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政府在实现消费者知情权中的信息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 《理论前沿》2006,485(20):20-21
改变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要通过经营者等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予以平衡,而且需要政府承担一定的信息义务予以保证。政府的信息义务是政府本质、消费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等决定的。政府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弥补消费信息来源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知情权在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对于平衡消费信息不平衡,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在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方面存在立法的滞后、执法的难操作性以及监督的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现状有必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增强执法的可操作性以及加强监督等措施来不断完善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更好的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网上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广受关注。本文着重围绕网上消费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消费者的知情权及网上消费的冷静期和解约权问题,对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适用和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消费者知情权诸多路径之中,政府信息供给路径应受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切关注。通过梳理相关制度文本发现,政府信息供给义务图景乃是伴随公私领域相关法律制度的制订与修改逐步演化而得以形成;消费者知情权之积极权利属性以及政府信息供给的优势进一步证成了政府信息供给义务的妥当性。在政府履行信息供给义务过程中,应以"信息失灵"为宏观边界,注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知识信息、经营者违法信息与特殊交易信息,以此弥补经营者信息供给义务的制度缺陷从而与其共同编织面向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信息网"。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经济模式下,网购商品成为一种时尚,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些实惠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快递垃圾问题。如缺乏包装统一标准、缺乏消费理性引导、缺乏快递管理举措以及缺乏回收激励措施等。政府需要通过明确包装统一标准、引导群众理性消费、强化快递规范管理以及强化回收激励措施等举措,牵好头、把好关,从源头上遏制快递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在网购已经成为普遍的消费方式,网商也千方百计策划、打造各种网络节日("双十一"最为突出)来配合他们的促销。网络节日营销利用网络宣传打头阵,视频广告的持续推进,传统媒体的配合宣传,成功营造了气氛热烈的节日氛围。网商通过前期预热、中期高潮、后期收尾将网络节日由情感消费最后也回归到了情感的告别,既消费了人们对网络节日情感的寄托,又让广大消费者期冀明年的节日。  相似文献   

7.
从意思自治的角度,赋予消费者撤销权的理论依据在于保护消费者的意思自由,真正实现其在订立合同时的意思自治。这的确为其提供了一些正当性基础,但是并不足以说明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产生的真正原因。它的正当性基础并不在于保护消费者,而在于避免了网购市场出现"柠檬市场"现象。消费者的信任是促进交易持续繁荣的原动力,撤回权无疑是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典型形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消费形式,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必须在利益方面做出必要的牺牲。  相似文献   

8.
我国消费者知情权受侵害原因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者保护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在消费者的各项权利中,消费者知情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而不容乐观的是我国消费者知情权在现实社会中不时遭到侵害,我们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对消费者知情权进行界定,分析它的含义、特征,并着重考察消费者知情权屡受侵害的原因,为进一步的保护提供前提探讨。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商 品情况标示不全;商品情况标示和说明有欺骗性;商品标志不科学、不通俗。建议从立法上进行保护,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交易蓬勃发展,通过网络进行的消费交易日益增多。对于电子交易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而言,消费者保护具有重要的地位,理应就电子交易中较为突出的消费者知情权问题进行探讨,在借鉴国内外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规制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电子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中出现了经营者披露信息符合国家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但却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况,反映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缺乏明确的标准。作为消费者知情权的对应,应当在消法中明确经营者的强制信息披露义务,规定经营者披露信息的原则和标准,这可以为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提供指引,也可以在规范性文件不符合现实需要时为司法机关否定其效力,维护消费者利益提供弹性空间。制定经营者强制信息披露义务应考虑信息义务在政府、经营者、消费者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均衡配置,并做成本和收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12.
网购市场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新的产品质量问题。从网购市场产品质量问题的现状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方式、范围、权限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我国网购市场中产品质量问题监督检查的需要。为此,应通过健全科学的抽查制度、完善登记备案制度、重新界定抽查范围、加强地域合作,以解决当前网购市场中日益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立法没有明确“消费者”的法律概念,学术界对该概念探讨也未形成统一观点。消费目的、消费主体及消费方式一直是主要争论点,为司法人员准确判定消费者的法律范畴带来困惑。文章根据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对消费者法律范畴的判定提出了客观的、可以衡量的三个核心要素,即消费客体具有商品的价值属性、消费客体被终结性消费、消费主体个人化,以利于及时、有效、合理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4.
网络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有着传统消费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网络消费呈现几何状发展的同时,网络消费中各种假冒伪劣、甚至欺骗的现象不断被曝光,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范网络消费,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立法,把网络广告纳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明确网络消费纠纷的司法管辖权等,都是有效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预付费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中国的消费方式多种多样,预付费消费作为其中的一种,为消费者带来了优惠与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困惑和问题。预付费消费本质上既是服务消费合同又是预付格式合同,正因为预付费消费的这种性质以及预付费消费中消费者权利的行使受到市场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的制约,致使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变得尤为苍白无力与不堪一击。因此,通过现实的具体情况和理论基础的支持,从道德论、解释论与立法论的角度构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是应对预付费消费中消费者权利受损与地位不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银行在提供金融产品的过程中 ,必须和其他商品提供者一样 ,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要求。但是在信用卡领域 ,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却处于极不完全的信息知晓状态。文章从信用卡申领 ,发放 ,使用三个过程 ,分析了实然状态下的国内立法 ,并通过与美国法的比较研究 ,指出由于目前国内信用卡相关立法很不完善 ,导致了消费者知情权处于毫无保障的地位 ,并由此导致消费者无法获得很好的法律保护。当务之急在于加速立法 ,平衡银行与消费者的权益 ,培育国际商业惯例下的信用卡使用环境 ,以应对外资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支付宝、微信等移动互联方式的兴起引发了支付领域的变革.新的消费模式、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能力与传统消费截然不同,这就引发了消费层面的改革.银行消费仍是主流消费模式,银行消费者在其中不可避免地充当重要角色,甚至可以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我国当前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维护银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重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必要采取对应的法律措施,从立法体系、保护机构、司法救济三方面就银行消费者法律保护的现状加以分析和评述,从规范、监管、司法保护三个层面分析对我国银行消费者法律保护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支付宝、微信等移动互联方式带来了支付方式的改变,但是银行消费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大额的消费,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然很大。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深化改革期,对银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十分必要。我国银行消费者法律保护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信息安全权被银行掌控、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式合同的运用使其丧失话语权等。因此,应从立法体系、保护机构、司法救济方面着手,对我国银行消费者进行细致、完善、周到、切实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把“绿色消费”作为该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这标志着绿色消费运动在中国业已全面启动和开始社会化普及,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消费方式正在日益成为广大国民的自觉意识与共同选择。绿色消费是一种真正符合人的健康生存规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合理的消费方式,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现拟就绿色消费的意义、条件,特别是如何通过建设绿色化社区的途径来满足人的绿色消费需要问题作一点探讨。一、绿色消费的概念和意义。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极大地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网购的感知风险。本研究以大学生为主体,研究网络购物感知风险与消费者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本研究将网购感知风险分为信息感知风险、交易感知风险、配送感知风险和售后感知风险四种类型。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信息感知风险、配送感知风险和售后感知风险在不同程度上与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意愿呈负向显著性相关的结论,然而交易感知风险对大学生消费者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