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苏区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完美诠释,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继续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苏区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完美诠释,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继续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方志敏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杰出践行者之一。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1932年11月改称闽浙皖赣苏区)的主要缔造者,他情系群众,在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福建党史月刊》2013,(15):F0004-F0004
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是苏区干部坚持一切从苏区实际情况出发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就是我们党后来倡导和坚持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在创建中共苏区的实践中,毛泽东先后进行了10多次的调查研究,为解决中国革命斗争中的实际问题寻找答案。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三个原则,初步形成了党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苏区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距今80多年了。重读这段历史,我们深切地感到,苏区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精神、根本原则、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尤其是苏区时期培养起来的党的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厉行节俭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伟大实践,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不过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福建理论学习》2014,(3):44-44
正一等奖(3名)《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看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林炳玉《着眼长远促规范着力提升求实效》廖小军《聚集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省委讲师团二等奖(6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苏俊才《从中央苏区发展历程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汪一朝《建党之路力量之源——重温古田会议决议有关群众路线的论述》刘云刚《选准为民载体履行监察职能助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陈善光《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吕宏波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坚持群众路线、做到实事求是的关键环节,也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闽西苏区开展了多次的调查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成。对于新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仍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完美诠释和具体表现,党的群众路线则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概括和升华。新时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努力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古田会议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为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和实践的色彩。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不断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源头活水,确保“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发挥巨大威力。坚持举旗铸魂,凝聚听党指挥的正能量。古田会议的历史贡献就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铸就了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等先进共产党人领导红军和群众,坚持发展并坚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开启了党早期的伟大执政实践。本文从中央苏区的初创与群众路线的提出、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与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左"倾错误对群众路线的偏离与反"围剿"的失利三个方面,论述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11.
定义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1929年至1934年的苏区时期,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得以孕育并形成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概念基本形成,它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所规定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一独特的党的建设道路,对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当前,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借鉴古田会议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改进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极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和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范围之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党的政治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将群众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充分体现出党对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把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3,(15):I0001-I0008,F0003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执政基石。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于古田会议,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争取群众"以加强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萌芽。一一、古田会议决议折射出群众路线思想1929年12月28日,红4军党的第九次代表  相似文献   

16.
钟祖 《新湘评论》2013,(22):21-2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应该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之中。我们要结合建设和改革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经验,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7.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回答如何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宣传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关于开展革命群众工作的重要思想成果,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在这一时期的孕育和形成。在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全面梳理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孕育和形成,并从中得到有益的认识,对于增强全体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林 《当代党员》2013,(7):14-16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所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它既是我们党的认识论、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组织原则和价值取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独创的传家宝,它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  相似文献   

19.
连城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1929年5月、6月、1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三次进驻连城新泉,开展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6月14日写了《给林彪的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红军建设的一系列根本原则。12月,红四军在新泉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政治、军事整训。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对革命实践经验和党内、军内思想争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在新泉望云草室起草古田会议决议,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预备会,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新泉整训在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党的建军纲领及群众路线上进行的成功探索,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回顾和总结新泉整训这段历史经验,对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2013年8月28日至29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室务会议成员、副巡视员和全体处级干部赴上杭古田、才溪开展“学习弘扬古田会议和才溪乡调查精神,在党史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题党日活动,并召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讨论会,现将部分与会人员发言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