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中应起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英联军在伊拉克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伊拉克战后的重建工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焦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拉克的战后重建才是重中之重,是美英联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的所在。而从战争爆发到现在联合国始终处于一个近乎看客的尴尬境地。毫无疑问,美英联军绕开联合国的此次军事行动,极大地挫伤了联合国这一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宗旨的最大国际组织的威信。尴尬过后,战后重建棋局中联合国的定位成了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又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对巴以冲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0日,美英联军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力量和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对巴以冲突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迅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国内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在四年多的时间里,美军已有3880多名士兵在伊拉克丧生,另有超过56000名美军官兵负伤。而伊拉克平民的伤亡情况更加糟糕,据估计,自从2003年4月萨达姆政权垮台以来,伊拉克国内平民伤亡的人  相似文献   

4.
不管你喜欢或是憎恶萨达姆,不管萨达姆本人最终的命运如何,作为一个在伊拉克政坛叱咤风云30年的领导人,一个曾经因发动两伊战争和入侵科威特而让世界为之瞠目结舌的伊拉克强人,萨达姆已然成为一位横跨20和21世纪的世界性政治人物,他的所作所为留给人们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萨达姆对当代国际政治所产生的复杂影响,恐怕不会因为他的消失而消失,围绕着此次伊拉克战争的前前后后,国际政治格局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变数。本文不准备从全球政治的宏观角度讨论相关问题,仅对涉及伊拉克、阿拉伯政治和第三世界国家等方面的若干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国情报机构官员3月17日指出,最新的情报显示,新组建的伊拉克南部军区已装备上了化学武器,这里是针对驻扎在科威特的美英军队进攻是首道防线。为加强对伊拉克南部地区的控制,萨达姆选择被伊政府反对派称为“化学阿利”的阿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政权利用新闻媒体、伊斯兰教信仰、传统道德和文学作品灌输官方意识形态,控制伊拉克人民思想,为萨达姆政权的对内镇压和对外战争服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岳汉景 《国际展望》2012,(4):115-127,141
伊拉克战争后,该国政治形势的巨变以及两伊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使得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大增。这种影响力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同时这些不同方面的影响力又相互促进。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在伊拉克重建的不同时期大小是不同的。随着伊拉克政治形势的好转,伊拉克民众民族主义的增强,该国什叶派内部政治矛盾的加剧,两国固有的领土、民族等纷争日益显现,再加上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12月19日,伊拉克内政部长布拉尼宣布,因涉嫌策划萨达姆时代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重新掌权而被捕的20多名安全官员已在法官要求下获释。布拉尼称,针对这些官员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是那些试图破坏内政部的人士出于政治动机而策划的。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伊拉克正处于历史上政党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2003年萨达姆政权垮台,美国按照本国模式在伊拉克实行所谓的多党选举和民主自由。但政治重建后的伊拉克形成了以民族和宗教教派为基础的权力分配格局,造成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治理失序问题突出,民众生存权、发展权难以保证。伊拉克在缺少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实施多党制选举制度,想要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还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伊拉克:从盟友到死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年前,美英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出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当我们从伊拉克战争的是非中走出来,回首往事,我们惊讶地发现,美国和伊拉克这对仇人竟然曾经是亲密的几乎不分你我的盟友,美国曾经不遗余力地支持伊拉克.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伊拉克战争,初次正式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网络用于战场的通信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美英联军的信息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帝国论下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直接产物。虽然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但从政策层面上来看 ,谈论单边主义的胜利为时尚早 ,而且也不太可能。基于对伊拉克战后国家重建所面临的困难等分析 ,美国的伊拉克战略要想从军事上的胜利走向政治上的成功殊非易事。为此 ,伊拉克战后的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也是必然的 ,其政策从单边主义向重视合作的变化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13.
2018年5月,伊拉克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其后尽管政府重组困难重重,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各政治力量进一步分化,左翼政党与什叶派集团结盟使民族主义力量上升,代表什叶派民兵的政治力量开始进入政权。随着新一届政府的组建,伊拉克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出新动向,面对美国的施压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应对,逐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同时,为解决民生问题,伊拉克积极同域内外大国展开平衡外交以促进经济重建,并且在防范恐怖主义势力威胁方面加强与周边和域外大国的军事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伊拉克战后重建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伊拉克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6月28,美国提前把权力移交给6月1日晟立的伊拉克临时政府.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伊拉克政治过度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在6月1日拉克总统的推选中,伊临时管理委员会当月主席加齐·阿吉勒·亚瓦尔成为萨达姆下台后的首位伊拉克总统.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伙同英国、澳大利亚发动了“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并仅用28天时间就实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和占领伊全境的战争目标。这次伊拉克战争与12年前的海湾战争相比,除名称不同外,其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不能简单称之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两次战争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五个不同。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伊拉克政府于去年12月30日晨,匆忙地对在战争中被美军掳获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执行绞刑,企图以此来熄灭逊尼派反美武装的最后希望,稳定伊拉克局势,恢复和平,"翻开伊拉克的新一页".但是,事与愿违.他们在这一非常敏感的时候处决萨达姆并让刑场录相曝光,使伊拉克、阿拉伯北区乃至全世界穆斯林十分愤怒,反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派冲突更加频繁,伊拉克局势反而进一步混乱.  相似文献   

17.
无论萨达姆先生是否还继续活着,伊拉克己经走到了“后萨达姆时代”的门槛前。很明显.美国对伊政策的目标,己经不是搜查和销毁伊拉克可能存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要对伊拉克进行全盘的改造。改造的内容既包括领导人与领导集团的更迭,也包括政治经济制度和外交政策的变动,乃至领土状态的变动。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3年3月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至今已近4年.伊拉克人民不但没有因此而享受到美国宣称要给他们带来的"解放"以及"民主"、"自由"和"幸福",反而处在被占领的无穷无尽的痛苦中,没有任何安全感,生活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局势从4月份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军遭到逊尼派和什叶派激进武装力量大规模的武装反抗,反抗美军占领的武装冲突从费卢杰和纳杰夫两地很快蔓延到伊拉克许多城市,仅仅4月份一个月就导致约140人美军死亡,成千上万伊拉克平民死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