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来自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国内与国际安全的威胁很多,但当前国家安全委员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国家政治安全问题,是国家传统安全领域的延续。我们要努力完善新型的综合国家安全观,当前工作重点是传统国家安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政治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2009年美国军事战略报告中,我们可以对未来25年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总体特点和局部问题作出某种判断。未来中国国际战略安全环境总体平稳,但周边地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中东与中亚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可能成为未来影币我国国家安全的两个热点地区。另外,未来我国国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内部问题较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把世界带入一场深重的全面经济危机之中,2009年之后全球经济放缓,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发生转折性变化,但是从国际安全结构的视角来看,维持现有国际安全格局的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目前国际安全态势。国际安全结构是指不同地区层次的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国际安全领域内形成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是一个融合了地区结构、内容结构与主体结构的三维复合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安全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安全地区结构多元,多种力量角逐世界格局;国际安全内容结构多样,传统安全势头加剧发展;非传统安全日益复杂,更加依赖国内政治保障;金融安全问题形成溢出效应,经济政治领域不稳定局面加剧;国际安全主体结构多层,行为体之间相互制约性增强。国际安全结构的这些变化表明,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地区性安全与全球性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结合得日益紧密。严峻的国际安全格局发展态势需要中国准确定位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地处理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安全关系,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安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培育应对安全威胁的国家结构性安全能力,更好地处理国际安全事务;广泛参与国际安全战略合作,尊重国际公约与国际规则,坚持国家利益,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官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先是以"新安全观"的名义,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种非传统的国际安全观,后又以"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提法,在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表达了一种非传统的安全威胁观,最终在2002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非传统安全观。此后,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不断发展和丰富,在理论内在逻辑上既有对安全构成要素的非传统认知,又有对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威胁因素的非传统认知,还有对安全保障问题的非传统认知,而且在这些方面又都包括了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两个领域以及国家安全中的对外安全与对内安全两个方面,因而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系统的非传统安全观。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的国家安全论述,再次从安全构成要素、安全影响因素和威胁因素、特别是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这种既包容非传统安全问题又包容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性非传统安全观,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开创了一条国家安全保障顶层设计的新思路,在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具有强烈的非传统安全保障色彩。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已成为研究当代问题不可或缺的时代背景。国家安全领域中非传统威胁的凸显,同样需要以此为背景进行分析和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国家安全的内涵,接着以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非传统威胁的形成及国家安全的演变趋势,最后联系国际现实,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影响国家安全的问题和因素很多,就国际形势而言,我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所面临的安全环境日趋复杂;从国内情况看,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发展动力和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相应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威胁依然重要,但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中国必须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确立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观,构建相应的国家安全战略,立足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实际,在强化自主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安全合作,积极防范传统安全威胁,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同时注意避免安全"泛化"倾向,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7.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从宏观地域分布角度来看,冷战后主要集中于“破碎地带”,其中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从微观地缘特征来看,国际恐怖活动的一些环节往往有较强的环境选择倾向。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方面,恐怖主义虽然没有改变总体战略格局,但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促进了大国关系的调整。恐怖主义活动和国际反恐斗争也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安全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层理论”。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相对的稳定、完整和没有威胁、恐惧的状态 ,以及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从客观上讲 ,研究国家安全既要看国内环境 ,也要看国际环境。从主观上看 ,国家安全还要看其对相关国家是否信任 ,是否有恐惧感。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既有现实的 ,也有潜在的。维护国家安全也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国家安全战略可概括地分为霸权战略、同盟战略、均势战略、集体安全战略、综合安全战略、共同安全战略、合作安全战略、有限的防卫战略。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既有国际安全、全球安全 ,还有地方安全、个人安全。  相似文献   

9.
