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布拉格发表演讲,表示“美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倡导无核化世界”,呼吁世界逐步消除核武器,主张在一年之内召开有关核武器的领导人峰会;奥巴马还同时表示愿意在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条件下放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基地。俄罗斯学者将奥巴马的这个倡议戏称为“奥巴马的布拉格之春”。  相似文献   

2.
《当代世界》2013,(8):80-81
一、奥巴马结束访非美非关系增活力 7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从坦桑尼亚乘“空军一号”专机返国,结束为期六天的非洲之行:除坦桑外,奥巴马此行还访问了塞内加尔和南非。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奥巴马并未对其中东政策做出系统的阐述,但是从奥巴马执政100多天来其本人和美国政府高官的一系列讲话和对外宣示中的表态,我们仍可以厘清奥巴马中东政策和对伊朗政策。奥巴马对伊政策的确有别于布什,但实质仍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胡萝卜不多、也不新鲜,而大棒早已高高举起并随时都可能打下来。美伊开始了新的博弈。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使大众传媒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小罗斯福是“广播总统”、肯尼迪是“电视总统”,那么奥巴马就是“网络总统”。奥巴马不仅将网络攻略成功运用到总统选举中,还频繁运用于施行内政和对外政策制定中。  相似文献   

5.
杨悦 《当代世界》2012,(2):65-67
距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不到一年的时间,对奥巴马能否连任的讨论也日渐升温。美国国内经济低迷、“占领华尔街”行动和屡创新低的总统支持率已经让奥巴马的连任前景不容乐观。而正在进行的美国众议院选区重划又使奥巴马原本就不大乐观的连任前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迎来奥巴马“2.0时代”,将面临诸多挑战 1月21日,奥巴马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内表现中规中矩。尽管美国仍在遭受金融危机困扰,但经济保持了低速增长;结束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定程度上平息了美国民众对政府发动战争的不满。  相似文献   

7.
一、奥巴马:“华盛顿的政治现状必须要改变”。奥巴马的出现是美国应对国内外重大危机与挑战的标志性事件。其竞选与就任之际,这个国家正期盼改变、渴望新面孔、寻找新的方向。2008年的美国大选,并不是一次“活动”,实质上是一场“拯救美国”和“变革美国”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雷墨 《南风窗》2014,(22):21-21
“伊斯兰国”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也可能变成一桩交易。在前不久的联合国大会上,奥巴马把埃博拉疫情、俄罗斯威胁、“伊斯兰国”并称为三大主要威胁。这3个问题都令奥巴马很头疼,但现在他计划用其中的一个“问题”去解决另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茹 《当代世界》2009,(2):18-20
主张“变革”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外交中带有奥巴马个人和民主党特色的理念将逐渐体现。面对多重挑战,奥巴马政府外交调整的幅度将是有限的。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政府有望延续小布什政府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风云     
《南风窗》2014,(9):22-22
奥巴马“打捞”同盟之旅 在奥巴马4月23日开始的亚洲四国之行中,除了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和菲律宾都是美国的同盟国。军事同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支柱,奥巴马这次出访的对象选择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为了应对亚太新格局,美国正在对亚太同盟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形式上从传统的双边“辐轴”向多边“网络”转变,功能上从单纯地应对军事威胁转变为维护地区稳定。美困的亚太同盟体系的确正在得到强化,但能否顺利实现升级改造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南风窗》2010,(12):15-15
<正>自从奥巴马得知奥尼扬戈的非法移民身份后,就再也没有跟她交谈过。——奥巴马的发言人夏皮罗表示,白宫和奥巴马自始至终都没有介入过奥尼扬戈一案,奥巴马也没有帮姑姑支付打留美官司的法律费用。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上台后,积极改善与欧洲盟友的关系,采取了相较于小布什政府更加“低调”、“谦虚”和“倾听”的态度与欧洲盟友发展关系,欧美关系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尽管奥巴马未来任期内,欧美摩擦会依然存在,并有可能加剧,但欧美仍将互为最重要的盟友,合作会进一步加深。欧美关系将在竞争、冲突与合作中风雨兼程,继续朝向“更加有效的平等伙伴关系”定位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新宁  张露 《当代世界》2009,(11):40-42
2009年9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核裁军峰会上提出了“建立无核武世界”的决议并得到了全体与会国家的同意。自此,一个新的国际政治话语——“无核武世界”将成为这个秋季乃至未来世界舞台上最吸引人眼球的主张,但同时它也可能是迄今为止最难实现的主张。作为这一主张的提出者,奥巴马本人及其领导下的美国也因为这一新理念的提出而再次成为了世界焦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态度的重大转变引发了广泛争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奥巴马的“无核武世界”的主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希望,激发起人们对于核武器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雷墨 《南风窗》2014,(25):21-21
哈格尔“被辞职”的背后,是奥巴马政府在安全事务上的一团糟。 11月24日,奥巴马宣布接受现任国防部长哈格尔的辞呈。被奥巴马称为“模范国防部长”的哈格尔,存两周前还透薅希望千满4年任期。外界普遍认为哈格尔是存为民主党中期选举惨败背黑锅,成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斗争的牺牲品。这样、兑不错,但也不全对。  相似文献   

15.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16.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9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诺贝尔委员会说,授予奥巴马和平奖是为表彰他为加强国际外交和人民之间合作所作出的努力。该委员会还对奥巴马在世界范围内消除核武器的远见和努力表示了十足的欣赏。  相似文献   

17.
官瘾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以后,他的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席位就空出来了。根据美国法律,联邦参议员如果在任期内离职,则由参议员所在州的州长任命一人填补空缺,任期到时再行选举。于是,该州的州长布拉戈耶维奇就放出话来:“谁要是想接替奥巴马这个职位,谁就得给我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刁大明 《南风窗》2014,(21):70-72
“下一代”的小圈子为奥巴马带来舒适度的同时,也招致了“业余”的诟病,甚至有观点将其视为美国外交决策圈资质降低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俞邃 《当代世界》2009,(8):20-22
2009年7月6日至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出访俄罗斯。奥巴马此行引起举世瞩目,也引发笔者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之行,英美报刊劣评如潮。面对中国的崛起,奥巴马来到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无功而还,无助于减少美中贸易的逆差和失业率。中国是美国的债权国,欠债的人,在债主面前,腰板硬不起来。难怪西方舆论惊呼:奥巴马当总统,是美国走向永久衰落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