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抗日战争使中国主要政治力量联合起来,聚集起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抗战实力事情的变化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愿望相反。近代以来,中国确实制度腐败、经济落后、四分五裂。日本军国主义者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确定了征服中国进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方针的。因此日本在先后侵占辽东、东北后,又向我国华北、华中地区进攻,他们在军事进攻频频得手后以为征服中国的梦想很快就会变成现实。然而日本军国主义者们没有想到事情还有另外一面。日军在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同时也使中国内部的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中国原本相互分立、斗争的政治力量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反而联合起来。率先举起团结抗日大旗的是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论坛》2006,(4):F0002-F0002
1942年5月5日,日寇从畹町踏入中国国门后,进逼怒江天堑惠通桥,图谋跨怒江东犯。日军潜械伪装,混入难民队伍。中国远征军守桥官兵为维持秩序,鸣枪示警。伪装难民的日军误以为被发现,遂向桥头守军开枪扫射,并抢占有利地形。  相似文献   

3.
1937年12月23日,日军矶谷廉介、坂垣征四郎两个精锐师团5万余人,渡过黄河攻占济南。为进一步达到占领中原的战略目的,他们企图分进合击鲁南重镇台儿庄。 1938年3月16日晨,矾谷师团炮轰滕县县城。滕县守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部奋勇抵抗。但因敌兵万余,122师几乎全师阵亡,王铭章殉国,滕县沦陷。敌继而攻入枣庄,占领峄  相似文献   

4.
在马科斯威权统治时期,菲律宾军队深度参与国家管理,成为马科斯总统威权统治的关键支撑.1986年菲律宾结束了马科斯的威权统治,而后通过制定1987年宪法的方式恢复了菲律宾的民主制度,开启了后威权时代菲律宾的民主化进程.后威权时期的菲律宾巩固民主化成果的重要前提是建立民主的文武关系,菲律宾各届民主政府在各层面上采取措施,试图处理好与军队的关系并限制军方干预政治的权力,以巩固民主制度.然而菲律宾文武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曲折中前进的特点,未能完全排除军方干预政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领导滇西民众开展敌后抗战,腾冲爱国人士于1942年6月6日成立临时县务委员会,组成以张问德为县长的抗日县政府,动员人民协助军队打击日军。龙陵县的爱国青年朱家锡主动请缨杀敌,被龙云任命为龙潞游击支队长兼龙陵县县长,在龙陵、潞西一带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与日军激战30余次,牵制日军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的“国际化”突飞猛进,海外旅行者年逾1,000万人次,海外直接投资5年间增长了约5倍以上,暴力团亦漂洋过海循踪而至,从走私毒品、枪支到向不动产投资,其魔爪越伸越长,今年3月日本实施反暴力团新法后,他们为逃 避国内取缔将会加速向海外渗透。 暴力团的兵工厂——菲律宾 菲律宾宿务岛的达拿欧市是一个椰林、香蕉环绕的田 园小城。这里私造枪支的历史已有10余年,6万居民中有  相似文献   

7.
WTO与菲律宾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负面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研究都预测随着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实施 ,菲律宾将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中受益。然而 ,8年的实践结果表明 ,菲律宾并没有享受到更加自由的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反而给菲律宾农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对菲律宾成为WTO成员国 8年后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成因进行探讨 ,以便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生化战是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中国、征服亚洲与世界的秘密战略手段,是一种灭绝种族的残暴战争罪行。二战时期,日军违背国际公约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在进攻、退却、扫荡、屠杀难民与伤兵、消灭抗日游击队等等方面,无不使用生化武器,在中国各地形成各种疫病大流行,导致许多中国军民惨死。日本对中国进行生化战的直接后果是给中国军民带来惨无人道的残害,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伤亡。日本法西斯这一反人类的战争罪行将永远铭刻在世界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9.
廖逊 《海南人大》2012,(9):17-22
投资环境8月3-4日,日本媒体共同社和《日本经济新闻》接连报道,越南和菲律宾多次招揽外国大公司,在南海与我有主权争议海域开发油气,却连连受挫。越南先后拉拢俄罗斯、印度、意大利和日本公司投资,对方顾及中国立场,均"持谨慎态度"。而菲律宾7月31日的招标会更妙,竟然没有一家西方大公司敢于竞拍,出场的只有1家英国较小公司和5家菲律宾本国公司。  相似文献   

10.
竞技跆拳道中的横踢技术是所有进攻技术中最简单、最有效、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的特点是进攻快,并且进攻结束后还能快速地进入防守状态,或者快速衔接其他的进攻技术,它能够作为所有运动员在实践中的常规技术。因此,运动员学好横踢,就迈入了竞技跆拳道的第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1.
对日本学者研究日军掠夺南京图书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史料运用以及方法和立场的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及日本的当事人对日军掠夺南京图书有着不同的评价。日军掠夺南京图书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日军利用中国有价值的图书资料,为其侵略战争服务,为统治中国服务,是日军掠夺南京图书的目的。大量铁的事实证明:由于日军的掠夺和破坏,对南京各项文化事业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正>1941年8月4日长乐抗日游击队在长乐琅尾港伏击日军得胜,受到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福建省委嘉奖,极大鼓舞了全省人民的抗日斗志。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正式供水。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发动福州战役。17日,福州解放。  相似文献   

13.
<正>1941年8月4日长乐抗日游击队在长乐琅尾港伏击日军得胜,受到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福建省委嘉奖,极大鼓舞了全省人民的抗日斗志。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正式供水。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发动福州战役。17日,福州解放。  相似文献   

14.
1938年底,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日军将重庆作为战略轰炸重点。面对日军的疯狂轰炸,重庆人民精诚团结、同仇敌忾,共度难关,展开了顽强而持久的反空袭斗争。重庆佛教界顺应时代需要加入到这一洪流之中,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瓦解敌军思想的具体运用,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基本经验主要有:建立专门针对日军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对日军进行以正确战争观宣传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日军采取贴切、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日军俘虏实施优待政策。这些经验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最壮烈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碍彻底的伟大胜利的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今北京)西南的芦沟桥发动进攻,8月13日又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为芦沟桥事变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17日,蒋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学术界多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作者认为1937年7月7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  相似文献   

18.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吞并全中国,变整个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野心,又于一九三五年大举向华北地区进攻,从而使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引起中园内部政治上的变化,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间的矛盾、政治集团间的矛盾,以及其它帝国主义与中国之间的矛盾都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这一重大变化,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提出在停止进攻革命根据地、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武装人民三个条件下和  相似文献   

19.
1947年夏,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遭受失败后,向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企图速战速决,各个击破。  相似文献   

20.
攻势防御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提出的对日作战的战略总方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进攻战略的绚丽色彩。攻势防御战略理论的核心就在于“进攻”两个字,体现了攻防兼备的特色,是攻和防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这一战略总方针的提出和实施,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力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流砥柱的作用,也为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致胜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