"国际安全"的概念是从"安全"扩展而来。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价值内涵都是由国家赋予的。国际安全在价值内涵上可以说是安全、国家安全的进一步深化,包括实践价值和认知价值。国际安全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国家追求的国际安全是国家之间在客观上没有安全威胁,且必须借助物质条件和手段。国际安全的认知价值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等主流人士尤其是决策层对于国家、国际关系的认识和情感规定着国际安全的价值、政策与实践。要实现国际安全目标,需要宏观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保障性的安全政策。其关键是,认清安全的本质,超越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权利观,以发展求安全、促安全,并将自利与利他结合起来;处理好内部发展问题,协调好外部关系,在应对安全问题时综合治理,并以对话求协调、促合作,增进人类和谐。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态势将有所变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将有新发展.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风光不再,各主要力量经济增长相对均衡化.欧盟、日本寻求独立定位的倾向更显突出,俄罗斯民族主义上升,对外政策强硬面增加,次力量中心进一步活跃.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仍将是21世纪初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21世纪初世界政治发展的主轴.世界各主要力量围绕建立21世纪国际秩序的构筑进行的斗争将全面展开.我国外部安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军备竞赛不断升级,重要地缘战略地区的动荡增加.美国对我遏制力度明显加大,周边某些国家也出现借超制华倾向.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汇聚中亚,对我国西北安全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文化安全既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民族文化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我国学术界逐步关注民族文化安全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理论前提、民族文化的安全环境、民族文化安全的威胁识别、风险评估和对策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待于进一步从研究领域、方法、理论逻辑体系建构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没有卷入世界战争及外部入侵的危险,但卷入局部冲突的可能性加大;虽然陆地上总体比较安定,但海洋方面面临的问题增多;虽然传统安全问题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但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多。今后10年,台海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等将加剧中国卷入冲突的可能;中国与各大国之间战略博弈会加剧,中美的分歧与矛盾仍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传统安全问题基本平稳,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地位将得到提升。为此,中国需要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加强同各大国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安全合作;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及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非法移民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9·11"事件后,美国社会对于非法移民与国家安全的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非法移民与美国国家安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可从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与文化安全三个维度来分析非法移民对美国国家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非法移民问题使得美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变得复杂化,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但是,过分夸大非法移民问题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也与客观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4.
从综合安全观的视角观察中国政治安全,其面临的主要威胁表现在五个方面:刚性稳定具有极大的社会风险;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消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威胁;国土安全是中国政治安全的要害;三股极端势力对中国政治安全的威胁。维护中国政治安全的对策主要有:重构国家安全体制是政治安全的体制保障;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在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政治安全,要练好内功;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自从1979年到中国开展活动以来,在为中国环境治理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活动不规范、没有完全适应中国本土环境及从事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有关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国内环境非政府组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磨合,环境领域与国家安全机制之间缺乏互动机制。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须促进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相应立法的不断完善;促进中国国内环境非政府组织体系的和谐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西方国家利用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我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意识形态总体是安全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西方民主输出、网络信息舆论负面干扰、宗教渗透等各种严峻威胁,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审慎应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风险、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建英主编的《2010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于2011年6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安全概览》是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对中国国家安全进行全面综述的系列年度报告,现已走过了6个春秋。《201O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立足中国国家安全大政方针、国际环境、国内形势、重要事件和学术动态五大方面,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中心,以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为视角,  相似文献   

18.
国家电视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向度。对国内而言,电视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人的社会化,也导致了各种偏见的形成,并进而影响到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对国际来讲,电视是展示本国的窗口,既塑造了国家形象,也可能强化了刻板印象。当前媒介帝国主义更是直接威胁到国家的文化版图和文化主权,因此应把电视文化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于2013年2月进行第三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是朝鲜外部安全环境变化及内部需要的产物。从内因上讲是为了巩固政权、增强国家凝聚力。就外因而言,是为了利用核武器制衡敌对国家、解除其外部的安全威胁。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导致恶劣的影响,会加剧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和安全困境,同时对我国的安全也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信息时代恐怖主义手段和方式发展的新领域,成为非传统安全领域挑战国家安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新的全球性问题。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电信实施的犯罪行为。具有成本低廉、活动隐蔽、手段多样、目标多种、危害严重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