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每月大事     
正(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4日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5日深夜,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确定资源型城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分矿业城市和森工城市两类),把262个城市区  相似文献   

2.
图说天下     
正嫦娥三号开启中国首次"落月梦"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图为12月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第五次互拍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图片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涛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图说天下     
正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  相似文献   

5.
速览·中国     
0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幕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在嫦娥三号安全着陆后,欧阳自远"莫名担忧,但又冷静确信一切会按照预定方案进展"的复杂心情也转为了欣喜。这位78岁的老人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一定会等到那一天,亲眼看到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随着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面预选着陆区域的安全着陆、嫦娥玉兔成功互拍及五星红旗首次亮相月  相似文献   

7.
陈爽 《党课》2020,(4):23-25
2019年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该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该奖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  相似文献   

8.
图说天下     
正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9.
王懿霖 《求贤》2021,(1):8-9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为此发来的贺电中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  相似文献   

10.
新知     
《当代党员》2014,(1):4-4
“玉兔号”是我国酋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官方名称。“玉兔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摄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2013年12月2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15日4时35分,“玉兔号”月球车驶离着陆器开展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2月15日晚,"玉兔"号巡视器与嫦娥三号着陆器在月球上实现互拍,"玉兔"号月球车上的五星红旗首次出现在着陆器拍摄的画面中,也第一次让中国梦想登上了月球高度。中国由此成为"与美俄比肩的太空强国",国际媒体纷纷评论"嫦娥震撼",赞叹五星红旗首次亮相月球,一时间"中国征服了月球"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的岁末,科技喜讯一个接一个,我常常被一个个"高峰"新闻激励着、感动着,为之自豪着。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月表动态展示,携带月壤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归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高分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3.
王婧 《党建文汇》2007,(11):7-8
举世瞩目的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已经启动,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将绕月飞行;2010年,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球土壤样品采回地球……随着“嫦娥工程”的顺利展开,“嫦娥一号”幕后的科学家们也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2013年12月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月球车是进行月球表面探测的重要工具之一。至今,全球一共成功发射和运行过7辆月球车,即用于在月面进行无人巡视探测的苏联月球车一号和二号(分别由月球十七号、二十一号月球探测器释放),中国玉兔号、玉兔二号(分别由嫦娥三号、四号月球探测器释放)和用于在月面运送航天员进行科学探测的美国3辆有人驾驶的月球车(分别由阿波罗十五号、十六号和十七号载人登月飞船释放)。  相似文献   

16.
正2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共同庆祝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对于中国来说,嫦娥四号任务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项科技成就,也是一种宝贵经验。一方面,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另一方面,它也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对激  相似文献   

17.
尹怀勤 《党课》2011,(15):92-94
今年6月9日,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飞离月球,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深空,开始执行其肩负的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拓展性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21,(1):I0001-I0001
2004年1月,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正式立项,被称为"嫦娥工程"。该工程主要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计划展开,旨在用无人航天器造访月球、探测月球、认识月球。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探月器已经顺利完成了前两步预定的探测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9.
冯华 《奋斗》2023,(7):70-72
<正>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历经23天的太空之旅,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深情勉励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