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引人注目地提出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新命题,并把它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列为今后深化改革的六大方面,同时做出重点部署。《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此任务要求,我们要根据全会精神,联系实际重点理解把握好以下两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体制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形成全社会做好事做善事良好氛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的成果有很多,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内涵及其研究范畴、“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已取得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在“重复研究”、“重宏观而轻微观”、“比较研究不够深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概括与评析学术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对于我们找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突破点,推进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相关研究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结构的嬗变给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压力型体制”的下的群众工作实践容易背离“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摒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法,从而导致“权宜性治理技术”的出现;“悬浮型政权”则在丧失了干群联系的制度性通道之后尚未形成有效的替代性机制;而“个体化社会”的来临让我们感受到各类权益冲突日益频繁的同时也看到了群众路线在村民自治领域遭遇的困境。当下基层乡镇的“策略主义”运作逻辑支撑的实际上是“做群众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5.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十五”时期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运行模式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旧的财政体制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提出了“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率先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普洱已具备率先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社会环境、基础条件和政策支持,但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仍然是阻碍普洱率先跨越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理顺新体制,激活新机制,开辟新途径,用体制机制创新奋力推动普洱率先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虽然设置了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法院,也在宪法上明确地规定了法院的独立性,然而中国追求的内政目标难以使包容司法独立的宪政制度付诸实施,“法院体制行政化”现象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因素。本文首先描述法院体制行政化的现状,接着对其成因进行探析,并对这种体制带来的弊端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能性的改革对策,以期早日摆脱“行政化”的困扰,逐步建立起符合司法活动本质要求的现代法院体制,使其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如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进程缓慢,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强,服务经济开放水平较低等。根本原因在于,诸多束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始终没有完全消除,导致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撑力度不足,“制造业发展偏好”的政策法规体系尚未完全转型到“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与活力没有得到根本解放。为此,必须进行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本文在分析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钻石模型”以及“体制机制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模型”,解析了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体制机制的内在关联,进而提出了推进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及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上升相对应的是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日益受到威胁。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外部性和地域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体制的不断创新。江西省针对环境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本省实际,推出“山江湖”工程,通过领导体制、决策体制、实施体制、管理机制和筹资机制的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对现阶段中国的环境治理及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虹飞 《人事天地》2008,(11):31-31
“在体制内生活,做新闻当然会遇到过许多的为难和挫折,我从来不去抱怨体制。你抱怨它会有用吗?”白岩松说。  相似文献   

11.
徐清照 《工会论坛》2009,15(4):14-15
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市管县”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现阶段其缺少法律依据、降低行政效率、导致市县关系紧张等弊端日益显现。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科技的发展、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壮大县域经济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的条件逐渐具备。许多省已在“市管县”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市管县”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措施联动,稳妥推进。  相似文献   

12.
行政执法不仅需要事实正义。也需要程序正义。“钓鱼式执法”.这一典型的“请君入瓮”式“执法”无论是在事实正义上,还是在程序正义上都无疑是不成立的。其违法性不言自明。但其长期存在,即使曾有过血的教训,却依然禁而不绝,这固然有其人为因素在作祟,但根本在于具体体制上的不足:执罚经济、指标体制以及行政监督的不力等。因此,解决途径上的选择当属对催生“钓鱼式执法”的体制上的原因进行修正。铲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前,我国公共决策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党政精英垄断社会资源和决策权力,“内输入”是这种体制运转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公共决策体制逐渐由党政精英垄断型转变为社会精英参与型。社会精英参与型决策体制面临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惟有通过推进公共决策体制的创新,健全完善公民参与制度,才能完成从社会精英参与型向公众参与型决策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制定民法典之际,民商立法体制不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且对其研究还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考察大陆法系各国的民商立法体制,除了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外,还有中国式的分合折衷体制。民商分立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民商合一也并非“当今世界立法之最新潮流”。旧中国选择分合折衷体制,其理论根据并非妥适,从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倡导和弘扬工商文化的角度出发,当代中国应选择和推行民商分立体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体制与办学经验,提出了培训师的概念与角色,并从学习、管理和培训多层面分析了培训师的专业角色:干部培训系统工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服务者”和“主持者”。在此基础上,从多元化培训师队伍的构建、培训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以及如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师团队多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社会控制的建设不应陷入“为控制而控制”的恶性循环,而是必须置于社会秩序建设的整体视野之中.从福山、哈耶克、韦伯等人所阐发的社会秩序构成理论视角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社会控制体制有着控制范围过大,“理性化”程度不高及控制权力缺乏制约等局限.为了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控制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既是十八大提出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也是中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不仅从表述方式上体现了社会管理方面的变革,也从实际操作层面引进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活力的各种举措。  相似文献   

18.
效率与公平作为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是辨证统一的。但是,在私有制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二者之间多有冲突,少有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正确原则。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充分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从而达到二者之间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 ,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存在诸多困难 ,其中体制是制约人大监督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发挥人大监督的作用 ,需要创新领导体制和人大监督体制 ,包括理顺人大与人大代表、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和完善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体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的本质问题是体制问题.社会体制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是"从属"关系.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建设,进行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应进一步强化社会体制本体问题的研究.本文依据社会学规范和历史经验,对社会体制这一本体性问题开展研究,分析比较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相异关系,提出社会体制的性质、特征和构成类别,并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体制建设的"比较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