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历荣 《东南亚》2010,(3):47-51
冷战后,印度提出"东进"战略,积极介入南中国海争端,加强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给这一争端的解决带来新的复杂性和难度。但基于印度本身实力及其与东盟、美日的矛盾,印度"东进"对南中国海争端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
南中国海是一片十分重要的海域。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处,是沟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必经水路。可以说,南中国海既是油气和渔业资源富集的海域,也是极富战略意义的海上交通枢纽,更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空间。  相似文献   

3.
印度对南海争端的介入及其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随着国际格局的调整,印度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东进"政策,试图通过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军事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为其大国理想的实现奠定基础。在"东进"政策下,印度逐渐以联合军演、出售武器等方式介入到南海争端中,给本来就复杂的南海争端增添了变数。本文对印度介入南海争端的原因、手段做探索研究,并对其影响做出评估,以期为我国的南海争端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独立后 ,为了保护正在建立过程中的民族工业 ,印度对商品进口实行严格限制。除利用高关税设立关税壁垒外 ,印度还实行种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 ,对进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但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印度的做法必然遭到其它国家抵制。 1997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与印度就数量限制进行磋商 ,世界贸易组织也应美国请求成立专家组审理美国与印度之间的数量争端案。最后 ,印度愿意与美国磋商达成一致意见。本案说明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既可以享受某些应有的权利 ,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相似文献   

5.
论冷战时期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期间,南中国海地区成为两大阵营、美苏争霸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美国对苏、对华遏制的重点地域之一。南中国海争端虽然凸显于20世纪70年代,但在50年代就已出现,因而美国在南中国海地区的遏制战略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南中国海主权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美国逐渐形成对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立场、政策的起点和基础。本文拟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中国海争端的立场和政策作一探讨,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冷战后美国大力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的深层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6.
三面环海的印度海上利益广泛,主要包括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为了保护这些利益,印度分别于2004、2007、2009年发布了三个海洋文件,大体勾勒出印度海洋战略的总目标:主导印度洋、东进太平洋.该战略目标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威慑性和排外性.现阶段,印度虽然与美国在印度洋存在矛盾,但两国更多地保持着合作关系;印度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海上挑战国.  相似文献   

7.
8.
南海争端解决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南海油气资源的发现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加紧了对南海权益的争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有些国家不顾中国的反对,大肆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抢占岛屿、岩礁,使南海处于多国占领、无序开发的状态,严重侵害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利益。近年来,国际社会关于南海争端的解决方案花样百出。这些解决方案归纳起来大致有武力解决、法律解决、政治解决和“共同开发”四种模式。综合地看,这四种解决南海争端的模式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印度因中印边界争端和中国快速崛起而对中国的恐惧感不断上升。为反制中国战略“威胁”,印度利用南海争端日趋复杂化之机,将南海作为遏阻中国扩大战略影响、牵制中国战略布局的新战略支点,通过加强与南海争端国和域外大国关系,强化自身在南海的实际存在等方式介入南海,使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中国维护南海权益的难度,对中国在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战略利益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克什米尔争端之原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什米尔问题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交恶,两国为此两度兵戎相见,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两国再次在此激战。印巴双方虽多次尝试改善关系,并几度举行首脑会晤,但终因此一问题无法化解,关系紧张依旧。克什米尔问题已成印巴关系中的“难解之结”。  相似文献   

11.
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叙述了我国南沙群岛岛礁被周边国家占据的现状,以及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与自然资源,并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南沙主权争端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南沙主权争端复杂化主要表现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南中国海是一片在地图上不起眼的区域,但它却对亚太区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争议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中国及台湾地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南沙群岛因其丰富的石油和其他天然资源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受到关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对南中国海区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会在南沙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呢?是引起军事争端还是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和平解决南沙问题呢?这将是本文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同时本文也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中扮演的角色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卢芳华 《东南亚》2009,(4):6-10
南海争端涉及多个国家。作为最大域外因素的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和介入日益突出,“9.11”事件后,美国主要通过加强军事存在、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能源合作、加强与东盟合作三个渠道介入南海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的南海政策仍以主动、扩张、威慑为主,其牵制中国崛起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同时,美国参与和建构新的南海多边安全机制构想已日趋凸现。  相似文献   

14.
南海地缘政治特征及中国南海地缘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当前南海形势和中国国情,对南海地缘政治特点、南海地缘战略价值和我国南海地缘战略等方面作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南海争端与东南亚国家的扩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明辉 《南洋问题研究》2006,17(4):35-42,52
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南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可能蕴藏的丰富的油气资源而倍受亚太各国关注。最近一些年来,有关南海诸岛及海域的争端不断,东南亚国家由此加紧了军备竞赛,明显扩军,联合军事演习不断,这进一步使南海局势复杂化,将对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应密切关注东南亚国家的军备动向,加强我国海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我国在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是后来的基础。18世纪末到二战结束,南中国海越来越多地涉及美国利益。二战前,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有限,承担责任亦有限;二战期间,美国已深深地介入南中国海事务,南中国海对美国利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决定了整个冷战时期乃至如今美国南中国海政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南海共同开发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共同开发停滞不前。但毋庸置疑,若以和平手段解决南海争端,那么共同开发就必定会作为一项重要的过渡性争端解决措施而被各当事国所采用。南海泰国湾地区共同开发案的制度设计,能够为南海主海在某个特定时间和空间节点实施共同开发提供法律框架范本。为此,本文选取“马来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两个业已实施的共同开发案例,分析其管理机构与模式、合同制度、费用分摊与收益分享机制、管辖权及其冲突之解决、争端解决方式等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以期未雨绸缪,对我国未来在南海构建行之有效的共同开发机制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南海安全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分布着马来西亚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海域,是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践在南海地区“维护海洋环境的稳定,不受限制地开发海洋资源和开展国际贸易”的战略构想,马来西亚通过建立和发展自主的国防力量,与区域内外国家开展有限的安全合作以增强在南海的防御能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对南沙部分岛礁的占领,实现其在南海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安全。马来西亚将南海视为其海洋利益拓展的前沿阵地,在南海问题趋于复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南海地区的力量平衡,创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2011年南海问题升温以来,作为东盟成员国中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水域提出主权申索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官方对南海争端的立场十分值得关注。本文以马来西亚政府喉舌报《先锋报》为主的媒体网站2011年至2013年的与南海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为分析依据,进行跟踪评论,解读马来西亚官方对南海争端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