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顶新集团,伴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大潮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顶新人以其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追求最终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康师傅系列品牌在火陆的知名度高达95%,康师傅方便面的市场占有率达35%,全国12大生产基地88条生产线年产方便面近40亿包,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的面王”。魏氏兄弟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饮水思源。一粒种子从萌发到破土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大陆,只要提起“康师傅”方便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那胖敦敦的小师傅标志,笑容可掬,憨态十足的模样,让消费者务感亲切。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是台湾顶新国际集团。  相似文献   

3.
1992年,台湾的旺旺集团在大陆投放了第一支广告,“徐福记”糖果落户东莞,“捷安特”自行车在昆山办厂,而魏氏兄弟在天津创立的顶益食品公司,推出了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居方便面市场龙头的统一与顶新集团4月27日宣布,双方将携手合作,由统一斥资新台币40至50亿元,买下顶新集团旗下顶益公司33.14%的股权,此一合作案将在近日敲定。这是两岸台商旨宗大型并购案。 顶新集团以“康师傅方便面”写下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传奇佳话,一夜之间“康师傅”在大陆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5.
爱拼才会赢     
一家在台湾名不见经传的家族企业,抓住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机遇,加上兄弟几个勤奋打拼和永不服输的个性,终于创出了方便面市场的第一品牌,成就了一个“爱拼才会赢”的经营奇迹。这就是以生产康师傅系列食品享誉中华的顶新企业。  相似文献   

6.
文新 《两岸关系》2003,(2):34-35
在大陆,吃过“康师傅” 方便面的人数以亿计, 而岛内民众一直无缘品尝康师傅的滋味。2002年12月2日,顶新集团正式宣布,本月起康师傅碗面产品将以16元新台币的超低价格率先在台湾上市,这对“但闻其声,未尝其味”的岛内民众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但对于岛内众多方便面厂家来说,  相似文献   

7.
张理国 《台声》2002,(7):41-42
台商赴大陆投资风起云涌,有成功,也有失败。而在成功的台商中,最被传诵的是“顶新康师傅方便面”。顶新的成功经验,足堪作为台商市场经营的最佳示范。顶新系于1992年7月18日正式在大陆发售产品,但在此之前,顶新做过清香油、康来蛋卷等产品,其间的过程,“等于是摸着石头过河”,顶新在1994年成为大陆外资百强企业,营业额成长3倍。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其后,顶新集团分别于1995年生产赢得最畅销国产食品金奖小虎队点心面;1996年生产米果、小点心、饼干产品、饮料产品;1997年生产福满多方便面、小虎队卷心酥;…  相似文献   

8.
方便面行业的竞争状态 1995——1998年,祖国大陆方便面市场出现了众多品牌。“顶新”、“统一”,“华丰”三大企业集团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从1995年的45%升到1998年的80%。1998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康师傅”为51%,“统一”19%,“华丰”10%“美厨”6%,“营多”7%。前三名品牌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9.
台资企业顶新国际集团1988年进入祖国大陆,1992年开始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至1996年初,已从生产方便面扩展到饮品、糕饼、粮油、物业管理、贸易及相关配套产业。顶新国际集团的负责人认为,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际上一流大企业势必更快速地进人祖国大陆市场。估计再过几年,全世界各行各业最大的公司都将在祖国大陆出现。顶新国际集团能否在这场世界级的大赛中打胜仗,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足够的世界级一流人才。而顶新国际集团从一个中小企业急速扩充成为一个集团企业,人才相对短缺,如何培育高素质人才,是一件非常…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第5期,本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位在北京的台湾家庭主妇》的拙文,讲述了生产“康师傅” 方便面的台湾顶新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先生一家在北京的生活.30年代就离开台湾家乡、现住北京中关村的魏氏勉老太太在外地的女儿看到了这篇文章,她想起母亲常常和他们几个孩子提起的台湾家乡的往事,凭着一种直觉,她感到,魏应行先生一家人似乎和她的母亲有着什么关联.母亲离开台湾多  相似文献   

11.
康师傅十年历程 顶新集团的前身是台湾彰化一家从事油脂加工的家族式企业,自1988年10月魏氏四兄弟到大陆投资以来已走过了10个年头。从1989年4月6日与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合资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台资企业“北京顶好制油有限公司”到现在,随着集团经营规模不断地扩张与事业多元化的发展,员工人数已由原来的数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4)
正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社会各界纷纷尽己所能,出资出力,同心战"疫",台企顶新国际集团就是其中一员。包括康师傅、德克士、全家便利店、味全、金色大地寰选、甄会选、顶新公益基金会等在内的集团各公司,早于1月23  相似文献   

