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业化与城市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人口流动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繁荣了城市社会经济,又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实践中深化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认识,理顺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思路,十分必要。一、城市化的重要性。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历史潮流。21世纪是城市大发展的世纪,它的前期是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和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期。城市化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城市现代化是新世纪我国城市普遍追求的目标。结合江苏实际,研究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对策,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二、城市化内涵丰富。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含:(1)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方式工业化,非农业经济比重上升;(2)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3)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新城市产生,旧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城市布局趋向合理;(4)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高;(5)城市生活方式日益普及,农村人口生活城市化。由于在统计时,以按户籍统计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城市化率,故容易只重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一数量指标,而忽视城市化的其它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非常感谢有机会前来参加会议,我主要围绕"中国的城乡一体化与就地城镇化"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第一,关于就地城镇化,首先要明确城市化的概念。所谓城市化无非是农村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怎么转变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农村人跑到城市里;另一个是农村地区当地的居民变成城市人口了,这是就地城市化,即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人口密度、能留得住人口,可纳入上一级城市圈以实现与该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地区。就地城  相似文献   

4.
坚持市场友善型的规划原则,规划只用来弥补市场失效的部分,而不是完全取代市场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对市场与规划的双重失效应对乏力总结分析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有两条线索是清晰的:一是农村人口确实发生了向城市的集中流动转移,但这种流动转移仅仅是以农村人口进入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的城市的工厂、企业、用人单位,即以出卖劳动力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发展出现的城乡问题,包括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背后都涉及制度设计的问题。要解决城乡"二元化"和城市"二元化"的问题,关键是制度创新。现在所说的城市化或者城镇化,其实是第一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本身也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城市化是物质资源在产业和地域上的重新分配,也是人力资源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这是传统对城市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化是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城市化是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对中国经济跨世纪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城市化是世界潮流。联合国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195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9%;1995年则上升到45%;2025年将达到65%以上。在世界城市化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比发达国家更快。从1950年到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由4.47亿增…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人口,主要是指聚集在农村一定地域内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那部分人口。它同周围的农村直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时时处处仰赖着城市工业经济的带动。因此,小城镇人口,是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一种从人口村庄模式或乡土社会向人口城市化模式或工业社会转换性质的人口,起着联结城市和乡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发展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的非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导致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 所谓城市化,就是工业和人口集中于城市,其主要标志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所显示的人口比例关系。例如,在198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美国为73%,日本为78%,这表明美、日两国出现了城市化,或者说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必然出现城市化,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卫锋  李军鹏 《前进》2006,(1):27-28
城镇化可以理解为是城市化的另一种表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如果说城市化过程主要是一种内向式的引力过程,不应忘记城市化过程还必须包括诸如城市影响、城市传播和城市带动的外向式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又与流动人口相伴而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国跨地区的流动人口约八千余万,其中在城市务工经商者不下五六千万之众。文章以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为主体,将其与国家法定的户籍迁移人口相对应,依流体形态分为户籍型迁移人口和流动型迁移人口(简称自迁人口)。认为应给自然人口以合理定位,使其在城市占有一席之地,但要因势利导,主动协调有序转移,并建立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将自迁人口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同时,要做好自迁人口的思想教育,提高城市化要求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以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1.
过度城市化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突出现象。拉美国家曾是过度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工农业发展的水平,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尤其是涌向特大城市。而城市工业无力承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总结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教训,至少有以下四点值得我们借鉴:一、城市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拉美落后的农业及错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导致大批农民被过早挤出农村而无序地流入城市。农业基础是决定城市化模式和道路的关键因素之一。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自然产…  相似文献   

12.
城市贫民窟现状经过几十年努力,巴西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就,已由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0年为1049美元,与我国目前的水平基本相当,到1980年达到2486美元,2000年人均GDP为3587美元。由于巴西农村内部巨大的“推力”,经历了空前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程,成为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和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巴西城市化率由1960年的56%,提高到2000年的81.2%。巴西城市化的特点是:(1)大城市化。农村人口集中进入大都市。第一大城市圣保罗地区1950年250万人,1980年达到1350万人;同期,第…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关系是一个大的制度关系。计划经济通过控制城市化,为大的工业项目提供积累。在面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之中,我国则应该提升城市化,改善老百姓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一、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从城市人口比例为指示器的直接城市化来看,还是以农村人口生活环境为指示器的间接城市化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都明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首先,从国内现实情形来看,大量的“农民工”(7500万)滞留在各级城镇,这说明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就业空间迅速拓展,但是由于过紧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压抑了城市化的正常冲动。另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速度飞快.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我们仅用30多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我们提前享受了由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与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红利.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出现各种“城市病”.农村人进入城市却始终没有融入城市,城镇化的畸形发展态势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相似文献   

15.
邓聿文 《小康》2012,(2):81-82
正2亿农民工春节期间不得不长途奔波,固有中国人的春节情结在内,然亦反衬出城市所能吸纳的农村人口有限,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人口不能自由迁移,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障碍,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从而,使得他们不得  相似文献   

16.
有效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是:深化改革;构建城市化的制度环境;在严格控制人口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把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好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和社区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又推进城市化进程。因而,社区建设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又是城市化发展的助推器。社区建设与城市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社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主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被打破,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从深化企业改革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从政府职能转变中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客观上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担。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居住、就业,在流动人口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实现湖北城市化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湖北城市化研究报告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课题组所谓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人们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伴随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工...  相似文献   

19.
对失地农民来讲,城市化不仅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转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逐步融合到城市社会之中,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被征地农民的城市化,不仅是指农民由居住在农村转变为居住在城市,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转变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由农村范式向城市范式转  相似文献   

20.
陈为民 《创造》2001,(9):26-27
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是当今全球发展的趋势。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城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功能和设施的逐步完善,而且是城市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渗透到农村的过程。城市化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加速城市化建设势在必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市化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至1957年为正常发展阶段。这一期间城市人口年增长率为706%,城市数量年均增加55个。1959年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