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犯罪客体诸说 对犯罪客体的界说,刑法理论界主要有如下观点: 1、“权利说”。认为,犯罪客体是犯罪所侵害的权利,犯罪是违反别人权利的行为。这一观点由刑事古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德国的费尔巴哈首倡。 2、“法律规范论”。认为,犯罪客体就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律规范。这种法律规  相似文献   

2.
合同诈骗是从普通罪中分裂出来的新型经济犯罪 ,它在具备了普通诈骗罪的一些共性特征外 ,在侵犯的客体、利用的工具、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个性。合同诈骗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权利和市场交易秩序及法治秩序 ;犯罪对象除财物外 ,还应包括财产性利益 ;作为诈骗工具的“合同”应当是具有规范市场行为性质的合同 ,包括口头合同 ;非法占有的故意是直接故意 ,可结合客观行为进行推定。  相似文献   

3.
经济犯罪的内容与形式根源于经济自身的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必然使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和微观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影响经济犯罪的内容和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本和财富,因此侵犯以知识为客体的经济犯罪会大量增加;智力犯罪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经济犯罪已经登上社会舞台,涉外经济犯罪也必然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4.
犯罪客体是由法律调整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犯罪客体与犯罪结果存在密切联系 ,犯罪结果要以犯罪客体来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于与税收有关的犯罪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危害税收征管罪”、“税收犯罪”、“税务犯罪”、“涉税犯罪”等,其中“税收犯罪”更能突出该类犯罪的客体相同或相近似的“罪群”特征,且这一称谓已经约定俗成。税收犯罪是经济犯罪,同时也是法定犯罪。根据犯罪的客体,我国当前的税收犯罪可以分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直接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间接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发票犯罪)和税收渎职犯罪四大类。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犯罪,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行业领域集中,行为狡猾隐蔽,犯罪主体的智能化、组织化程度高,具有其显著的特点。面对当前侵犯著作权犯罪的严峻形势及其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侦查对策,有效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  相似文献   

7.
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之一,受到刑法理论上的抨击。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概念首先是提示犯罪的本质属性———社会危害性,即犯罪行为对特定社会关系的侵犯,因此犯罪客体的意义已包含在犯罪概念中,应将犯罪客体排除在犯罪构成之外,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内容,而是犯罪概念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概念界定的传统思路是以“犯罪”作为定义的中心词,通过“经济”予以限定,明确哪些犯罪因为与经济相联系而成为经济犯罪;新思路则是以“经济”作为中心词,通过“犯罪”予以限定,明确哪些经济活动与犯罪相联系而成为经济犯罪。采用新思路,可以把经济犯罪的概念简单归结为产生严重的负外部性,进而触犯刑法的经济活动。相对于传统思路下的概念界定,采用新思路所完成的概念界定更有利于明确经济犯罪概念的外延。这有利于对经济犯罪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赃物犯罪是一类性质较轻的犯罪 ,但其社会危害性却不可低估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与财产犯罪、经济犯罪联系紧密。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治动 ,主观方面是故意 ,主体是一般主体。加强对赃物犯罪的惩治 ,可以有效遏止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等其他犯罪。  相似文献   

10.
新强奸罪的犯罪客体与既遂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奸淫幼女罪罪名的取消 ,使得重新认识新的强奸罪犯罪客体与既遂标准成为必要 ,因为在这两个问题上 ,原强奸罪与奸淫幼女罪完全不一致。新强奸罪的犯罪客体应当统一表述为“女性性的不容侵犯权利” ,其既遂与否应采用统一的“插入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