13.
丁万鸣 《台声》2002,(7):39-40
台湾经济靠外销产业起家,早年台商到大陆投资依循台湾模式,帮国外客户代工做外销,但随着大陆市场开放,愈来愈多台商改行做“内销”,在人生地不熟的大陆写下一篇篇自创品牌传奇。顶新德克士炸鸡10年有成顶新集团10多年前以“康师傅”方便面风靡神州后,近年跨足速食业,再度自创“德克士炸鸡”,经过10年披荆斩棘,在大陆建立近300家连锁店,和麦当劳、肯德基在大陆鼎足而立,在大陆许多省级城市,德克士炸鸡更技压两家世界级速食集团,1客23元人民币两块炸鸡特餐卖得火红。西瓜太郎和酷狗文具大卖原本从事纺织外销的统联文…  相似文献   

14.
提起“康师傅”方便面,大陆的男女老幼,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提到使这鼎鼎有名的台湾食品落户大陆的创业、经营者们在大陆的生活情况,就很少有人了解了.近几年,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是只身前来、节假日往返于两岸间的“空中飞人”;也有不少是携妻带子、举家迁至大陆的“定居者”,像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顶新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先生,就是在199O年把全家搬到北京来住的.来往于两岸间的“空中飞人” 固然一身轻松,不必为安家操心发愁,但毕竟有诸多不便,个别人还衍生出一些问题和麻烦.那么,举家迁移者们,从遥远的彼岸搬来,他们适应吗?大陆买房贵吗?妻子买菜方便吗?小孩上学,课程进度和台湾一样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消费者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区,“康师傅”的笑容处处可寻。去年全国主要城市居民经常性消费品牌调查结果显示,康师傅方便面的市场占有率达51%以上,较之排名二、三位的统一(约占19%)、华丰(约占5%),其“面霸”地位不容置疑。“康师傅”几乎成了国内方便面的代名词,它给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带来了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6.
康乐 《台声》2004,(4):40-42
在大陆,“康师傅”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发迹,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台资食品公司,被称为“中国面王”,一年中单用于包装康师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可以绕地球十二圈。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借力大陆的广阔市场,康师傅将一个企业的迅速扩张推到了极致。难怪,在康师傅的企业标识里,也念念不忘用一个抽象的“中”字表现“中国情”。 在开曼岛注册、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控股( 以下简称“康师傅”) 是中国最大的速食面生产商,有一些行业估计数据显示它还是中国最大的瓶装茶生产商,而且在果汁行业排名第二。康师傅控股拥有的康师傅(MasterKong) 品…  相似文献   

17.
青岛项益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在“六一”节期间向12名失学女童伸出援手,资助每人每年300元人民币,以帮助她们完成学业。青岛市妇联向该企业每位资助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一青岛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是台湾顶新集团的子公司,主要生产康师傅系列饮料,建厂仅一年多时间,但一直热心社会公益福利事业。今年4月,在青岛市妇联组织的由700个少儿家庭2000余人参加的“大手、小手、齐动手”创建文明城市清拣垃圾的活动中,公司员工捐赠了方便面、纯净水、太阳帽等物品。在这次青岛市妇联倡议实施的“春蕾计划”救助城镇及农村贫困女童活动中,公司员…  相似文献   

18.
去冬今夏,台湾媒体不断刊载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有关报道:如"投资大陆的几点注意"、"台商的赚钱法则"等经验总结;"在大陆经营的问题和策略"、"适度开放两岸经贸限制的要求"等。其中有一条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台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祖国大陆市场。这种竞争表现在哪里呢?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有哪些启示呢?"台商杀台商"台湾省彰化县魏氏四兄弟创办的小企业"顶新"公司,趁开放两岸探亲的机会,1988年携带几百万元新台币来到祖国大陆投资,20世纪90年代初凭着他们在台湾时曾为多家速食面厂提供过油脂的经验,决定生产刚问世不久的方便面,并取名为"康师傅",由于该产品质量纯、口感好,仅  相似文献   

19.
《台声》1998,(2)
1997年12月23至28日,海峡两岸儿童“我的梦’”绘画比赛获奖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此次绘画比赛全国共有24个省市、8O00多名6至12岁的小朋友参赛。共评出金奖6名,银奖6名,铜奖72名,佳作奖480名。海峡两岸儿童绘画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1993年和1995年曾相继举办过两岸儿童画(唐诗)、画(寓言)比田。两岸儿童以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构思和出人意料的大胆用色,勾勒出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此次画展,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顶新国际集团(康师傅)、海协…  相似文献   

20.
顶园是顶新集团旗下生产糕饼的企业,最先生产的康师傅米饼吃起来不比别家的差,为什么销售却不如人家呢?经研究发现,康师傅的米饼输就输在进入市场的时机不对。俗话说“先入为主”,最先进入市场的品牌给消费者印象最深,对后来者的认同明显麻木。顶园人得出结论:差异性是后发品牌跻身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