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是美国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美国全球战略出现了哪些动向与新特点?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美国战略走向?美国究竟是处于战略收缩还是战略扩张期?其战略重点究竟是在亚太还是在中东?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态势与特点与过去四年相比,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全球战略呈现出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2.
<正>一、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东亚战略报告和亚太安全战略报告迟迟没有出台,其中关键一个问题是对中国的定位。美国国内正在针对中美关系进行一场"战略性辩论",决定中期选举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塑造新的对华政策。美国的对华政策辩论两派哪个占主导还是要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和中国对美国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为了构建其主宰下的“世界新秩序”,确保21世纪继续成为“美国世纪”,美国大肆推行霸权主义,特别是“9·11”之后,美国非但没有如沃勒斯坦所称的“山鹰折翅”,加速了衰落进程,反而借反恐之名,推行霸权主义色彩更加浓厚的对外政策,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极大危害。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要问,造就美国霸权的根源在哪里?基础是什么?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还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齐人 《法制博览》2010,(20):77-77
不知谁有那么大的本事,居然能在北京故宫保和殿高近30米匾额上留下“到此一游”字迹,究竟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所为,还是无所不能的“外星人”的杰作?是故宫工作人员的“以权谋私”,还是游客高科技手段的遥控而为?各界众说纷纭,颇为热闹。不管怎么说,30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吴大鸣 《法制博览》2010,(14):24-24
取经团队中,沙僧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好人,取经走了14年,基本上就没他的什么戏。这不免令人生疑,他究竟真的是个老好人还是假装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张林宏 《国际政治研究》2002,(4):135-141,146
美国战略思想从源起到成熟,从步西欧后尘到领导世界战略潮流,从分散模糊到形成战略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它既渊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又是美国国力增强和对外实践的产物,还是美国政府和战略研究界相互促进的结果,既是美利坚民族特性的体现,还反映出一定的普遍规律。研究美国战略思想的演化过程和战略体系,有助于加深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像其他外交政策一样,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建立在国家利益基础之上。那么,什么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资本主义多元民主政治,美国社会各阶层、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又是如何在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中表现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8.
章名岂 《法制博览》2011,(11):50-51
“我们的航母在哪里?”这是历任美国总统在决定对“地区危机”进行军事干预时,通常向军事顾问们咨询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为了达到分裂和遏制新中国的目的,曾多次将航母编队摆在台湾海峡附近耀武扬威。然而,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战略智慧面前,美国的航母只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相似文献   

9.
要想评估美国大选将对未来中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从逻辑上说,首先需要分析谁最有可能当选为下一届美国总统,以及他的外交和对华政策主张是什么。但是,中美之间面临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得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模式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一是,两国之间根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国家利益和战略意图的差异,使得在中美之间建立战略互信异常困难。二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经济的前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本身都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如此快地取得这一地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方式产生了影响,而且随着中美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对一个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可能造成的对美国威胁的担忧急剧加深。因此,不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会把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关系看作是其外交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美国2005年出版的《重思罪犯改造》一书,对美国监狱和社区矫正中改造罪犯的理论与实践给予了全面的否定,在美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作者挑战性的观点促使人们思考:美国改造罪犯真是无效吗?我国改造罪犯真是有效吗?作者在否定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建议,有哪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亚太,或者说美国“转身亚太”(the pivo tto Asia)是目前国内外学界、战略界热议的战略性话题。在美国搞战略东移已经从战略计划转变为政策现实的情况下,搞清楚美国战略东移的性质或者说战略本质,就成了搞战略分析、尤其是分析亚太战略态势以及中美关系性质及其形态的起点和首要问题。只有搞清楚美国战略东移的性质或者说战略本质,才能澄清美国战略东移引起或折射出的一系列战略表象以及美国对华政策趋向,妥善谋划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1-4日,首轮美国一印度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美方对这次印美战略对话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由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共同主持此次对话。时隔一个多月,7月19日,美国-巴基斯坦第二轮战略对话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对话务实具体,成果丰硕。两次由美国主导的战略对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再次引发了美国对南亚地区战略意图的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13.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究竟惹了谁?这一句似曾相识的问话,相信是不少中国人心中的感受。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开始调整它的全球战略,其中针对中国,在地缘战略上构筑一个C型或U型的包围圈的意图已隐然若现。因不少中国周边国家愿意配合美国,故不免有美国胁迫的成分,但亦不乏两厢情愿的现象。何以至此?  相似文献   

15.
《法制博览》2010,(6):22-22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著名的帖子,一个美国女孩在美国的论坛上发帖,称自己年轻貌美举止优雅,希望嫁给一个年薪50万左右的男人。她苦闷与自己交往的男人都达不到这个水平,于是发帖希望有人可以给她指条明道儿——究竟这些人都爱出入哪些场所。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华接触战略与人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对华总战略是“接触战略”。在这一战略的统领下,美国制定了各种具体战略,其中人权战略是最重要的次战略。美国的人权战略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安全。如果美国的人权战略得逞,中国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将会解体,政治、社会将陷入严重动乱,国家结构也将因此走向解体。因此,要充分认识美国人权战略对中国的危害性,制定相应的对策,粉碎美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企图。  相似文献   

17.
张健 《当代世界》2019,(6):31-37
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优先"政策的推进,美国成为欧洲利益最大的践踏者和破坏者。与此同时,欧盟自身也面临严重困难。英国"脱欧"久拖不决,内部分歧增大,民粹主义兴风作浪,欧洲一体化寸步难行,致使欧盟无法达成共识,共同应对美国挑战。因此,欧盟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困难的选择,是继续拥抱美国,忍受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还是争取独立自主?目前,欧盟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其对美政策已经在进行调整,尽管调整的方向还并不清晰。由于欧盟的特殊性,这种调整肯定是渐进的、缓慢的。从长远来看,欧盟的渐进式调整,特别是"战略自主"建设,逐渐会引发欧美关系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简称TMD)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新的焦点。中美两国的TMD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台湾问题。由于台湾“挟洋自重”,利用美国的TMD计划加强偏安、对抗统一,TMD也已构成了两岸关系中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将分析美国的TMD战略、中美和两岸之间的TMD争论反映了美国和台湾什么样的意图?TMD究竟会在什么程度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和干扰两岸关系。一、台湾对TMD问题的基本政策和策略对台湾来说,美国是其对抗祖国统一可以依赖的最大的国际势力。维持密切的台美关系、特别是加强台美…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修订和补充。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但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依然主导中美关系的走向。新时期,要本着政治上放眼全局、经济上互惠互利、安全上"斗而不破"等思路和策略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20.
遏制战略是美国战后四十多年来的基本国家战略;先发制人是布什政府藉“9·11”事件出台的新主张,被正式写入2002年9月20日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从宏观来看,先发制人与遏制战略在根本战略目标、具体内容框架、提出的历史契合点这三个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微观着手,两者又在出台的国际国内背景、针对对象、具体实施手段、战略目标结构表现形式这四个方面存在区别,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受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美国国内因素的制约,美国外交政策延续性的影响,先发制人虽然较遏制战略更加张扬,更加咄咄逼人,但是它的影响和实践意义将远逊于遏制战略。它绝不可能做到理想中的为所欲为,到头来只会是新层次上的遏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