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法律式样的不同根源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模式 :西方的社会主导模式与我国的国家主导模式。西方的社会主导模式造就了西方的法律是社会的法律 ,是社会控制国家的工具 ;我国的国家主导模式导致了我国的法律是国家的法律 ,是国家控制社会的工具。这一不同的首要制度表现就是西方的法院是社会的法院 ,是权利的保护机构 ;而我国的法院则是国家的法院 ,是推行权力的机器。它的另一表现是作为社会权利的代表者参与法律程序的律师制度的有无。它在思想上的表现便是西方的法学是社会的、反思的法学 ,而我国的法学是国家的、注解的法学。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诉的合并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龙 《现代法学》2005,27(2):78-84
本文研究的是民事诉讼狭义的诉的合并,即客观的诉的合并。客观的诉的合并,是指同一原告对同一被告在同一诉讼程序中主张两个以上诉讼标的。在存在诉的客观合并的诉讼中,形式上虽然是单一的诉讼,然而实质上却包含着若干个独立的诉。以合并诉的目的为标准,可以将客观的诉的合并分为四种:即单纯的诉的合并、竞合的诉的合并、预备的诉的合并以及选择的诉的合并,不同种类的诉的合并有不同的裁判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琦 《法学研究》2002,(5):24-41
法的确定性由法的外在确定性和内在确定性构成。法的外在确定性指法为人类提供秩序化的、有序性的社会生活。法的外在确定性是法的功能所在 ,是法的首要价值。这是由资源稀缺这一事实所决定的。法的内在确定性指法自身的确定性 ,包括法作为社会规范以明确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为特征 ,以及法以行为为对象。法的内在确定性是法的外在确定性得以实现的前提。法的确定性的相对性在法的外在确定性和法的内在确定性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这是由人的需要的某种不确定性、客观世界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并存、法实现确定性的能力的有限所决定的。法的确定性问题同时涉及了关于法律的三个元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秀云 《行政与法》2004,3(7):12-14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发展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具体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理论与现实的统一、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观点,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诠释论与统一的心理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广义诠释论认为实证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诠释 ,它是包含了实证研究的诠释论。统一的心理学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的研究模式 :传统的、狭义的诠释研究着重个案的、质化的分析 ,其目的是达到对具体的、个人的、临时的对话事件的理解 ;实证的诠释研究重在抽象、定量分析 ,以求作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推论和预测 ;广义的诠释研究综合以上两种研究策略 ,即对同一心理现象同时采取个案的、质化的和抽样的、量化的研究策略 ,既要具体的、个人的现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又要科学的抽象、量化、推论与预测 ,既要避免个案研究的局限 ,又要防止实证的抽象推论造成的对人类经验的割裂和肢解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物的依赖”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从人的依赖关系发展到物的依赖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市场经济状态下物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对商品的依赖、人对货币的依赖、人的劳动对资本的依赖、人的劳动对机器的依赖。这种物的依赖关系的实质仍然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士祯的悼亡诗在对妻子的忆念中融入了强烈的悔恨之情,他借艺术对现实的升华告慰亡灵、渲泄自身的哀伤。他的悼念发妻的组诗把纪事和抒情相结合,流溢着凄寒悲苦的情调;而悼念两位继室的组诗则以浓郁的闺阁气息和优雅的感伤情怀呈现出哀艳的色彩。王士祯的挽诗能贴近对象的身份、经历作恰当的人生价值判断,其起承转合的章法借鉴了八股文的创作技巧。王士祯死亡题材的诗歌虽有创新性不足的缺点,但诗中蕴含的真挚丰沛的情感和反映出的高超纯熟的艺术表现力足以代表当时同类优秀作品的创作水准  相似文献   

8.
王卫青  宋云瑞  孙婕 《法制与社会》2013,(34):266-266,270
物作为民事权利客体之一,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由此对物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至关重要,传统的物的概念已经无法涵盖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物的种类,使得我们基于不断涌现出的物的种类,总结物的发展,从而时现有的物的概念进行反思,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物的概念,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物.  相似文献   

9.
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辨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是形式上相似而实质上有别的两个事物。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内在属性,而法的作用是被赋予和设定的;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稳定属性,而法的作用则需常有变动;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应然属性,而法的作用则具有现实的指向。法的功能主要是描述性的,法律人应把握法的功能的天然禀性,尊重法的规律来发现和表述法的功能,使法的功能的潜质尽可能得以实现,而不要去做形式上所谓“充分发挥”而实质上则属于画蛇添足的徒劳工作。法的作用主要是规定性的,法律人应在充分利用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更好地创设和发挥法的作用,使其能够适合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普遍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并构成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区别于以往的心理学的根本标志;现代西方心理学及其历史的各片段,都是尝试实现这个必然观念的偶然的历史形式。但一方面,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范畴含义并非一开始就是既定的和明确的,而是心理学的历史的目的;另一方面,现代西方心理学及其历史的各片段作为追求实现这个观念的偶然形式亦非等价地有效的,它们构成了从对这个观念的异化到对这个观念的实现两个极之间的连续谱。通过考察西方心理学中若干典型的历史片段,我们得以洞察其中呈现出的普遍的历史发展模式及其对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指向性意义。这是我们据以理解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范畴含义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