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型大国关系扬帆启航2013年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上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在奥巴马开始第二任期和中国顺利完成领导人换届后,双方高层密切往来,并推动两国关系朝新型大国关系方向发展。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在亚洲协会发表讲话,再次阐述亚太再平衡战略,其中讲到中美关系时,他说:"正如奥巴马总统曾多次强调,美国欢迎一个和平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我们不希望两国关系被定义为竞争和对抗关系……更好的结果是可能的。但是这有待双方——美国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13,(13):16-16
01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英《经济学人》6月8日中国政策专家可能从希腊历史中得到启示:正是斯巴达对雅典实力不断增强的恐惧才让战争不可避免。因而他们一直强调中国要和平崛起,藉此安抚美国的担忧。但近年来,中美关系不断恶化,习近平提出,中美关系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不禁让人想起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惊世之举,他与毛泽东最终达成共识,搁置异见,发展互利。奥巴马和习近平有望继承先人的远见卓识,重塑本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今天,中美领导人开启了崭新的会晤—安纳伯格庄园会谈。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新领导人的自信加大了中美合作的困难,此次出访,习近平  相似文献   

3.
倪峰 《当代世界》2015,(9):16-17
<正>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015年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美双方面向未来规划两国关系的一次重要访问,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影响。在中国国力不断上升、中美力量对比深刻变化、中美关系深度转型的大背景下,此次美国邀请习近平主席访美有着多重的考量。首先,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中国和中美关系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权重不断上升,正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在邀请习主席访  相似文献   

4.
雷志华 《南风窗》2012,(4):26-28
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的现状,决定了它一定需要两国最高领导人投入关注,才能得到有效管控和发展。如果没有频繁的高层互访,中美之间的问题可能会更多、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张明 《当代世界》2012,(2):39-41
自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正式发表,时间已跨越整整40年。40年来,公报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并未随着时间的流转而被磨灭,其阐述的原则也一直被认为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石。回顾历史,世人无不为中美两国领导人所表现出的战略胆识和政治智慧所折服。今天,在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在继续保持合作的同时,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分歧。  相似文献   

6.
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在毛泽东、邓小平、尼克松、福特、卡特等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至今已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值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回顾中美关系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前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美关系的性质,深刻把握中美关系的走势。  相似文献   

7.
高层     
《南风窗》2014,(15):16-16
<正>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习近平表示,中美双方应该坚持从大处着眼,把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总目标,认清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应该"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对方";应该善于管控矛盾和摩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  相似文献   

8.
<正>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015年9月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将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动荡不定,双方在南海问题、网络安全、中国军事力量增长等问题上频繁出现争执,引发世人对双边关系走向的担忧。不过,在看到中美竞争一面确实有所强  相似文献   

