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林 《学习与实践》2007,(2):154-157
中央确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武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阳逻的建设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凭借着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阳逻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武汉东部“桥头堡”的重任。建设阳逻新城正是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实现武汉市“十一五”宏伟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武汉确定阳逻作为外资或合资开发区将更加扩大武汉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有利条件,加速武汉城市功能的国际化趋势。对武汉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阳逻开发的基础条件 阳逻开发可资利用的资源条件中,能源和水资源状况具有较大优势。在能源方面,阳逻规划新建360万千瓦容量的电厂,第一期工程120万千瓦已经动工,其中60万千瓦机组即将投入运行;此外,国家和省市级设立的阳逻油库可提供充足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世纪初年,在我国即将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全面启动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的新时期背景下,武汉为实现“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出了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带的经济发展战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武汉新的经济增长带的主要构成之一和重要发展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6月14日,省政协主席杨松视察武汉新港三江港区、武汉阳逻集装箱港区三期工程、武船双柳基地建设情况。杨松沿路听取武汉新港建设规划情况汇报,认为武汉新港建设成绩明显,功能和地位迅速展现,前景广阔。他指出,武汉新港定位不仅仅是长江中游枢纽港,而是要辐射整个长江流域。在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和武汉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5.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汉市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我市积极探索内陆中心城市兴办开发区的途径,开始创办东湖高新技术密集小区,1992年、1993年国家相继正式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中央批准武汉为开放城市后,我市抓住机遇兴办了阳逻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并批准各区县兴办一个经济发展区。开发区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6.
2001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以“建设新世纪的绿色浙江”为主题,以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绿化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新世纪浙江的绿化工作开了好头。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去年,全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计划花5年时  相似文献   

7.
鄂政办发[2008]8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个专项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落实,现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启动项目清单》印发给你们。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启动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年度计划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年度投资计划中明确责任主体和年度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建设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边吉 《政策》2009,(2):34-36
最近,省政府批准印发实施(2008年-2010年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积极有序地推进改革试验。现将该计划简介如下:改革试验主要内容 (一)资源节约领域(4项)1、建设青山一阳逻一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重点推进东西湖区、青山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整合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发展目标的全面达成,为“和谐武汉”建设创造了较高的起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跨越式发展中建设“和谐武汉”,在建设和谐武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武汉市2005年社会形势及和谐社会建设未来前景的基本特点,也是武汉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正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无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马鞍山于2012年初在全省较早启动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为全面把握我市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本课题组成员先后多次赴当涂、和县、含山、博望区、示范园区、郑蒲港等地实际调查、走访,现结合实际调研,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我市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新世纪以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实施了"1255"城市发展战略,以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城  相似文献   

13.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杨云彦 《政策》2005,(8):8-9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抉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武汉纺织服装:靠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正在成为规模经济的全新演绎。近年来,武汉市大型纺织企业通过改制展现了新的活力,而阳逻纺织服装基地产业集群式发展,则极大地拓展了武汉纺织服装业提升竞争力的新空间,由此也引发了武汉纺织服装产业从整体上靠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思维。一、产业集群式发展与现代物流中心构建的互动,为武汉纺织服装业展现了新的前景以纺织、印染、色织、服装为特色,占地约6000亩的武汉阳逻纺织服装基地的构建,为武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平台。目前,江南集团已部分迁入,一棉集团完成造…  相似文献   

17.
李松 《世纪行》2008,(11):4-4
本刊讯 10月30日至31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武汉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举办的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论坛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同等政策。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开发、促发展,大规模地改造老武汉、建设新武汉,到本世纪末,使武汉形成钢铁、汽车、商贸和科技四城雄踞、城乡一体的新的城市格局,成为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初步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较高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这是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一些城市如上海、重庆、深圳等纷纷将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武汉要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加快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显得尤为关键和紧迫。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8,(5):19-19
一、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10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建设,目前武汉城市圈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通往圈内城市的8条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很快建成,城市圈内的城际列车开始运行,城市圈电话资费统一开始启动。但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无论基建水平还是运行机制,都严重制约着城市圈的发展,影响城市圈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