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休闲观光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发展的新领域,传统的果业生产已经呈现兼顾观光旅游的兼业经营和转型经营,休闲观光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本文分析了浙西南山区发展休闲观光果业资源的优势,并提出了创新发展浙西南山区休闲观光果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云南正以特有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吸引着那些长途奔波寻找绿色之梦的游客,乡村旅游成了云南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乡村社区的、以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传统文化等资源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其中,自然风光是基础,乡村生活是重点,地方文化是核心。通过合理地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乡村旅游可以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学习、购物和参与体验等活动为一体。对于游客来说,它是一种休闲、度假和修身养性的综合体验;对于当地社区群众来说,既是一种农业生产的补充、替代,也是展示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它是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景观,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1]。随着党中央提出“十一五”新农村建设决策的实施和“2006中国乡村游”的启动,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据测算,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了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400亿元人民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一)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元化,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养老、农业+文化传承等新业态。日前,笔者作为云南日报理论评论部暨《社会主义论坛》赴保山采访调研组的一员,采访调研了保山市以咖啡、酒、茶为代表的几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示范点,发现隆阳咖啡、龙陵石斛酒、高黎贡山茶的生产经营方式虽然各有千秋,但都具有以农业庄园带动发展的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5.
阐述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乡村休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犍为     
2013年以来,犍为县加快城乡统筹,大力实施新居建设,加快全域城镇化进程。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专业机构,结合地域特征和产业特色,按口岸型、旅游型、服务型、工矿型等不同类型逐一"量身定制"。以发展茶叶、茉莉花、犍为姜三大特色农业、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商贸服务、劳务等产业,实现产村相融。采取统规自建、统规联建、统规统建等灵活方式,由村民自主参与设计、建设、监督、管理等环节。对新居建设落实专项扶持  相似文献   

7.
休闲农业是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很好的发展。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近郊的中牟县拥有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极佳优势,再借助近年来的政策支持,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模式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状况良好。"十一五"期间,深圳应发展园区型都市农业模式。都市农业要具备农产品安全保障、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外向型、观光休闲教育、城市生态屏障五大功能。应采取加强立法、增加投入、保护农业环境和资源、大力扶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对外开放等措施,保障深圳都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风堰的成功申遗,既是对东风堰现有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我们继承古人传统与智慧,利用好东风堰的绝佳时机。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和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对东风堰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0.
创意农业旅游是美学经济的一种表现和产业现象。创意农业旅游属于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和美学经济又存在交叉共生的关系。美学经济的相关理论对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指导作用。借助科技手段与休闲理念,着力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可以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意农业旅游产品。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美学策略包括美学原理、美学行销、美学创意、美学设计、美学服务、美学体验与美学认同等。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认识不够深入到位、产业特性不够突出、理论研究落后等。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要健康持续地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农业文明和地方特色文化,注入文化内涵,赋予休闲农业更为鲜明的文化特征。只有融合了文化的休闲农业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手。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型升级是挑战,更是机遇,旅游产业发展更是如此。以桂阳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例,要完善和提升景区整体功能,叫响工矿旅游大品牌;巩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品牌,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挖掘和弘扬本土优秀文化,创立千年古郡文化品牌;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打造宜居乐游休闲品牌;提升和强化旅游行业,开创休闲旅游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具有自然景观多、田园风光美、民族民俗文化浓厚等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然条件。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发展普遍落后,影响着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发展休闲农业,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要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的新兴生态旅游业。松桃作为贵州的农业大县,同时她独特的丹霞地貌、秀美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独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改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将传统的烤烟生产模式转变为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模式,以商品化、科学化、集约化、专业化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阳市参与休闲农业的游客和农户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游客获知休闲农业旅游信息的渠道少,而且休闲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与产品、服务欠佳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参与休闲农业的农民多数认为发展休闲农业是增收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由于参与度不高,增收的渠道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并不大。因此,贵阳市休闲农业开发应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特色优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满足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贵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作为旅游业的主打品牌,把全域旅游、全民参与作为基本方针,把外拓市场、内优服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抓手,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依托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充分利用好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深度挖掘多元文化内涵,突出宜游宜居宜业优势,实现全省山地观光游向山地避暑休闲、度假养生、户外运动和民族文化深度体验等复合型旅游转变,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农业旅游是贫困地区实现减贫脱贫、升级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乡农业旅游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农业旅游的发展的确能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发挥其脱贫致富的功能,然而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其扶贫效果并不显著。本文分析了贵州贫困地区农业旅游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制约农业旅游扶贫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加快贵州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我市今年工作的重头戏,确保“创优”申报成功其意义十分重要和深远。笔者日前对江苏省无锡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深感无锡市“创优”经验可资借鉴。 江苏省无锡市是太湖之滨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曾因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而形成的“苏南模式”闻名全国,更以独具魁力的大旅游形象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活动中独占鳌头。在24个地级市评比中,以总分第一名捧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奖杯。无锡旅游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过渡到观光、休闲、民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