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论摘登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是一个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一个党委、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根本标志。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我们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新形势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因此,当前在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须立足“三个着眼于”。一、立足“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  相似文献   

3.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否则,就没有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只有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的思考,才能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避免片面性,增强全面性;才能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不断引向深入。从我们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任务,就必须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在国情的认识上,要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是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政治任务。要在全党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学习的热潮,就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结合改革和建设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努力把学习和工作提高到十五大要求的新水平。通过学习,省委“一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思维水平进一  相似文献   

6.
《党建文汇》2001,(10):18-18
《决定》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开动脑筋,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我们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光辉典范。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对人们关注的一些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作出了历史性回答,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多方面的新贡献。一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这个概念比起过去的全称和人们的简称来,更加简洁鲜明、规范准确。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呢…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发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根据这些要求明确提出把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在贯彻这一指示精神中,重点放在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将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因此,我们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针,运用邓小平理论来回答现实中的问题,要求进教材又必领超越教材,进课堂又必须联系社会,进头脑又必须能动地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寄语     
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的调查研究是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的基础。为了加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的力度,二○○三年初,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开展了省直分校首届科研、调研年工作。学校大多数教师都参与了这项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研是教学的先导,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克服“空”“躁”“浮”“浅”的唯一途径是深入生活,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何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就是党校理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它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和发展道路探索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王春林  邹海红 《探索》2001,(3):28-29
学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的基础工作,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新学风,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新学风,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要认识到弘扬新学风的任务之一是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要认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内在联系,要认识弘扬新学风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中央印发“纲要”.胡锦涛同志发表“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所关心的、感兴趣的、迷惑不解的、需要帮助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突破口。寻找突破口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展问卷调查。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的问卷调查,即摸清大学新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现实中热点问题的看法。着眼于每一章内容的问卷调查,形成师生课前、课中、课末,互为教学主体,良性互动的教学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在"育人"。创造一个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党校面向21世纪深化教学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在主体课程五个方 面的布局中理论武装部分,开设“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以下简称“三个基本”)三门必修课,这对于帮助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系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所体现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问题在于在以往长期坚持对干部进行“老五门”的理论教学,及近几年来实施以“一个中心、四个结合”为原则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赋予“三个基本”教学以新的特色、新的效果呢?从宏观层面说,仍需要教育干部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而从方法论层面说,创新则是这一科学世界观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进行“三个基本”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一、理论创新是“三个基本”教学的内在逻辑 在当前干部教育和干部自身素质条件下,“三个基本”教学若仍然沿袭以往原理或原著教学的模式,将会使教学重新落入以往的俗套而影响教学效果。“三个基本”教学中,固然要重在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上下功夫,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把握一脉...  相似文献   

15.
宋萌荣 《新视野》2003,(5):8-10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前提。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与理论指导的特殊价值,应当首先解决认识路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认清它所回答的问题、所形成的新的概括同邓小平理论所回答所解决的问题的联系、区别,特别是邓小平理论面对的环境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和形成的环境的区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集中体现在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本质和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及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最新趋势的认识的创新上。  相似文献   

16.
“四个全面”理论是当前时事政治学习的热门话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布局(以下称“二个布局”)因为都定位在“布局”,受到基层群众的特别关注。如何理解、看待二个布局的关系,尤其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深入学习“四个全面’理论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也是基层理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历史经验教训中, 引出邓小平理论是新中国50 年历史的总结和归宿的命题。并以史实、现实为依据, 回答了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 把新中国50 年历史分为前29年和后21 年, 正确地回答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文章详细论述了新中国前29 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后21 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 深刻地阐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杰 《理论建设》2002,(1):49-53
本文论述了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课题,对党建理论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文章认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增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吸引力,把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与新的实践相结合,实现党自身现代化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育军  张桂玉 《世纪桥》2009,(24):62-63
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中体现了恩格斯对科学的理解,通过分析回答了科学的三个基本问题:科学的基础、科学的目的和科学的内在要求等。恩格斯认为科学的基础是现实;科学的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科学的内在要求是追求真理。恩格斯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对我们现在科学研究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我国当前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在提出“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的同时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应深刻认识学风问题的重要意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这个优良传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新时期发扬党的优良学风的重要意义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从以往的成功实践和现实需要这两方面来深刻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