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让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成为重庆的靓丽名片,是重庆发展所需、民心所向。"十四五"时期,我们应以更高标准、更严举措,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奋力书写美丽中国的重庆篇章。  相似文献   

2.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每走到一处,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格外关心当地的生态建设情况。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高度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我国社会五大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应该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相似文献   

5.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消亡、楼兰古城的衰败、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下丝绸之路的衰落,一次次血淋淋的现实向世人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全国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6,(1)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  相似文献   

8.
闫喜凤 《奋斗》2014,(2):20-20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同时,他还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论断,蕴涵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含五重视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文明视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产力视域;"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民生视域;"整体谋划国家生态安全"的安全视域;"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制度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把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执政为民的基本内容,加强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让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文明这个词汇"很大",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但同时,生态文明这个词汇又"很小",它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平日里对于环境保护的举止言行,它就分布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而在党的十九大报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历史的选择,这对于生态本底优良、环境污染包袱小和自然资本雄厚的贵州来说,提供了难得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自然历史观,秉持"绿水青山就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大气环境是老百姓感受最直接、关注最密切的领域之一。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生态环境是南京的一张亮丽名片,优良空气是南京的宝贵财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大气污染防治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助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深邃思考。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07,(Z1):64-64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气势雄伟的长江和黄河流域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生态较好的"两河"流域塑造了古巴比伦文明。反之,生态衰则文明衰。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国,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早已湮没在万顷流沙之中。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  相似文献   

16.
<正>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谋划,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奋勇前行。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大自然赋予贵州独特的生态资源,成为贵州后发赶超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0,(6)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逻辑上已经成熟和完善。绿色化、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概念为其基本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为其核心范畴。这一体系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八个基本命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四个思想系列。这一体系以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最终指向了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理想。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对于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绿色寓意着健康和活力,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满载希望的生命色彩。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但实现"绿色增长"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只有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在全局中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才能把绿色发展理念变成积极主动的作为,描绘出一幅福建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