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儿童权利保护与少年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年权利被侵害或得不到尊重和保护 ,是造成其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赋予儿童权利广泛的内涵 ,公约规定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任何儿童都平等地享有这些权利 ;我国现有的保护儿童权利的各项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完善我国保护儿童权利制度的构思与设想 :立法完善、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2.
亲子关系,尤其是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作为家庭法的核心,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儿童权利公约》颁布后,国际正式承认儿童的法律主体性地位。儿童是自己权利的拥有者和行使者,而非仅仅只是法律保护的对象。父母作为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对儿童从具有家父权威转变为承担父母责任。亲子关系中的儿童与父母以及第三人的权利和义务存在冲突,平衡这些冲突应承认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以儿童最佳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对儿童的意见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欧洲人权公约》①所倡导的保护和发展人权与基本自由的理念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四项儿童基本权利的保护甚详。《欧洲人权公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区域性的人权公约意义非凡,虽然其仅仅只是一部区域性的人权公约,但是其所倡导的保护和发展人权和基本自由的理念却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欧洲人权公约》虽未设置专门的章节保护儿童权利,但儿童权利在公约的执行和遵守中得到了全面、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署以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我国儿童权利理论研究次第展开。虽然近二十年来我国儿童权利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存在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热衷于译介国外的相关制度、理论探讨的深度有待拓展、研究力量稍显薄弱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5.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文献均规定,在处理与儿童有关的问题时,应以儿童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目前,澳大利亚在婚姻家庭法的立法中确立了“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婚姻家庭法中迫切需要确立儿童最大利益的优先权准则,相关法律制度也应予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从英国1998年《人权法案》所规定的尊重私人与家庭生活的权利的保护来看,英国法院特别注重从私生活的权利、家庭生活的权利、通信的权利等方面对公民权利加以保护,但同时对尊重私人与家庭生活的权利也进行了合理的限制。在世界人权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探讨并借鉴英国1998年《人权法案》的有关规定对我国人权保障及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全世界有192个国家参加这个公约。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签署参加《儿童权利公约》。纵观我国未成年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在观念、政策及维权内容等方面加强与《公约》的接轨。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劳动者所享有的主要劳动权利与重要的人权基本是相重合或者可以相衔接的,贯彻《宪法》的有关内容,必然涉及到对《劳动法的修改与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人权和其他劳动权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斯坦福大学《学生司法宪章》在校园司法工作中,一方面始终将受指控学生的诉讼权利保护置于首位,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诉讼参与权。《学生司法宪章》不仅为受指控学生制定了十方面共二十二项诉讼权利,也为司法过程中的其他诉讼参加人规定了七个方面共十四项诉讼权利,而且这些权利设定都以美国宪法《权利法案》为基础,通过这些逻辑严密的诉讼程序充分保障亍学生的诉讼权利,也体现了权利平等、正当程序、人民主权的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在政治制度、强制措施等七个方面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个人人权包括生命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我国的人权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新《刑事诉讼法》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宪法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精神得到贯彻和落实;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达成共识;我国司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婚姻登记条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婚姻登记条例》,体现了对婚姻关系当事人自主意识的尊重,注重了与《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衔接,强化和规范了婚姻登记管理。但《婚姻登记条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未完全解决好尊重个人权利与保障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行政处罚设置不尽妥当,相关机构间的协调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2.
无罪推定权利的本质首先是一项人权,其次,它是一项基本人权,再次,无罪推定权利是一项宪法性基本人权,最后,无罪推定权利是被追诉人的一项具有宪法性质的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即将实施的新的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中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都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这是对被追诉人无罪推定权利的肯定和保护,有助于被追诉人无罪推定权利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关于儿童的文化享有权利,目前理论界尚未进行系统的阐述,但我国法律对此已作了比较明确的确认和保障。我国儿童文化享有权利的现实状况是儿童文化服务提供较为丰富,儿童文化需求被充分激发,儿童组织和机构体系较为完备。我国儿童文化享有权利的未来发展呈现出儿童文化权利意识增强、儿童文化需求多样性、儿童权利保护组织和机构多态性、儿童文化产业支持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加深等趋势。  相似文献   

14.
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与我国的婚姻家庭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权利公约》中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被认为是世界各国处理关于儿童事务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并在各国有关亲子关系立法中得到了普遍认同和采用。本文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国婚姻家庭法对儿童,特别是离异家庭中未成年子女权益保护的立法不足。并借鉴国外及港台法律有关规定提出了在婚姻家庭法中设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完善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5.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原则,是保护儿童权利的根本准则。它确立了一个重要理念,即涉及儿童的所有行为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婚姻家庭法中如何体现该原则,现行法律存在较多疏漏,尤其在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和探视权的行使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自出生起就享有神圣不可剥夺的生存权、获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十分关注儿童问题,注重加强对儿童权利保护的立法。澳大利亚1975年家庭法、1995年家庭法改革法和1989年儿童抚养(评估)法均对儿童权益保护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期保障儿童的权益。其有益的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婚姻法有关儿童权益保护的立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注重对其利益相关人承担责任。企业不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损害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儿童作为企业利益相关人中的特殊群体,心理、生理尚未成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危险性极大,需要特别的保护。而企业违背道德、违反法律,侵害儿童权利、给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却屡见不鲜。国际《儿童权利和企业原则》昭示了儿童权利保护应当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环境下,强化企业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监狱囚犯论》遵循科学的规律,理性地看待罪犯,融入宽容、正义、法治、权利、民主等现代行刑理念,确立罪犯在监狱改造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的确立,意味着罪犯必须对其犯罪行为负责;意味着罪犯对自己的矫正负有重大责任,是矫正的主导者.在罪犯的权利尊重、保障和实现上,将罪犯权利置于人权的高度,置于公民权利的同等位置,罪犯的权利就是公民的权利,因而一样地神圣.监狱要成为正义和尊重罪犯权利的一个阵地,监狱警察要真正成为罪犯新生活的领航者.  相似文献   

19.
斯坦福大学《学生司法宪章》在受指控学生的权利保护方面规定了二十二项具体内容,在普通学生的权利保护方面突出了尊重其平等参与权的特点。这些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充分体现了权利平等、正当程序、人民主权的思想,同时也让民主治校的理念成为现实,这些重要意义也能对我国高校学生处分程序制度设计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罪犯权利的来源及其法理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罪犯权利是罪犯法律地位的重要内容 ,就判处自由刑的罪犯而论 ,罪犯作为人 ,享有基本的人权 ;罪犯作为一国公民 ,享有未被剥夺的公民权 ;罪犯作为被矫正对象享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权利。罪犯权利是人类权利的一部分 ,尊重罪犯权利就是对人类权利的尊重 ,切实保障罪犯权利的实现 ,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 ,是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 ,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