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司以判决变更”。此规定赋予人民法院对于特定的具体行政行为即行政处罚拥有判决变更权,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处罚决定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不但要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要审查其是否显失公正。由此而提出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诸如何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如何判别和认定,以及有无衡量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标准等等。何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亦无明确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我们认为,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不是指行政处罚一般的偏轻偏重,而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特定相对人,给予的制裁存在明显的不适当性。其特征是:  相似文献   

2.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实施.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从形式上虽不明显违反法条,但在实践中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亦称行政罚,它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对于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应受惩罚的人给予的行政制裁。何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笔者以为,它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能时,在法定幅度范围内自由裁量的、畸轻畸重的、不公正的具体行政行为。换言之,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时,形式上在法定处罚幅度内,但不仅明显不合理,而且实质上也不合法,属于人民法院合法性审查中可以判决变更的具体行政行为.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显失公正被人民法院予以纠正的情形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仍然较低,操作法律法规不熟练.二是长期以来行政执法人员长官意识较浓,习惯于行政命令,加之社会多  相似文献   

5.
余凌云 《法商研究》2005,22(5):44-52
显失公正的内涵应当与比例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可以吸收比例原则的某些要素;显失公正没有必要向程序不公正拓展;显失公正的标准包括违反了实质意义上的公正、违反了形式公正以及不符合比例的要求。显失公正的适用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到所有的行政行为而不是仅限于行政处罚行为。法院对显失公正的行政行为的司法判决应当适用撤销判决而不是变更判决。  相似文献   

6.
<正>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与行政机关公务员个人的关系 我国行政诉讼法自生效施行以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大量的行政案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撤销(或部分撤销)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和变更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而判决被告败诉。如果加上行政复议制度撤销和改变的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违法和不当具体行政行为的数量,那么,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和不当的情况仍是大量存在的。从行政诉讼的实际情况看,在被告败诉的案件中,除极少数是因行政立法问题(如行政法律规范自身或法定解释有冲突、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明确具体等)和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对某些行政法律规范的理解不一致等原因外,绝大部分都是因行政主体自身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而导致的。换言之,行政管理中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和显失公正仍是较为多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给予其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或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行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通过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从而对相对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随着《行政诉讼法》的深入实施,提高行政  相似文献   

8.
行政处罚决定书是体现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作出的惩戒性具体行政行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它是行政执法文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法律文书。它制作得是否正确合法,既关系到行政机关的声誉和形象,也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我国国家赔偿法尚未出台,本文就其中行政赔偿的某些问题谈点看法,供参考。一、关于行政赔偿的范围关于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一般认为仅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中侵犯公民的人身权的行为和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造成损害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笔者认为,除了上述两项之外,下列数项也应纳入行政赔偿的范围: (一)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不当行为行政处罚是法定行政机关基于行政管辖权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制裁。行政处罚的形式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财产、吊销证照、拘留、劳动教养等。它是行政机关贯彻国家意志、履行行政职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是不当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我国行政诉讼法赋予法院以司法变更权。但是,由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对其进行司法干预就存在着一系列理论纷争与实践难题。例如如何界定显失公正行政处罚的性质,它的确认标准是什么,如何行使司法变更权等。笔者对上述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启示。笔者认为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是指行政主体在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作出的虽然在形式上不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法律的精神相违背,损害了社会或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正> “显失公正”是指行政处罚形式上虽在法律法规的处罚幅度内,但实际上与行政法上公正、合理性原则相背离,损害了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利益,表现出的具有通常法律和道德意识水准的人均可发现和确认的明显的不公正.由于行政处罚本身的复杂多样,加之对“显失公正”的含义无明确的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因此,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认识不尽一致,特别是在涉及一些具体的诉讼案件时,法院一旦以显失公正判决变更时,往往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此项规定由三个构成要件组成:一是适用对象必须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处罚;二是行政处罚必须显失公正;三是人民法院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有有限的行政审判变更权.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三个构成要件核心是认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正确认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是人民法院行使行政审判有限变更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正确认定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才能正确行使判决变更这一司法监督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法院对显失公正行政处罚的变更权●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戴勇才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行政判决形式基本上有四种:一是维持;二是撤销;三是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四是判决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判决变更,这种特殊情况就是“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4.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后,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从狭义上理解,这种变更判决是指改变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从广义上理解,变更判决除了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二审法院改变一审法院判决以及再审法院改变原审法院判决的内容在内,本文所要研讨的是广义上的变更判决。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处罚的事实与主要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处罚是一种事后措施,即在某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发生后,行政机关对该行为作出的处理。行政相对人不存在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就不能给予行政处罚,倘若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不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是刑事或民事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一般不能给予行政处罚,应由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处理。行政处罚决定认定被处罚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事实清楚、主要证据确凿是行政处罚合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行政处罚决定认定被处罚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事实必须清楚,主要证据必须确实充分。行政处罚认定被处罚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事实与证据,具体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行政判决的形式分为四种,即对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维持判决、违法的行政作为行为适用撤销判决、违法的行政不作为行为适用履行判决、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适用变更判决。这四种判决形式适用的范围十分广泛,所包含的内容亦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7.
对滥用职权与显失公正行为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滥用职权与显失公正行为的司法审查袁明圣滥用职权与显失公正是行政法上常用的概念。然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实践中,对于什么是滥用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在什么情形下构成显失公正,以及人民法院对这两种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性质、范...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处罚适用的构成要件●王志平行政处罚适用,即行政处罚的具体运用,它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认定行为人行政违法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行政相对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和如何科处行政处罚的活动。它是将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原则、形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处罚适用的构成分析张泽想行政处罚适用,即行政处罚的具体运用。它是指行政机关在认定行政相对人行政违法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行政相对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和如何科处行政处罚的活动;是将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原则、形式、具体方法等运用到各种具体行政违法...  相似文献   

20.
法院对行政裁决享有有限司法变更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裁决是指依法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①,它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管理相对人一旦认为行政裁决对自己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产生影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审理后,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外,只能就被诉的行政裁决作出或维持原判,或驳回诉讼请求,确认、撤销、强制履行的判决,但不能作出变更判决。②那么,这是否符合行政裁决案件独有的特点呢?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