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30年来,湖北省竹山县坚持“十星”品牌不动摇,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探索形成以“十星”创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竹山经验”。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新发展阶段赋予“十星级”新的历史使命。竹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工作实际,作出“十星促五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十星”创建成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对石头的崇拜由来已久。最古老的神话故事之一就是家喻户晓的“女娲炼石补天”。据《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f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熄,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个神话故事说明,远古中国就将石头美化为“五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件:5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故地——宝丰镇女娲山举办了一次女娲公祭大典。据当地媒体报道,竹山县为此"投资1500多万元,重塑18米高的女娲雕像,建起了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景观,仿塑‘中华母亲山’标志石,  相似文献   

4.
龙年话龙     
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被称为龙氏.传说伏羲教民结网、发明八卦,女娲炼石补天、搏土作人,他们都是人首蛇身的龙.东汉武梁祠石壁上有"伏羲龙身、女娲蛇躯"的画像.又传说炎帝为女感神龙所生,帝尧为庆都感赤  相似文献   

5.
古老西华百业兴杨盛道,李龙生位于河南省东部的西华县,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建制历史的古县。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类始母女蜗就在这里活动过;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女娲娘娘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史书记载,女娲氏是六七千年前活动在西华一带的氏族部落首领,她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书里,关于史前时代的说是丰富多彩的。传说中较为著名的人物女娲、黄帝、尧、舜、禹等,都能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找到他们的生活痕迹。晋城东浮山北谷中即有“娲皇窟”,传说此处即为女娲炼石补天处;伏羲氏与女娲是兄妹,又是夫妻,吉县城北庖山顶有伏羲故宫;有巢氏曾教人构木为巢,传说他的栖息处即在石楼县的石楼山上;传说祝融氏在山西境内修筑过两座城,一在汾阳县城西,一在左权县城北;长子县和高平市交界的地方有座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又叫谷城,传说为“神农得嘉谷之所”,而隰县也有一座谷城,传说为“神农尝谷之所”。黄帝被奉为华夏祖先…  相似文献   

7.
女娲劲挥补天力精卫无穷填海心———来自“妇女·家园·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报道肖敏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精卫衔木石以填沧海,这是两个优美的古代神话故事。人们为何把斗洪水、战猛兽、保全人类生活环境的英雄壮举赋予女性,为何把不屈不挠、衔石填海、不达目的不罢休...  相似文献   

8.
竹山县“十星级农户”创建活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把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创建活动植根于丰厚的民族传统文明的土壤之中,从而使之凭添了盎然的生命力。一、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土壤之中竹山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流。据考证800——1000万年以前,早期人类就已在这里生息、繁衍。70年代在县城东护福寺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充分证明在5000年前,先祖们就在这里创造了“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传说竹山是黄帝第六代孙——丹朱的封地,也是女蜗炼石补天之处。夏商时置庸国、…  相似文献   

9.
初冬季节,记者来到中国苹果之乡——甘肃省静宁县采访,只见乡间公路上,拉运苹果的汽车来来往往;工业园区内,新建成的项目生机勃勃……静宁,这个昔日的贫困之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矫健的步伐。  静宁县位于甘肃中部,六盘山西麓。现辖24乡(镇)、392个行政村,总人口46.7万人。是平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  静宁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相传“始画八卦”的伏羲和“炼石补天”的女娲就诞生在这里。这里有秦汉时期的古成纪遗址,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及古长城等遗存多处。这块神奇的…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江苏省宝应县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过上了宽裕的生活。然而富裕以后的农民,亟须文明的生活方式、先进的思想理念、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宝应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按照中央要求。顺应农民需求,适时在全县农村开展“十星文明户”(致富星、守法星、计生星、养老星、和睦星、科技星、文化星、义务星、卫生星、新风星)创建评选活动。通过自我推荐、民主评议、张榜公示、评议小组评定、动态管理等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文明山东”建设,滨州市邹平县总结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共建活动和“十星文明户”创建活动的经验,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科技型、法律型、文体型、卫生型、美德型”“五型光荣户——行业”联动创建活动,目前,全县“五型光荣户”已达5000家。“五型光荣户——行业”联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激发农民和行业部门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打开《红楼梦》第一页,便是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接着,作者又用含蓄的笔调,点出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把这样两个神话摆在一起,同时冠于卷首,曹雪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要讨论这个问题,还得从女娲、共工这两个艺术形象的本貌、演变以及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谈起。一、女娲、共工是什么样的形象女娲补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团市委、市少工委在全市40多万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十星级少先队员”争创活动。“十星”的具体内容是:爱国星、学习星、礼仪星、体育星、生活星、合作  相似文献   