9.
《国际展望》2021,13(1)
2020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中美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从不同视角看中美关系未来”视频研讨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东晓院长应邀参会并做主题发言,这里是部分内容。首先,当务之急是重建中美关系的共同基础。中美关系的原有框架已被打破,容易失控并且受到日益增长的双边具体争端和分歧的冲击,亟需重建新框架。包括即将执政的拜登政府在内,美方似乎以“对华战略竞争”为指导原则来推行其对华政策,而中方则致力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双方对中美关系框架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差距。是否可能在新的共识基础上,构建中美关系新框架?我们不应将中美关系框架简单概括为“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竞争”之类的说法。中美关系极为复杂和多面化,在一些领域表现为零和关系,在另一些领域却表现为正和关系。从全球视角看,中美合作是一种战略必需。两国必须登高望远、胸怀大局。构建中美关系新框架须重申中美合作的战略价值,在抵御全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方面,中美两国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正>中美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战略性、开创性的命题,这个命题需要认真加以论证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美双方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互动的频度日益提高,双边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3年6月,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何谓"新型大国关系"?对它的内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概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说得更集中一点,就是在守成的世界大国美国和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之间,发展起一种不是相互挑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领域,气候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次要到主要,从边缘到核心的转变过程。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和最主要经济体,双方自2009年以来在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无疑对2015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召开和《巴黎协定》的顺利签订作出了积极贡献。尽管仍存在诸多分歧、面临诸多挑战,但巴黎气候大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也对未来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做出了重要安排。因此,在《巴黎协定》签订之后,中美双方的合作将会在两个方面得以持续:一是重点推动前期合作成果的落实,二是在新协定框架下推动地方层面、技术层面以及更具体领域的气候合作。可以认为,中美气候合作将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关键动力。对中国而言,中美气候领域的沟通合作和分歧管控对维护双边关系的整体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墨 《南风窗》2013,(13):22-25
在中美两国都开始新的执政周期的背景下,习近平与奥巴马的"庄园会晤",不仅开启了中美互动的新模式,也可能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阶段。让中美关系重回良性发展的轨道,从内政和外交上看都是中国新领导层不得不直面的课题,加州"庄园会晤"是中国新领导人打开对美外交局面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宋国友 《国际展望》2024,(1):20-36+157-158
中美关系的走向决定未来国际秩序。从结构现实主义出发,有观点认为中美势必走向冲突与战争。通过定位中美所处的结构起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经济、安全、意识形态和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中美关系具有不同于“新冷战”的特征。总体上,经济结构是发展导向的,安全环境是和平导向的,意识形态是包容导向的,解决全球性挑战是合作导向的。从特定的结构起点出发,中美关系走向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优先选项,而走向冲突和战争代价巨大、成本极高。尽管如此,特定的结构起点及结构过程能否持续发挥作用,也取决于中美两国的政策选择。总体上,中美两国政府有意管控分歧,增强合作,这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滑入“新冷战”。无论未来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如何变化,中国要更为积极地塑造中美关系,推进有利于发展、和平和多元的结构进程,提升结构的和平性、互利性和稳定性,借助结构的力量来限制美国对华“新冷战”。  相似文献   

14.
一、习近平主席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习近平主席于2017年1月15—18日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瑞士国际组织。17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这是2017年中国外交的开篇之举,创造了多个“第一次”: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瑞士;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造访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委会等,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先后发表重要演讲,受到国际舆论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5.
楼项飞 《当代世界》2014,(11):56-59
<正>2014年对于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4年7月15—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后,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实现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下简称"拉美")领导人首次会晤。这是习近平主席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第二次访问拉美。此次访问对深化双边合作,构建中拉整体合作框架,完善中国整体外交布局具有深远影响。中国—拉共体(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今后中拉关系将双边  相似文献   

16.
倪峰 《当代世界》2015,(11):14-17
<正>2015年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对美方提出了严正警告和抗议。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一个月后。令人不禁要问,美国为什么迅速变脸,为什么要挑起这场"危险的游戏"。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刚刚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在双方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2年访美时首次正式提出的概念,是指导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纲领性倡议,但奥巴马政府对此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后,中方对美国新政府不断表达出践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真诚期待。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2017年3月的访华行程中,两次主动提及代表这一倡议核心内涵的"十四字方针",但是在  相似文献   

18.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双边关系。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战略效应、剖析美国对华日趋强硬的战略态势可以看出,中美关系正在进入以战略竞争为突出特征的新时代。但中美关系的战略走向尚有待塑造,避免"新冷战"应是双方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抱持战略远见,稳住阵脚,沉着应对。在夯实中国全面崛起的基础上,坚持和斗相兼、斗而不破的对美战略原则,加强双边战略管控,深化复合相互依赖;在经贸冲突上善加应对,同时要继续在全球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在安全问题上要善于守拙,防止东亚和印太地区冲突频现;共同推进新型全球化,抓住机遇拓展国家利益;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建设,形成平衡和制衡美国战略对冲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35周年。35年前,在1978年年底,中美克服困难、决定建交,这一决定于1979年1月1日起生效。也是在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举行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决定将国家发展的重点放到国民经济建设上来,通过包括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于2008年5月30日至6月2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共十七大以来越南最高领导人首次访华,也是农德孟担任越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对中国进行的第四次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国家主席与农德孟总书记举行会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分别会见农德孟,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有关活动。双方领导人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回顾和总结了中越关系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就增强全面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对未来中越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