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整合有很大优势.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在地域分布和传承上的特点合理利用高校资源,使二者有力衔接,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瑰宝,承载着我们祖辈的集体智慧。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如何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服务高校体育,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推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体育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佳途径,应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加快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教育~J4,-t,势资源,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的融合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及理论分析法,探讨了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对在校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影响,从而客观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研究生体育教育中的功效,以此为途径,更好的加快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研究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规律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但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轨迹模糊不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缺少了相应的资料文献支撑。必须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进行讨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中心在其"精神内核","文化空间"特点决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木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人木观念"是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木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坐谈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四川警察学院以及部分同类兄弟院校警体技能课余训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公安院校课余训练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部分公安院校警体技能教育“重课堂、轻课余”现象仍然存在。课余训练科目单一、竞赛形式传统;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不强;师资匮乏,能动性不高;场地设备有限;领导重视不够;课余训练管理保障机制欠缺等问题,是制约课余训练良性开展的主要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走访、问卷的方式对新疆两所公安院校的体育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两所院校存在训练科目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学警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等问题。通过提出设立体育社团、丰富和完善课程设置、开放场馆及完善设施、组织学警参加校外运动竞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等可行性建议,把大众体育项目引入新疆公安院校的体育教育,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使学警在体育课程中更愉悦、更健康、更自由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并培养学警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为以后的公安工作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甘肃省6所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当前甘肃省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谭小勇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22(2):139-144,F0003
政法院校体育课程与军事体育结合极为紧密,拥有一定的军事体育能力成为政法人才的重要标准,军事体育是政法院校体育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相关分析时政法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体育课程体系构件提出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市场调查与预测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管理与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对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及进行市场分析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市场调查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素养。结合市场调查工作的实际流程及课程特点,开展基于项目驱动下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被经济学家们誉为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延边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要把握好各种机遇,发挥多种优势,大力发展延边州民族文化产业,把延边州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1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文化的作用,对文化产业的地位认识不足。在建设中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市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发现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院校仅占被调查学校的29%,而且开设体育课的院校在开课时数、周数、学期数上也很不一致.建议高校应该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并且能够保证体育课时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运动损伤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对各种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容易受损的部位及产生的机理进行研究,为竞技体育和娱乐运动中的损伤和健康问题提供预防治疗措施,为民族竞技项目运动员、教练员传授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以利于积极有效地做好民族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运动伤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儒学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传统法文化是在中国具体的民族环境和地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已成了民族的法文化。在21世纪中国迈向法治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观点并没有过时,我们将其与现代法治原则进行创造性的对接,就可能形成在一国两制格局下中国四地区不同法域都愿接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5.
甘孜藏区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丰富,原生性资源众多;地域文化特色浓厚,品味高;高品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和谐共融;原生态环境与文态环境脆弱,保护难度大等特点。甘孜藏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文化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欠内涵,民族文化研究不深入;文化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游客参与性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短视行为多,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要顺应世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就必须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区域旅游开发合作;加大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保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演进过程分阶段进行阐述。总结各个阶段的特点与经验,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米脂是秦汉民族和马背民族的结合部,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集散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其鲜明的区域文化个性。对米脂县的民族历史旅游、红色传统旅游、生态特色旅游、地域文化旅游等资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扬善弃恶、追求正义,守法懂礼、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互助互爱,遵守公约、爱护环境等法治资源,能够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的滋养。应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家风教育以及社会法治宣传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法治理念,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持续培育和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9.
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为了全面了解高校教师健康意识和体育健身开展情况,本课题通过问卷,对浙江工商大学部分教师进行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及建议,力求通过营造教师参与体育健身的机制和氛围,把体育健身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20.
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商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姿多彩、特色浓郁,同时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由此发展西北少数民族的体育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潜力巨大。通过调查研究,开发民族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加大体育旅游市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