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理论演变的三个时期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立即面临着如何发展本国独立民族经济和建立本国独立民族经济结构的重任。这些国家在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大多走上了通过工业化来发展独立民族经济的道路。在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期间,多数发展中国家接受了西方发展经济学初期提出的工业化理论,选择了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来打开它们走入工业化的大门;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方面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贸易收支逆差、外汇危机、失业人口问题日益严重、收入分配不均差距扩大、工业生产趋于下降、经济发展停滞等等。这些恶化了的经济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再度兴起,地区冲突和动荡的安全局势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消极影响。作为摆脱安全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抑制成员国间冲突升级、发挥和平效应时会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作者从现实主义的逻辑出发,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内成员间冲突形势之间的互动,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未能产生和平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通过机会成本机制提高成员国的收益预期,高层互动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在信息沟通和冲突管理方面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平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只有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水平,扩大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范围,增加多议题之间的联系,强化高层互动机制和制度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的和平效应,尽快走出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3.
拉美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早推行区域一体化实践的地区。拉美一体化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迄今尚未走上以单一区域组织为核心的内涵逐步深化、外延持续扩大的一体化道路,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发展的特性,形成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性或次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与数量众多的双边一体化贸易安排交叉重叠、共同发展的局面。就内部效应而言,一体化的多层次发展满足了各一体化组织成员国在不同框架下的利益诉求,为拉美国家带来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对于振兴民族经济、改变地区经济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各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也制约了拉美地区一体化的深化与整合。就外部效应而言,一体化是拉美摆脱经济上依附、政治上从属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推动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日益走向独立自主和多元化,但一体化的多层次发展制约了拉美在对外关系中采取一致立场和行动的能力,不利于拉美作为整体在国际关系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已相对滞后的东北地区而言,要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重振雄风,必须进行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路径。根据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分析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日可待的。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上经历了“亲西方”、欧亚并重和全方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等三个阶段。从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的前景看,俄罗斯虽然一直表现出强烈的融入欧洲的愿望,但近期内不可能实现。普京政府调整对独联体政策的新趋势是加强双边合作和“次区域合作”来促进独联体一体化的发展。俄罗斯在取得了与亚太地区国家进行经贸合作的主动权后,跳入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将多面发展的侧重点放在了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高涨的大环境中 ,中国还处于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 ,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其经济合作政策的转变主要基于中国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大。中国正在强化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寻求投资转化效应 ;同时 ,东盟自身发展和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以及东盟成员国的政治稳定等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选择的变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已经历三次区域化浪潮,其中第三次浪潮仍方兴未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合作似乎永远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选择,区域一体化总是受到学者和政治人物热捧。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进展并不顺利,多数甚至连关税同盟都未完全建成,加勒比共同体是其中的典型,一体化说得多做得少。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将区域一体化定义为公共产品区域成员结构化共享,建立了以一体化程度为目标函数、以一体化收益和成本为约束条件的分析框架,对加勒比一体化现状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显示,加勒比一体化迄今仍停留于"纸面一体化",其根源在于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一方面,一体化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克服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偏好异质性的成本高昂。此外,由于加勒比地区国家广泛存在主权迷思,区域机构得不到充分授权,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受到限制,降低了公共产品区域共享收益。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已经历三次区域化浪潮,其中第三次浪潮仍方兴未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合作似乎永远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选择,区域一体化总是受到学者和政治人物热捧。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进展并不顺利,多数甚至连关税同盟都未完全建成,加勒比共同体是其中的典型,一体化说得多做得少。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将区域一体化定义为公共产品区域成员结构化共享,建立了以一体化程度为目标函数、以一体化收益和成本为约束条件的分析框架,对加勒比一体化现状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显示,加勒比一体化迄今仍停留于"纸面一体化",其根源在于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一方面,一体化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克服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偏好异质性的成本高昂。此外,由于加勒比地区国家广泛存在主权迷思,区域机构得不到充分授权,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受到限制,降低了公共产品区域共享收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概念、原因、形式与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作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主要组成部分的中俄边境地区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必然性、客观条件及其发展现状。文章认为,本区域以边境贸易等形式表现的较低层次合作和初期合作的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目标、趋势或发展战略,将会出现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的严格意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对外资一視同仁的工业化政策 1959年新加坡在获得自治后不久,便开始实行五年经济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发展工业化以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代替进口工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并以工业化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这与周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相比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就改变了它原先采取的工业化政策的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发的最大目的是缩小贫困差距和使收入分配公平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政府总是以持续的经济增长作为目标。而工业化政策是实现该目标的手段。 菲律宾自1946年独立后,在较早的时期就实行了工业化政策,至60年代已与日本一起领先于其他亚洲国家。但在菲律宾,工业所必需的资本货物和中间货物却一直依赖进口,而且国内市场规模极小,因此贸易赤字不断扩大,60年代后,便试图从进口替代  相似文献   

12.
欧盟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玮 《东南亚纵横》2004,(11):59-63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彼得·罗布森在其《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中指出:经济一体化的本意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最大限度实现此目标的必要条件包括: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阻碍货物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及集团成员间一切以国籍为依据的歧视①。在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也有一些共同点: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由数个国家之间联合形成的经济区。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行内外有别的歧视性政策。第三,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通过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合作方受益。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欧亚经济联盟是欧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机制,也是新兴经济体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实践。从国际环境和新兴经济体的角度来看,欧亚经济联盟是在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双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盛行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欧亚地区应对世界贸易体系由多边化向分散化发展、由自由贸易主义向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有力举措,也是新兴经济体通过加强合作增强自身实力、谋求成为多极化世界中新的一极的战略选择,以及提高贸易地位、改善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受市场力量推动的一体化进程涉及三类地理尺度上的地理单元,分别是地方尺度上的区域、全国尺度上的国家、国际尺度上的地区。围绕地理差距而采行的政策选项以及制定的发展战略会作用于上述地理单元,从而产生对一体化的尺度效应。俄东部地区开发战略所具有的经济民族主义倾向,即为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5.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的独联体框架内最重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自2000年诞生以来,该组织在建立关税同盟方面取得了重大实质性进展,建立统一运输空间、统一能源市场和统一社会经济空间的工作稳步推进,金融和货币领域合作有所加强,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以及非传统经济效应和"外溢"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但由于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数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很小,且共同体内实行的是不同速度的一体化进程,共同体的一体化效应因而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欧亚经济共同体内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正式启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效应将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16.
姚大学 《西亚非洲》2006,44(5):40-47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东地区尽管在当今世界的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这三大经济圈中还处于边缘和外围,但近年来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中东地区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海湾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中东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区域合作;中东与欧盟的经济合作;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构想等5个发展层面上。当然,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仍面临诸多的挑战与问题,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7.
欧洲煤钢联营及其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 ,欧洲煤钢联营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 ,欧洲一体化是以政治和军事需要开始的产业部门的联合 ,进而在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面联合。这一过程中 ,在机构、制度建设上 ,欧洲联邦主义人士的积极推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展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认为 ,为实现东北亚经济的一体化 ,在推进总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应同时考虑探索产业部门领域的联合。另外 ,为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不致失败且长期发展 ,还应该建立超越各国利害关系的跨国性制度和机构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一批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而献身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多边经贸规则及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 ,使我们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区域化阻碍全球化的观点缺乏充分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态势表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化与全球化可以趋于一致。区域经济合作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有益补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力。有的国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实现本国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这种新型的地区合作模式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带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崛起,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东亚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在全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中属于较为先进的地区。这个地区的主要国家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先后宣布独立,比其他亚非发展中国家更早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拉美进入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半个世纪来,主要拉美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工业化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