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构建亚太战略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0.
未来印度经济呈乐观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周边外交在20多年的时间里形成了大国关系重心和东南亚与中亚两个次地区重点方向,一个重心和两个重要方向相辅相成且相得益彰,推动中国周边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三四年来中国践行的"亲诚惠容"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是前一个历史时期周边外交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强调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的战略重心以及相应的长远战略运筹,进一步确定周边次地区方向的轻重缓急排序,并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坚持以东南亚方向作为周边外交的最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8.
于美灵 《当代韩国》2014,(2):124-128
正2014年6月13~15日,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来自韩国以及北京、上海、东北等地的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专家及学者以"中国新型周边外交战略与朝鲜半岛"为主题,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历史、文化等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解读了中国新型周边外交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新型周边外交战略与朝鲜半岛"问题也被逐步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重要的全球治理和国家发展方案,它有两个主要对外目标,同时也面临着三大问题。为了促进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并克服其三大问题,借鉴国际关系对冲理论,本文认为中国还应打造一个具有稳定性与平衡性的周边三环外交体系。所谓的"环"即是战略关系圈,中国周边三环外交体系的第一环在大国层面,第二环在周边区域首强国家层面,第三环在周边战略支点国家层面。这三环根据对立统一和相反相成的对冲原理相互连接、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战略关系网,这个战略关系网就是中国周边三环外交体系,它是"一带一路"建设必要的补充与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双重国籍"的放弃看中国侨务与外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1954-1955年新中国通过谈判放弃"双重国籍"问题的外交背景,认为放弃"双重国籍"是新中国在权衡周边安全环境和国家利益得失后进行外交战略和策略调整的重大举措,也是同一时期中国进行外交战略和策略调整的重要佐证,还是将侨务与外交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论述了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调整背景下的侨务工作,既具体分析了侨务对外交的服从情况,又明确指出了侨务对外交的补充与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