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孔子再出山     
通过"汉语国际化"实现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诉求,中国的孔子学院已分布于全球80多个国家,总数接近400所。其重点还是放在语言培训上,但双方的文化对话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的知识权力中,"和"是其精髓。和者,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世界"是对"和"的一种扬弃,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最高目标。本文认为从这一高度剖析孔子学院"立足语言,侧重文化,通过语言传播文化"这一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行为,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孔子学院所承载的以"和谐"的方式实现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的意义,即孔子学院既是将"和谐"内涵外化的有效途径,其本身亦构成了建构"和谐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世界     
《南风窗》2007,(20):88-88
从袜子到军火,从留学生到工程师,从孔子学院到汉语广播,中国在一步步把自己推销到世界上。世界也在重估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读教育从1955年建立第一所工读学校北京温泉工读学校以来,整整走过了60个春秋,作为中国工读学校的发源地——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特举办了中国工读教育60年年会,本届年会以"办适合学生发展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工读教育六十年"为主要议题,并依据中国工读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使命设立了"偏差行为学生教育矫正"、"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和"工读学校的社会职能的发挥"三个分论坛,全面深入地研讨了新形势下工读教育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雯婕 《工会博览》2009,(12):52-52
中国文化以及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才能既弘扬我们中国的文化,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孔子学院既是一个传播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最好形式之一,也是一个中国文化可以响亮世界的品牌。本文将论述如何才能让孔子学院成为中国文化教育产业最好的出口品。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3,(24):34-35
只用十年时间,东风日产的年产值就从最初的80亿元上升到了超千亿元。在跨入其发展的"新十年"之际,这家汽车行业成长最快的企业发布了"新十年宣言":要努力成为一个植根本土的国际化企业、一个备受信赖的企业公民;所有东风日产人,将继续怀揣创业的激情与不断推动中国汽车事业发展的使命,逐梦未来!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把握运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外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其中处理国家关系所形成的诸项原则,堪称中国外交政策之精髓。作为学习和研究心得,笔者将其归纳为十点,这里着重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作一简述。1.国家利益原则。这是国际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文化外交空前活跃,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层次高、规模大、影响深远,如"中法文化年"活动、覆盖非洲22个国家的"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2005年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正在开展的"中俄文化年"活动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开设等,均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机遇思想发展的里程碑,十多年的发展使其经历了一个从外生性机遇向内生性机遇不断转变的过程。从时间逻辑来看,重要战略机遇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头十年,国家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主动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外生性机遇;二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段,主要表现在原有的支撑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优势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中欧关系、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等倒逼形势发挥内部效用的内生性机遇;三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后半段,主要表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变量,影响着世界发展格局,主动创造中国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齐薇 《当代世界》2014,(2):72-74
<正>2013年4月20日,中国四川雅安芦山地区发生7.0级地震。两天后,匈牙利国会副主席兼社会党中匈关系负责人、塞格德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乌伊海伊·伊什特万在出席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欧青年领袖对话会"时宣布,将邀请50名芦山地震灾区学生赴匈牙利学习交流,并承担其在匈期间所有费用。他表示,希望以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忘却不幸",增进匈中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的《北京共识》研究报告开启了新世纪研究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热潮。十多年过去,认真梳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解读中国现实国情和引领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一、从中国模式到中国道路基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研究传统的差异,国外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概括以"中国模式"为主;而国内学术界则经历了有无中国模式,用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案例、中国道路来取代中国模  相似文献   

12.
新书讯     
<正>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阎学通著中信出版社2013年7月版定价、2.00元本书对比、剖析了未来十年中美两国的实力变化,认为到2023年,世界将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也随即形成。本书还将世界主要大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势进行阐述,探讨了两极格局形成的必  相似文献   

13.
2014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宣布关闭其孔子学院,引发广泛关注。芝加哥大学校内孔子学院各利益攸关方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孔子学院的运营甚至存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导致其关闭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提议组建并参与孔子学院运营的相关学者对孔子学院的需求不足导致其缺乏维护孔子学院动力;二是不恰当的媒体报道压缩了芝加哥大学管理层危机处理时候的回旋余地。因此,孔子学院运营中需要同等重视外方合作机构的管理层和相关学者,不应厚此薄彼;对各利益攸关方的态度保持动态关注;应当考虑外方利益攸关方的处境,谨慎处理涉外宣传。  相似文献   

14.
媒体     
《南风窗》2014,(20)
<正>01孔子学院的海外发展英《经济学人》9月13日10年前,中国开始在海外开设文化中心以发扬中华文化,但遭到部分人抑制。约2500年前,中国的哲学家孔子曾说过:"万事和为贵。"对于中国政府在海外学校资助开设的文化中心,西方学者们的分歧越来越大。这些文化中心迎合全球不断增长的对汉语教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4,(14):29-29
<正>在慕思十周年庆典上,慕思发布了未来十年的"筑梦全球计划",未来将在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全球30-50个国家开设自主品牌的专卖店。同时,慕思为品牌全球化拍摄的《筑梦者与梦想同行》励志短片和"慕思100分梦想公益计划"进行了发布活动。专注健康睡眠,慕思十年抵达巅峰2014年6月21日,广东东莞迎来了一次盛大的媒体聚会,来自全国的媒体见证了中国寝具行业领军品牌慕思的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冷战后与全球化相互叠加的时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国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和政府外交观念的更新。当前,尽管中国文化外交与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在文化与软实力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区,简单化地将文化"走出去"等同于赢得软实力;二是相比于西方,当今中国文化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存在多元价值冲突,因而在如何选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外交上存在困境。化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应注意两点:一是争取国际话语权,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价值观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二是重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中国和越南的发展一直困扰着外部观察者。农村革命所取得的成功使这两个国家日渐成为亚洲这一世界发展最快地区里发展最快的两个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2008年以来,它们的发展速度及其经济复原能力远远超出了令人钦  相似文献   

18.
共治威权与法治威权——中国政治发展的问题和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历了从"家长式威权体制"到"共治式威权体制"的转变.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法治式威权体制.在发展的路径上,可以县级政权改革为突破口.建立自治性县政体制,改变目前的权力来源和责任体制;以强化国家的法制为基础,建立司法制衡制度,重构民众对国家权威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9月5日在厦门落下帷幕,这意味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开始朝着其第二个"金色十年"奋力前行。有舆论认为"金砖+"机制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力量。您如何评价金砖合作机制目前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姆西曼: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其发展彰显了发展中国家从自身角度出发有效应对全球话语体系相关问题,提升全球话语体系价值的潜能。金  相似文献   

20.
储昭根 《南风窗》2014,(12):80-82
<正>中国南海的局面,已从1970年代海洋法公约草案所引发的"蓝色圈地运动"演变成现在的大国间地缘政治博弈。新一轮的反蚕食斗争范围更广,也更加激烈。美国总统从东亚前脚刚走,南海就发生激烈动荡。5月3日,中国"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在西沙中建岛附近遭到越南数十艘政府船只的骚扰,并引发了中国海警船队与越南执法船的多次追逐甚至冲撞;越南扩大与中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