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姚立鑫 《台声》2008,(8):47-48
从“海上花园”厦门到七朝古都开封,从富有闽南特色的园博苑、集美鳌园到深藏八千年华夏文明——裴里岗文化的河南省博物馆,揽海西风光,寻华夏之根……8天来,来自岛内淡江大学,致远管理学院,台北教育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8所大专院校,以及在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就读的台湾大学生共21名营员参加由全国台联主办、厦门台联承办的2008年“根在中原龙脉相传”台胞青年夏令营厦门分营活动。灿烂的河洛文化、闽台相近的民间民俗文化深深吸引了海峡对岸的学子,多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让许多第一次来到大陆的台湾大学生加深了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他们对“根”在祖国大陆的认知和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吴坚 《今日浙江》2011,(22):10-13
无论是万流归海,还是日出峰峦,我们都会感动于澎湃激越的大自然乐响;无论是黄钟大吕,还是浅唱低吟,我们都能触摸到茁壮成长的文化经脉。  相似文献   

3.
谭舯 《黄埔》2013,(2):151-153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其中一项就是对姓氏文化的重视。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4.
谭舯 《统一论坛》2013,(1):75-77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其中一项就是对姓氏文化的重视。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东扩序曲     
无论是咀嚼千年古城神韵,还是领略昨日都市风采;无论是充满沧桑怀旧,还是瞩目今日榕城变迁;无论是忆想当年旧貌.还是俯瞰眼下楼市林立……来过榕城的人们不禁感慨万千“福州真美”!  相似文献   

6.
战旭英  蔡瑛 《人民论坛》2023,(1):104-106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魂”;弘扬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根”。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融合,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水青山 《台声》2009,(2):66-68
野柳在台湾很有名,为著名的十二名胜之一:相应地,野柳地质公园和野柳海洋世界也颇负盛名。而在大陆,首先是因为它的美,又因为有大陆游客在那里失踪、继而又被寻得,野柳被媒体广为关注;还因为近年与大陆旅游景点牵手联姻,野柳也名声大振,几乎成了大陆游客到台湾的一个必游景点。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28日,两岸同胞首次携手举行了主题为“同根一脉,两岸祭孔”的祭孔活动,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孔子。这是两岸的骨肉同胞用事实向全世界宣布:海峡两岸同根一脉,两岸亲情血浓于水,两岸文化一脉相承。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有着孔子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孔子思想这一文化基石,搭起了两岸交流的有力平台。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1,(8):31-31
在一路随行中,一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一双笑眯眯眼睛的男生(整体像大陆的小沈阳)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因为无论是在室外活动还是在车上,他的身边总有一批男生和女生追随嬉闹着;他走路的姿势,永远不是那样的“中规中矩”,似摇摆不定;身材却又似女生的柔,甚至头发比起其他男生的也要稍长些,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柔性”的美,而非男子汉的那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百年收复香港纪实曹蓉从1841年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开始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一个半世纪,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为恢复香港进行过努力。但是都失败了。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  相似文献   

11.
李伟民 《今日浙江》2009,(17):36-37
永嘉县渠口乡珠岸村普通农民陈飞多年来一直热心环保事业,至今已在全同送出一万多只菜篮子。在他的影响下,珠岸村成了中同首个不使用塑料袋的村庄。在浙江,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各级领导;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企业家;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杭州、宁波,还是欠发达的衢州、丽水,人们已经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共同参与到了低碳社会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12.
孝行天下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中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孝文化深深渗透在中国人的骨血中,它对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今天站在这里,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好日子过得真快呀!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嫦蛾一号成功飞临月球。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是物质的还是文化的,都有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正在化为老百姓上的灿烂笑容。可以说,2007年,中国呈献给世界的表情,不仅是生机勃勃的,而且还是欢欢喜喜的;不仅是满怀信心的,而且还是充满祥和的。  相似文献   

14.
王茜 《台声》2006,(10):58-59
2006年8月18日至22日,上海市台联举办“文化寻根——2006年在沪台胞青年夏令营”,组织40位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台胞青年赴齐鲁大地追寻历史踪迹,感受中国古代东方文化中心的风采。齐鲁大地依山傍海,人杰地灵,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作为五岳之尊的巍巍泰山,还是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滔滔黄河,也无论是孔子开创的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还是李清照落笔成就的脍炙人口的婉约之词都在辽阔的齐鲁大地上大放异彩。参加本次夏令营的营员们一路走过曲阜、泰山、济南、青岛,仔细品味儒风鲁韵。在孔子的故里——曲阜,营员们分别参观了天下第…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12):43-44
无论是生在宝岛、现在在大陆的台湾同胞,还是生在大陆、现在在台湾的同胞,乃至许多生在台湾、现旅居异国他乡的华侨,他们对宝岛台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思。  相似文献   

16.
贾府的孙儿辈、重孙辈媳妇,无论是贾珠遗孀李纨,贾琏之妻王熙凤,还是贾珍之媳、贾蓉之妻秦可卿,都是红颜薄命的女子;凤姐的女儿巧姐,则是一朵枯萎凋零的小蓓蕾。  相似文献   

17.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中优秀的一支,近1000年来5次大迁徙,从中原向外播徙,至今已繁衍发展到1.2亿多人口,分布在海外各国和国内粤、闽及港澳台地区。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居住地的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着重从姓氏文化方面说一说“客家姓氏,根在中原”的历史资料。因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有追宗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而姓氏寻根则是追宗觅祖的捷径。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数量繁多,古今姓氏达一万多个,这些姓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血缘相续,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无论是在汉唐盛世的中古时代,还是在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近现代,它始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引人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9,(1):1-1
告别难以忘怀的2008年,走进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009年,每个中国人心中涌动着的是难以言尽的感慨。 2008年,我们亲历了奥运、神七带来的巨大喜悦,汶川留下的惊天悲怆,金融海啸的百年震撼,一年之中聚变之大、之深、之广,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将无可比拟。但我们更加感到自豪的是,无论是举世赞叹的辉煌,还是难以抵御的艰难,都无法阻碍中华民族前行的决心和步伐,扭转不了改革开放的走势,改变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台湾人民和中原儿女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乡亲,如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凤山知县曹谨等,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台湾的“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