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堪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比拟,至今5年来世界仍然在危机的影响中。各国都在研究试图走出这场危机的道路、方式与发展模式,期待着理论创新。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可以进行实验室的试验进而得出经验性的结论,社会科学只有深入  相似文献   

2.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经济关系的国际化意味着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与深化。超越国界和社会制度差异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金融活动的空间,使得金融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主要表现为金融流通工具空前国际化,国际金融流量规模不断扩大,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国...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西方经济出现大问题,发生了金融海啸,我们有重新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的必要,重读这两本书可以获得新的认识。西方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变成为经济危机。下  相似文献   

4.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国际金融秩序具有内在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金融危机并加剧了危机的全球性扩散.现行监管体制也未能发挥防范危机的应有作用,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机制也存在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必然对我国造成冲击.我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审慎放开资本管制,并拓展双边和区域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近70年的变迁,取得了进步和新发展,但其基本矛盾深化和加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一方面是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发达和强大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调整的余地已接近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极限。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方面的情形就越实在;而对还不发达或者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则预示着它们的未来景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继续存在,决定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仍将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出现了“三次”浪潮 ;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整合 ;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以及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此三者构成了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社会中也出现了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显著趋向。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总体背景。全球化一方面使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另一方面也会引起文化和文明的剧烈冲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目前,人们大多比较关注经济的全球化,而对全球化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流派,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成为美国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体制的一体化工具之后,又主要通过推行私有化和解除对金融的管制等举措成为引爆美国次贷危机乃至国际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国际金融危机又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和终结。而由二十国集团(以下简称G20)取代八国集团(以下简称G8)的发展,则表明了其后全球经济秩序正在发生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垄断继续存在和发展,但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垄断与竞争并存;垄断与反垄断并存;国家垄断和私人垄断并存,同时向全球扩展,即资本的全球垄断;企业兼并、合并席卷全球;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转;经济特别是金融的网络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组织的全球协调功能大大加强;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等才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涉及不同的国家。美国农夫出售小麦时,要的是美元而非外国货币。因此外国客户必须将货币兑换成美元,以便购买美国小麦。同样的,法国酿酒商要客户支付法郎而非美元。因此,美国进口商必须将美元兑换成法郎,以便购买法国酒。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金融与产业分离趋势愈加显著。其原因: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使更多的剩余资本脱离生产部门流向高利润的金融部门;金融市场的独立与发展实现了G—G’运动;垄断的深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金融运行中的自我膨胀、虚拟化机制;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影响。金融与产业分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积累方式、生产方式凸显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政府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心鉴 《前线》2009,(7):30-3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认识不尽一致乃至大相径庭的争议问题。在国内,针对二者的争论近年来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将上述争论引申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反观点,并借西方金融危机爆发之机进一步深化。其实,如果把这次金融危机放到一个较长历史过程中审视,不难发现,美国政府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是造成这次危机的真正原因。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表明,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作用都非常重要,要抓住制度与规范、道德与情操两点,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安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汇率     
汇率汇率就是外汇行市,也叫汇价,是不同国家货币单位之间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外汇的买卖价格。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决定汇率的客观基础是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本国货币贬值,则汇率上升。果抑制住通货膨胀,国内币值稳定,甚至升值,则汇率就会自然下...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月1日,我国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两年多来,伴随着外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汇率逐步上升.但与此同时,国内却出现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21%,1995年通货膨胀率仍有14.8%.此种现象已经引起经济界的广泛重视,种种研究成果不断面世,但有一领域至今尚涉猎不多,那就是汇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问题.经济现象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汇率是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赖以进行的一种手段,国际间的任何经济行为和投资决策都离不开对汇率的分析.同样,一国汇率也是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变量.就汇率与税收的关系而言,一国官方汇率水平与税收水平一般呈负相关关系.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官方汇率的高估(即兑换一个单位外汇所需本国货币的减少),会降低税收水平;实际官方汇率高估越多,税收水平也就越低,造成的税收损失也就越大.具体地说,汇率高估所带来的税收损失有直接与间接之分.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政治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国际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制度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风暴中受到了挑战和质疑,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在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体现了其社会制度本身的优越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在此次经济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切实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政府救市方案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相似文献   

16.
吴茜 《红旗文稿》2012,(13):14-17,1
最近几年,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西方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制度性危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茜在《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中指出,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过度积累危机的解决方案,基本功能就是尽量为高利润的资本积累提供方便,把穷人的财富转入富人手中,把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转入发达国家特权阶级手中。这种新式资本主义剥削掠夺机制,将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新自由主义、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斗争浪潮。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0,(20)
<正>本轮国际金融危机集中体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危机首先在国际金融中心爆发,迅速传导并波及全球,对全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世界实体经济的明显衰退。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8.
所谓单位行贿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等情节严重的行为。近年来,单位行贿犯罪日见猖獗,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国家检察部门查处的大量贪污贿赂案中,单位用公款行贿的案件占65%以上。 单位行贿表现出令人担忧和十分震惊的发展趋势:(一)犯罪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大。这股具有极强腐蚀性的毒流,渗入的行业、部门、地域越来越广,不仅表现在走私、偷税、假冒商标方面,还表现在骗取国家进出口退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等方面,几乎涉及到一切公有制部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道路、进程和前途的精辟论述,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性审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历程,辩证地揭示了其两重性特征;正确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的种种疑虑,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从而正确引领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航程。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2008,(12)
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全球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