14.
林有楠 《文明大观》2001,(11):32-33
1990年,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借鉴湖北省一个地区创建“十星级农户”的做法,开展了“创十星,评十户”的活动。常口村正是这一活动的试点。十年过去了,创星评户的做法被市里省里广泛推广,已不再新鲜,在三明乃至福建的农村几乎都有“十星户”。那么今天的常口村会是什么样?仍然循着十年前创星评户的老路子,固守着他们的老做法吗?  相似文献   

15.
七届顺昌县政协,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做好政协工作的新路子,以开展“十百千万”活动为载体,心为百姓所系,情为群众所牵,为民服务,实事实办,有效地活跃和创新了政协工作,进一步扩大了人民政协的社会影响。建立十户竹农示范户甲头村海拔600米以上,有200来户800多人。到甲头村要经过邵武市洪墩镇的地盘,甲头是顺昌的“插花地”,也是该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但这里的竹山资源却很丰富,按理甲头人有如此诱人的“绿色银行”,农户一定会很富裕。然而,甲头村竹山虽多,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甲头竹山每亩效益仅在200多元,农民增…  相似文献   

16.
李建新  吴坚 《今日浙江》2006,(17):21-22
省委书记习近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的这几年,是我省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最大、农村面貌变化最快、农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也是我省“三农”工作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实践充分表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确实是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工程、优美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与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完全吻合的,确实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工程的作用,体现了浙江新农村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8月22日上午,岳阳市天岳幕阜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召集总经理办公会学习及弘扬中国女排精神,并决定将景区标志景观"顶天立地"更名为"铁榔头"。据了解,"顶天立地"景观的民间传说为女娲炼石补天庭垫脚石,原名称系约定俗成流传而得。最近,关于中国女排夺冠、"女排精神"的新闻刷遍了各大媒体头条。于是,湖南天岳幕阜山景区宣布将其标志性景点"顶天立地"更名为"铁榔  相似文献   

18.
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党委从2005年开始创建了精神文明建设“十星”达标评比活动,将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党风建设工作、共青团工作、建家建线工作、生产经营工作10项内容纳入到“十星”达标评比活动中。集团党委把它作为党群工作的一个纲、一个有力抓手、一种监控机制、一种考核手段,有机地把党群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融为一体,使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80%的人口在农村。近三年来,我们把农村创评“十星户”活动,当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创农村工作局面的一盘活棋来抓,使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巩固和发展了农村安定团结、积极上进的大好局面。一、主要做法几年来,全区各级坚持正确引导、讲究方法、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活动做到群众心坎上,做在工作关键处。1、宣传发动,使群众心中明白。主要利用三种形式进行宣传:一是下派队伍,各县市每年抽调千人以上工作(团)队,深入村组农户、田头地角,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农村致富典型、…  相似文献   

20.
西华历史悠久,史称箕城、长平、鸿沟、娲城。从神话中的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始,现存有娲城遗址、神话中开天辟地始祖神盘古寨、商代殷纣王哥哥箕子的读书台、始建于东汉的龙泉寺等历史文化遗存。当今的西华儿女王富洲由此出发,登上珠峰;洪战辉携妹求学,感动中国;90万娲城人民把昔日黄泛区变成豫东大粮仓。如今的西华,有一群人奋战在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