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一语道出了软实力的真谛。当今世界,国家实力不仅仅包括经济、军事、自然资源等物质方面的硬实力因素,更蕴含着政治、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等精神方面的软实力因素,软实力日益成为21世纪世界权力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以文化为标志的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传统文化是文化中最具稳定性和影响力的因素,并成为识别一个国家的重要标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丰富起来的维系整个社会的共同理念、精神状态、思维、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各种文化的融合和汇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潜文化、经典文化等方面。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吐故纳新的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将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聚合力、中华文明对外的感染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而且也有助于向世界提供具有感召力的中国制造的思想、价值观、话语体系,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19,(29):199-200
本文对现代民商法文化品质做出简要概述,分析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和局限性,以及如何利用民商法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国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多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渗透,推行其文化价值和政治模式,谋求新的霸权。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如何整合各种资源,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体系,抵制西方的入侵和渗透就变得紧迫起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国形象四大要素。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中国硬实力基础上构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体系。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19,(27):101-102
自从我们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现在,中国市场已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全球经济当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既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相互竞争的过程,也是共同合作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梦自提出以来,我们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其中,现代民商法文化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文化,那就是具有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本篇文章就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品质与中国梦的实现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文化大国,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而道远。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就必须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亲和力的文化存在,承担一个世界大国的全球文化责任,为国际社会提供具有引导力的文化形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贡献力。在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记者特约请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矩研究员及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德定博士就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熙明 《南风窗》2011,(22):46-48
人类已经处在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转折点,必须朝着一个新的时代迈进,这便是文化时代。在文化时代,文化在社会历史舞台上已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配角变为主角;发展最终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一个国家能否高瞻远瞩、尽早确立文化立国的战略,将决定它在未来世界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国振 《当代世界》2010,(11):60-62
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紧密联系,各有侧重,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各国博弈的形式更加复杂,而在软实力上的竞争更是日益重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拥有相当规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及其有本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但她还远不是一个软实力强国。如同发展中国家身份一样.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也处于“发展中”阶段。  相似文献   

9.
傅修海 《南风窗》2011,(20):90-91
网络——这个本该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加便捷、更加轻松的工具,一旦被赋予了那么多角逐,隐埋了如此多秘密之后,现实世界的紧张和压力便少了许多宣泄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11.
张慧瑜 《南风窗》2012,(4):86-89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孔夫子就像是一个文化幽灵,试图告别却又无法告别。一方面孔夫子被现代革命宣判为糟粕,这种深刻的自我批判导致中国主体被放逐;另一方面孔夫子又不断地被召唤回来,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4,(8):56-58
3月22日,在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的盛大国宴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一身特色鲜明的中式礼服,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最高领导人夫妇第一次高调为民族品牌、民族文化代言了。2013年,习近平为北京的老字号庆丰包子铺做了一回代言人。再往前追溯,其实历任中国领导人,无一不在各种场合极力为民族品牌代言。可以说,对于培育民族品牌极端重要性的认知,近年来,无论是庙堂还是民间,几乎都是越来越强烈。过去的30多年里,依靠为全世界代工发展起来的制造业奠定了中国工业繁  相似文献   

13.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百姓生活中被赋予了更加深广的内容和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知名品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供给能力是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实现突破的关键点、切入点、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程,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演变,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期间有高歌猛进,也有低回跌宕。在以往国际国内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在文化逻辑及对“中国梦”的三重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亮 《国际展望》2014,(1):55-67
面对中国正逐步从全球大国走向全球强国的现状,西方学者惯于用权力转移理论的"大而必霸"逻辑设定来探讨中国崛起可能导致的大国间权力再分配,以及由于国际体系中公共财富的再分配所引起的大国冲突,甚至是霸权争夺战。然而,这一理论假设更多是从系统层次即中国崛起的外部国际格局的分析所得出,缺乏对决定中国国际行为的内在逻辑起点——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以"和"为精髓的儒家文明及对其有所扬弃和重塑的"和谐"理念一方面昭示了中国数千年崇尚"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非权宜之计的逻辑起点。因此,中国在承认大国间存在战略竞争的同时提出了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实现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与互惠互利。这实际上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一贯立场的体现,更是中国崇尚"以和为贵"文化传统的现代重塑。同时,它还承载着契合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梦"的对外解读,及营造国际环境实现"中国梦"、并向世界推介"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6.
唐小兵 《南风窗》2014,(8):89-91
如何在缺乏深厚说理文化传统,同时又被20世纪的意识形态迷雾影响过的中国,滋养一种新的说理文化来培养健康的公共生活,是困扰当今知识界的重要议题。说理,是政治辩论、公共生活和私人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说理意味着一种表达和聆听,预设着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智商和人格,除了"求同",其实也应该"存异",甚至"求异","异"才丰富了说理者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即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法律制度的完善与人们的法律意识建设,可以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尤其是民法的内容与应用状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能够有效地制约个人行为,处理纠纷.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民法产生了重大影响,民法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约定俗成习惯的影响,这种社会习俗中,就包含着明显的文化意识.因此,为了使得良法美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软实力:讨论、资源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奠定了传统文化转型的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共性在于文化精神的相通。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充分激活了传统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内容,使其通过转型而获得了新的生存形式和生命活力,同时,通过中国化重新塑造自己的结构和形式,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与中国文化熔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张蕴岭 《当代世界》2015,(10):18-19
<正>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被区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有形的,包括经济、军事、资源实力等等;而软实力是无形的,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国民素质等。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说法,美国既有硬实力优势,又有软实力优势,而中国,尽管硬实力在提升,但软实力还很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