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仁富 《前沿》2012,(6):148-150
近代来,"男尊女卑""贞烈"、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等婚姻观,受到了极大的批判和挑战。作为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在20世纪20-30年代革命风潮的激荡之下,掀起了争取妇女婚姻自由和平等权的巨大思潮,其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揭批鞭辟入里,同时大力宣传了近代意义上的结婚和离婚自由的权利,为近代广东妇女争取婚姻自主权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广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了当时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2.
16岁那年,为了躲避和一名从未谋面男子的包办婚姻,印度裔英国少女贾斯温德·桑赫拉不得不逃离家庭。 如今41岁的她居住在英国诺丁汉以西约30公里的小镇德比,终于鼓足勇气讲述自己逃婚的历史。讲述家人如何和自己断绝关系的经历。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英国迄今还没有制止包办婚姻的专门法律。这也是如今为什么贾斯温德和其他一些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联袂前往英国参议院去支持上议员.御用大律师莱斯特爵士所提出的“禁止包办婚姻法令”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传承》1995,(6)
抗战中的梧州妇女梧州市中共党史学会梧州妇女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五四期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苍梧籍女生李超敢于反抗封建宗法社会制度、封建包办婚姻,因贫病交加而故。其精神得到当时名流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的称赞,并在社会上广泛传颂。大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4.
谭斌  胡波年 《求索》2010,(8):247-249
民初婚姻家庭观念变化较大,表现为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由;反对繁琐婚俗,提倡新式婚礼;反对休妻纳妾,提倡一夫一妻;反对封建贞操,提倡女性自由;甚至提倡废婚毁家。婚姻等级制度开始打破,婚姻礼仪呈现多样性和并存性;礼仪趋于简化,花费趋于俭朴;扬弃传统,趋向西化。家庭规模也由大变小,传统家庭关系开始松动,传统家庭功能削弱。这一时期的婚姻家庭变革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理论的先行性与实际的滞后性,并表现为新旧杂陈。  相似文献   

5.
孟祥才 《春秋》2014,(1):34-36
1950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随之报刊、杂志、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也掀起宣传热潮。那年我刚10岁,听到大人议论最多的就是“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自主”。很快,婚姻法实施的社会效应显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离婚高潮席卷中国大地。这次离婚高潮的主力倒不是包办婚姻最严重的农村夫妇,而是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锻炼的军队...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广东顺德社会管理创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尤其是社会自身运行规律,研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建构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过程。进入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7.
在金沙江南岸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境内的东坡乡、万德乡、己衣乡、田心乡的一些彝族山寨,至今还沿袭着原汁原味的传统婚俗。 武定彝族的传统婚俗有既定的程序。 说媳妇。彝族婚姻必须请媒人,包办婚姻或自由恋爱同样如此。媒人一般是夫妻双全,腿勤嘴巧的人。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说亲,携带一定数量的烟、酒、糖、荼为礼品,经过多次磋商,直至女方家同意收下礼品,这门亲事才算成立。  相似文献   

8.
1966年9月2日夜,傅雷因不堪凌辱自杀,与他一同安详赴死的,是其包办婚姻的配偶朱梅馥。她原是他家表亲,亲上加亲,早早订下婚事。傅雷留学法国,他是热烈和浪漫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变动,其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国家权力的转移。在传统社会国家权力渗透到政治领域以外的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经济、社会领域受到国家权力的被动支配,  相似文献   

10.
李宇思 《福建通讯》2001,(10):12-13
在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有一个突出半岛——惠安县崇武镇。这里过去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少,半岛上的居民长期过着“住房似碉堡、地瓜当粮草”的贫困生活。197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只有1616万元、人均净收入仅85.57元。改革开放前的贫穷也带来落后、愚昧。当地包办婚姻和早婚陋习根深蒂固,有些女孩竟然轻生结伙自杀……  相似文献   

11.
杨华星 《思想战线》2006,32(4):125-131
家训是传统家庭表达经济观念的重要文献.传统社会后期的家训十分重视田界的确定,反映出传统社会后期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肯定工商业作用的训条越来越多,体现了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同居析财和分居析产思想的矛盾与并存,表明其时经济观念变化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必有不同的社会关系方式与之匹配。经济作物村庄Y村的实地调研表明,农村经济活动的扩展使既有的熟人社会的关系面临困境,其难以为村民的经济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熟人社会关系的再造并加以利用成为当下的最佳选择,新的关系形式借用了传统熟人关系的外壳,注入了新的内容,并给乡村利益主体以支持,由此带来熟人社会关系的变革。经济活动脱嵌于传统农业社会,而又嵌入新的社会关系中,这一过程展现了经济变迁与社会变迁互动的微观历程。  相似文献   

13.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转型。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由传统向现代过渡,反映这种社会关系转型轨迹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及政治结构出现了实质性的分化:乡村利益格局日益趋向多元化,教育及文化的发展使农民的意识从"身份取向"向"权利取向"转变,并自发形成了以自主治理为特征的乡村社会团体。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构成了未来我国新型乡村治理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任民 《协商论坛》2013,(12):56-57
2013年12月5日20时50分,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在病榻上与病魔和衰老抗争了180天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享年95岁。在这个世界上,曼德拉所创造的伟业:带领黑人抗争,争取了自由,促成种族和解,消除了南非最大的社会隐忧,当选总统后遵循宪政体制,不贪恋权力,为新南非后世当政者做了表率。这些足以使他不朽。从黑人中产者变成自由斗士1941年,曼德拉遭遇摄政王的“包办婚姻”,逃婚闯进了约翰内斯堡,开始了“北漂”生涯。当时正值二战,由于南非远离战场,又有发达的采矿业和制造业,便成为盟国重要的军工基地,订单雪片似的飞来。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就业,  相似文献   

15.
企业利益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山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6):39-40,42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存在,其唯一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责任,也就是强调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社会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必然结果.但是,上个世纪初企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一些问题,使人们在反思传统企业唯经济利益追求中存在的问题,主张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6.
无数的事实证明,越是对婚姻缺乏依赖的人,就越不容易受到婚变的伤害。让我们看看鲁迅和徐志摩原配被弃后的不同结局。张幼仪与朱安的遭遇有些类似。都是包办婚姻,嫁给写字的人。一个嫁的  相似文献   

17.
蔡小玲 《今日海南》2010,(11):43-43
19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人们开始对以效率和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公共行政质疑,进而发动了新公共行政运动。新公共行政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价值核心,对政府行政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贵州省普定县布依族社会传统文化,并分析了导致当地布依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农村集体化经济对我国农村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急剧变更,农村家庭私有经济迅速转化为集体公有制经济。前所未有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促成了农村家庭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新的分化与组合。这种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导致农村家庭经济职能缺损,生产职能外化为社会职能。本文关切的要点是:农村生产关系及由其牵动的整个社会基本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是否动摇了我国农村传统生育文化的社会根基?是否淡化了传统的生育文化和抑制了传统的生育行为?上述问题的回答对诠释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社会成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人口生育“回潮”、“反弹”等人口现象及今后所面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口运行机制的变化趋势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价值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传统公共行政以经济、效率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财富的日趋集中而愈来愈暴露出其弱点。新公共行政学所提倡的社会公平价值观引入伦理学内容,在经济、效率、公平三者间找到平衡点,弥补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价值体系的缺陷,为公共行政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后来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供了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