  相似文献   

4.
光山校园伤害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笔者无意在此讨论案件发生应该归咎于谁或者是政府的失声事件,仅借此契机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及其认定进行认识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2年2月底,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简称民社党)纲领委员会组织的一个专家小组完成了对新纲领草案的起草,并提交党内讨论,拟在2003年10月的党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现根据笔者与参与该草案起草的民社党纲领委员会有关人士的访谈及有关资料,简要介绍民社党纲领中的自我定位和对社会主义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6.
监护疏忽入刑的呼声有其合理性。监护疏忽入刑应限于主观上的重大过失,即对危害结果存在主观的认知,但基于对不可靠的客观凭借的过于信赖而轻信不会出现侵害法益的结果,进而产生漠视怠惰心理。在对监护疏忽构罪标准进行判断时,应以行为人实际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事实为基础,以一般第三人的理性作为判断标准,基于经验法则判断发生危害结果的盖然性。具体而言,积极作为的难度大小、避免结果的可能性程度以及采取避免措施的努力程度等均应成为监护疏忽行为入刑时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运用传统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的刑法规定和法理,容易导致刑罚量的过度,不符合刑法介入家事领域的谦抑姿态;遗弃罪受其主观要件所限在解决监护疏忽入刑问题上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定罪上,对于监护疏忽有单独增设罪名予以规制的必要;在量刑上,对于监护疏忽行为可以援引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的法定刑设置。  相似文献   

7.
1986年夏素文女士的安乐死案在国内引起了对安乐死的激烈讨论。20多年过去了,其讨论程度究竟如何?安乐死是一个关乎理性和感性、个体和社会、法理和伦理、历史传统和现代精神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实施安乐死是否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处罚,众说纷纭。笔者主张安乐死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并不主张任意地实施安乐死行为。本文将从法律和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对安乐死非罪化的问题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8.
张威 《工会博览》2013,(34):52-52
日前,三元种业下属公司金星鸭业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讨论“我有金点子”征集活动从一线职工征集上来的36个创新点子。根据评选原则,大家对来自一线职工技术革新和新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创新提案进行了讨论,最终结合企业实际,评选出3个优秀奖和6个鼓励奖。  相似文献   

9.
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感化教育,是目前各少年法庭的普遍作法。我们少年法庭在运用“感化教育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进行了尝试和创新。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对运用感化教育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少年法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设置教育的阶段、教育的方法上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般紧张理论是从社会反常状态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并对原有的紧张理论进行修正而形成的。笔者运用此理论对青少年犯罪的形成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三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