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朔 《台声》2011,(2):94-95
孙震,祖籍山东省,著名经济学家,两度赴美留学,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曾入芝加哥大学研究货币理论,1962年获联合国奖学金,1984年-1992年担任台湾大学校长。有《台湾发展知识经济之路》、《总体经济理论》、《迈向已开发国家》、《理当如此》等著作。  相似文献   

2.
何标 《台声》2003,(1):17-17
《台声》作为沟通两岸的综合性刊物,20年来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仅以我撰写的有关两岸文学方面的作品来说,就发表过十几篇。记得最早一篇是1984年第5期刊载的《鲁迅先生与台湾青年张我军》,这篇文章首次公布了76年前台湾青年张我军登门拜访鲁迅先生的经过以及在交谈中鲁迅对台湾青年的高度评价;并附有张我军赠给鲁迅4份《台湾民报》原件的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样难得的资料,出现在我写的《喜迎<乱都之恋>归来》、《6O年前北京———台湾一座“桥”:读<少年台湾>创刊号》,《张我军与“新野…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3,(11):46-47
10月14日,由欧豪年艺术馆主办,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台湾画院协办的上海欧豪年艺术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两岸交流     
《台声》2004,(6)
大陆残疾人艺术团赴台首演“美与友谊使者”感动台北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日前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首场“我的梦”公益演出,3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在首演中,聋哑舞蹈家邰丽华等表演的《千手观音》、《雀之灵》等舞蹈,肢残二胡演奏家王雪峰演奏的《二泉映月》、《赛马》,无臂舞者黄阳  相似文献   

5.
石正方 《台声》2013,(2):32-33
2008年11月4日,两岸两会成功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宣告两岸同胞期盼了近30年之久的两岸“三通”终于成为现实,两岸交流进入“大三通”时代。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16日,两岸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海峡两岸证券及期货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和《海峡两岸保险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建立起金融监管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丁宇 《两岸关系》2012,(12):55-56
12月9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兰花精品博览会在汕头市澄海区举行。海协会副会长、《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张铭清等两岸嘉宾出席开幕式。博览会现场万盆兰花精品在兰花名镇争奇斗艳,绽放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8.
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成果,受到台港澳及海外舆论热评。舆论评析之热烈为近年来少见。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工商时报》、《旺报》、《联合晚报》以及东森、TVBS等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9.
我出生于台湾南投,成长在闽南漳州,闽台两岸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也注定了我与闽台研究结下不解之缘。1980年从平和县篆乡村重回漳州后,我在漳州市进修学院任编写员,后到漳州市方志办任副主任。编书修志工作,在旁人眼中是清苦而冷门,但我却在这份清苦中独善其身,关注社会、注重思考,数年间参与编写了《汉语大词典》、《漳州市志》等。  相似文献   

10.
王惕吾,浙江省东阳市北江镇王村光人,从小在东阳城里由娘舅培养读书,1928年毕业于东阳中学。他是台湾大名鼎鼎的报业巨子——台湾《联合报》的创始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他的创议下,以3万元资金起家,将《民族报》、《全民日报》和《经济时报》三家民营报归并组合成《联合报》。《联合报》社成立  相似文献   

11.
《台声》1996,(10)
为了加速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家交通部于1996年8月20日颁布了《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次日,国家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两岸要闻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查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审查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了中央委员会,选举了中央纪  相似文献   

13.
丁宇 《两岸关系》2010,(9):42-43
8月31日.海峡两岸郑板桥文化研讨会在风筝之乡山东潍坊举行:本届海峡两岸郑板桥研讨会由《两岸关系》杂志社、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潍坊市台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海峡两岸7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重点探讨了郑板桥文化的精神价值、风格特点及其影响作用,郑板桥文化对潍坊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充分利用郑板桥文化资源,促进潍台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6,(9):8-9
两岸艺人共同演绎爱情经她《梁祝》,生命教育缺失两岸争家学者聚首研讨生死学,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在武汉闭幕,海峡杯高中篮球赛在台北举行北京两中学参赛,  相似文献   

15.
据《上海侨报)l月2日报道,去年9月10日,互联网《岳阳之窗》网站的“访客留言簿”里收到了一则来自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留言,一位名叫李以诺的网友,请求寻找湖南的哥哥G《岳阳之窗》网站收到信件后,立即与有关乡镇联系,其中临湘币桃林镇党委书记郑寒屏反映.他认镇李大忠老人有亲人诠台湾,一直失去联系。据老人回忆,李以诺司能是自己的三弟李以乐,小名队“毛毛”,在3岁时随父去台湾。9月15日10点40分,桃林铸政府派人陪李大忠来到承办岳呼市人民政府网——(岳阳之窗)矿长青藤电脑国际互联网信息有阳公司,并带来了桃林词李氏放…  相似文献   

16.
吴宜 《两岸关系》2023,(10):5-7
<正>9月1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意见》体现了新形势下大陆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战略自信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台工作部署的重大举措,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创新性和标志性政策,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  相似文献   

17.
云舟 《台声》2001,(3):26-26
两岸影视界再度联手,计划制作一部描写当代两岸民众交流交往真实画卷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这部被舆论称为大手笔、大制作的 120集电视连续剧,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 40集《咫尺天涯》目前已进入筹拍阶段,预计今年底完成,明年初在两岸同时推出播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为《咫尺天涯》题写了片名。   《咫尺天涯》不同于其他两岸题材的影视作品,它以全新的视角描写从台湾到上海及周边地区投资发展的台商这一特定群体,在祖国大陆创业历程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讲述了两岸民众人际交往、心理交融、情感交织、善恶交锋的生动故事…  相似文献   

18.
杨谊兴 《台声》2013,(7):106-107
几年来,随着两岸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新时期,两岸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的民众都在积极扩大交往、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其中,《台声》杂志协作理事会成员们亦国出尽力,在各自岗位上做着自己的努力。为及时宣传报道和服务好《台声》。杂志协作理事会成员,从本期起,本刊将开辟新拦目《理事频道》。由《台声》杂志协作理事会和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共同主办。望各理事单位及时提供有关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沙蓬  辽野 《台声》2001,(6):45-45
为庆祝《中国台湾》网中文版改版暨英文版开通,海峡两岸各界人士齐聚北京,举行“中国心、两岸情”联谊会,共叙两岸亲情。   《中国台湾》网是中国大陆一家关于台湾问题的大型专题网站,它以客观报道台湾问题,准确反映两岸关系为己任;以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展示大陆与台湾骨肉同胞的亲情,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宗旨。突出服务性与亲和力是《中国台湾》网的鲜明特色。《中国台湾》网与《台声》杂志合作开办的“文化与交流”等栏目,将使反映台胞心声的《台声》的内容及时上网,实现了优势互补。   联谊会上,五洲金网公司董事长薛平向网…  相似文献   

20.
汪舟 《台声》2002,(3):12-14
又是一年春来到。本着拓展两岸新闻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共识的愿望,两岸新闻媒体再度聚首,探讨两岸关系的现状与走向。2002年1月29日,祖国大陆《两岸关系》杂志、《统一论坛》杂志、《台声》杂志与台湾《海峡评论》杂志,在北京国际饭店联合举行“两岸关系座谈会”。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媒体主管、新闻记者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台声》杂志社社长苏民生、《海峡评论》杂志社副总编毛铸伦共同主持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