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势头。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在思想、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对我们的影响和渗透,千方百计利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兴风作浪;国内各种力量都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些错误社会思潮时有浮现。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的一些新问题新动向,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侵蚀。  相似文献   

2.
正处于社会的急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加之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影响致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日益呈现弱化之势。建设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种声音”的关系;以积极姿态主动融入历史进程,抢占精神生产制高点;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方式,不断增强民众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3.
青年所处的利益关系、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年社会思潮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社会历史条件。青年社会思潮是在青年的“立场汇聚”中萌芽的,是在传播和创造过程中发展的;其发展的鼎盛期具有4个明显的特征。青年社会思潮的衰落与消失主要有7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探讨全红一、社会教化的理论与内容所谓教化,即政教风化、教育感化。《诗·周南·关难序》载:“美教化,易风俗”。也比喻环境影响。《史记·三王世家》载:“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俱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社会教化...  相似文献   

5.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开放以来,很多海外华人回祖国寻根,深刻表明华人饮水思源,不忘历史,不忘祖先的情怀。寻根活动中的清明节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包饺子等民俗推动寻根文化进一步发展,因为这就是“根”--中华文化。有了“根”,中华民族才可以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才可以骄傲。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民族优秀文化也才能被继承、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托拉西提出的,德国古典哲学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这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直接的启发性。马克思不仅对意识形态作了结构上的定位,而且作了功能上的阐释。从社会功能上看,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功能,人们可以借以“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作为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认识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冲突的目的,是为了“力求”“克服”它,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仅具有认识的功能,还具有实践的功能,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但马克思忽视了“文化大于意识形态”的现象,恩格斯所说的“文化”显然是超越于意识形态的,凸显了非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存在。在当代社会,文化研究视野对意识形态分析的结构性补充意义更为必要。广告及整个文化工业都是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脱节的,尽管可以去分析和指认它们的意识形态本性,但不能认为它们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态生产,人们一般只承认广告是文化而不承认是意识形态。这样,区分并承认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差别,承认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自身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主流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对整合社会思潮,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传统媒体建构的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理念、传播环境、传播机制,使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播面临全新的挑战,亟需新的思路和举措来提升网上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日常生活是孕育意识形态的场域,意识形态则是根植于日常生活世界之文化精神的外显。在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世界愈益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面对西方意识形态、多样化错误社会思潮对我国大众日常生活的侵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亟待找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链接点”,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表达,制作“入眼”“养眼”“入心”的日常文化景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秩序等实践理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阶层分化具有客观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实然存在,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应然存在。从西方精英主义文化观、国内阶层亚文化思潮、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冲突等维度揭示阶层分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文化挑战,能为有效提升阶层分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图景和国际视野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科学的引领机制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首选之举。动力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力之源;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之选;协调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灵活之策。在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前提下,将三者紧密结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消费社会时代,消费文化通过推销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宣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最能反映当代社会经济状况的新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不再仅仅是信念体系或有理论体系的外观,也不再主要依赖理性的说服力来整合大众,而是具有新的形式和功能;意识形态不再局限于公共领域,而是日益成为日常生活宰制的力量。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背后则隐藏着空前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  相似文献   

12.
从封建社会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中国行政文化在塑造形成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责任主体的单一性。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君主主导,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行政文化的变革中都没有积极发挥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行政文化变革的过程中,除了在宏观层面上树立政府的主观责任意识,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责任进行探析,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则是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吴趼人和“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等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中大声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由于小说对读者有“熏”、“浸”、“刺”、“提”的作用,“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所以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郑重的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  相似文献   

14.
解松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发表的《社会思潮与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一文中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睛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文中所说“社会思潮”,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反映一定社会阶层或某些群体的利益需求,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肇始于西方社会环境的社会思潮已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明显影响,个别思潮甚至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由于新闻媒体对意识形态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推动思想文化继续繁荣,应有效利用新闻媒体生成媒体舆论,引领当代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社会思潮,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补交融,至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时代问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合、契合以及结合等几个方面的阐释来探讨二者结合的时代意义以及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朝名臣魏征曾在《谏太守十思疏》中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征作为封建王朝的封疆大臣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使政权稳固。这种“食君禄为君忧”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他提出的这种根本性的治国良策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在这里,邓小平同志辩证地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相互之间的连动关系讲析得非常清楚。特别是“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句话中本身已告诫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需要时连生命也可牺牲。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与上层建筑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的原生点。马克思指出可用自然科学旁证的仅限于物质生产的变革,精神即文化的生产不在此例。据此,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认知与互动,当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概括可以简单厘定。恩格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补充说明也显示,经济基础很难被理解为一成不变的制度结构,它毋宁说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凡言关系,必首先涉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是观之,"生产"作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就不应该仅仅定位在"基础"之中,仅仅把它看作一个物质范畴;精神生产因此也不仅仅是一种比喻,而是决定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文化就没有生产,也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文化对于经济基础而言具有自足性,是生产活动的特定框架,也是社会关系重组和社会整合的一种基础。  相似文献   

19.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核心是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统一及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统一。学术与政治的割裂造成的批判精神的错位导致大量虚假、无效的批判,造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社会思潮的疏离,阻滞了马克思主义在与社会思潮积极互动中求发展的进程。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坚持其开放性、超越性、实践性特征,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主动引领社会思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各类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对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造成对冲效应,主流意识形态遭遇诸多挑战,研究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价值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