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华大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为使"中国梦"能够落地生根,提高"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就应该处理好梦想与现实、梦想与筑梦方式、梦想的内生与外铄等几对关系。不能只讲对梦的美好设想,而忽视梦想在现实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筑梦需要的工作与努力;不能只讲"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国家梦,还要讲国家如何为个人梦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使个人敢于有梦,能够圆梦,使梦想真正成为个人内心自然流露出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照亮人生之路的明灯。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人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而"中国梦"是阐述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以及今后中国奋斗的复兴目标。中国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是肩负着"中国梦"使命的主力军。青年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想和前行的目标,或远大,或现实、或渺小、或平常,或崇高,但是,青年各自的理想实现都将离不开"中国梦"的助力。中国青年将在这助力器中通过自身对梦想、理想不懈地努力追求,将个人的成长之梦融入到实现国家发展复兴腾飞的"中国梦"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与青年教育的价值旨归相契合,丰富了青年教育的内容体系,凸显着青年教育的时代语境。以"中国梦"为契机,加强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显得迫切且重要。教育青年深刻领会"中国梦"的话语内涵,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教育青年勇敢承担"中国梦"语境下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教育青年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以主体能力及意志行动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人都有梦寐以求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期盼着梦想能够成为现实.中国梦是什么?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期盼,共同的希望,因此,它又是人民梦、民族梦.中国人梦想着什么呢?梦想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概而言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一百七十多年来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渴望和热忱.  相似文献   

5.
把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作为一种对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状态进行消除的过程去理解,是一种动态式的发展性思维,用来指导实践,有利于我们深刻地否定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公和异化,并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当前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形势下,科学理解"共产主义"的实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的"走西口",是指长城以内的晋西北、雁北、陕北地区及冀、鲁、豫等地区的贫苦农民和商人到内蒙古归化城以西地区去谋生或经商的社会活动,又叫"走口外"、"走场子"或"跑口外"。从历史上的情况看,促使山西、陕西等地人们"走西口"的原因有官方的政策性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客观因素。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梦想前仆后继,汉族和蒙古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正是在这种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的。"走西口"的人们作为沟通蒙汉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为"走西口"的苦难历史增添了一道柔和的风景,他们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流、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开发以及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要处理好梦想与现实、梦想与筑梦方式、梦想的内生与外铄、梦想中的物质梦与精神梦等几对关系.不能只讲对梦的美好设想,而忽视梦想在现实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筑梦需要的工作与努力;不能只讲“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国家梦,还要讲国家如何为个人梦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使个人敢于有梦,能够圆梦,使梦想真正成为个人内心自然流露出的一种渴望和追求;也不能仅仅把梦想停留在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应该有人生信仰、道德修养等精神层面的描绘与追求,使“中国梦”能够落地生根,从而提高“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的不懈奋斗和当代各族人民的努力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等所作出的总结与概括.它既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夙愿,也体现着当代各族人民的现实追求,更加寄托着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中国梦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研究,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实践梦想与文化建设如何支撑的具体问题,把伟大梦想的实践做得更加深入、细致、实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在现阶段的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它不仅是一个全新概念,更是一个理论体系。中国梦囊括了全体、集体和个体三个层面的愿景,熔炼了三个层面的梦想,成为一个梦想的集合体。就三者的辩证关系来说,全体梦是目标导向,集体梦是组织保障,个体梦是行动力量。因此,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激发个体的创造热情和行动活力,在合法框架下尊重个体的需求并提供其实现个人愿景的公平机会;其次要顺应社会组织发展的多元化潮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或民间团体的利益整合和保障功能;最后要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国精神,凝聚共识和力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梦。  相似文献   

10.
透视韩国“去汉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历史联系紧密,韩国文化至今仍存留大量"汉文化"印记。近年来,韩国民族主义高涨,加之现实政治的需要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加剧其各个领域的"去汉化"步伐,此举既给韩国文化带来危机又促使我们更加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追求,超越了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的梦想。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民共同幸福为目标,凝聚人民个体的多彩之梦,从国家与个人的理想与追求相统一的高度,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释放国家整体的正能量,在努力帮助个人实现梦想的同时,铸就民族"中国梦",无疑是中国梦的真正内涵体现。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整体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以及个体层面建设和强化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凝聚民族整体向心力,构建整个社会的良好环境,而且还要从社会制度层面向社会成员传递正能量以保证追梦过程的公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和努力方向。要想梦想成真,必须让梦想照进现实,找到追梦圆梦的正确道路。道路就是战略选择,就是途径,是实现梦想的保障和最基本条件。有了正确的道路,梦想就不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也不是虚幻飘渺的空想,而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美好理想。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本质上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己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是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无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走中国道路的有力保障,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伟大结晶,从而必然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由此可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对中华民族来讲,中国梦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特别是近代史开端以来,更是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民的伟大梦想。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中国梦从美好愿景变成辉煌现实,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每个夏天,除一批高考及第学子荣登象牙塔外,相当多的考生不得不面对落榜这一残酷现实。他们或继续复读,或走向社会;或失落绝望,或坦然面对。其实,他们更需要关怀和鼓励。不妨听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但他们如今的成就,却并非最初的梦想。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领航着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而他童年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戏曲演员,甚至  相似文献   

16.
自我管理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管理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机制。自我管理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等几个清楚连贯的步骤 ,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指明了道路 ,使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得以具体化、现实化。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进行的内容,是学生求职起步的准备和行动指南,是个人职业梦想的源动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现实筹划基础,本文主要分析科技背景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理论阐发中国梦的核心“以人为本”;再次,阐述中国梦的主体以“现实的人”为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中国梦的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跨越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回归现实与现实趋向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征途上,在万众一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时不我待、"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韩敏 《外交评论》2007,(2):105-108
一、研讨会的缘由与主题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提出“中国梦”的理念后,为了推动青年人按照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要求去确立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继2006年4月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第一届“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2007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