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湖南维新志士谭嗣同甘为变法献身,为这场运动谱写了最为悲壮的一曲。谭嗣同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但他并未享受到这种家庭的种种特权和优越性。他父亲作官后,又娶了一个小老婆,特别宠爱。谭嗣同的母亲徐五缘和他本人均受到歧视,处处受压。谭嗣同丝毫得不到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谭嗣同,从小就培育了一种独特的性格。他不仅感受到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培养起优良的思想品德,而且,家庭生活的不幸,封建纲常的压迫,又使他逐渐形成了坚韧倔强的意志,并产生对封建传统的叛逆心理。畸形的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2.
1938年,王洛宾沿着林则徐、谭嗣同曾经走过的路线往西行进。在神秘的六盘山下与一个女人的邂逅,注定了西部歌王多姿多彩的生命过程。王洛宾1913年12月出生在北京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京戏迷,闲来无事,常在四合院内拉胡琴自娱自乐。王洛宾从小比较活跃,13岁只身跑到东北投奔红  相似文献   

3.
谭嗣同因思想激进而著称于世,被视为否定传统文化的代表。综观谭嗣同的思想可以看到,他提及、牵涉的中学人物众多,以正面之推崇和阐扬为主。这方面的例子可以列出周公、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王充、张载、黄宗羲和王夫之等一长串的名字。与推崇、阐扬的人物相比,被谭嗣同抨击和拒斥的人物并不多。事实上,他批判的人物主要集中在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老子、荀子和韩愈。显而易见,谭嗣同批判的人物在数量上远远少于推崇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他对老子、荀子和韩愈的批判与同时代的近代哲学家相比并不最为激烈和决绝,更何况对荀子和韩愈既有批判又有褒奖。有鉴于此,以谭嗣同批判的老子、荀子和韩愈为切入点,可以更直观地领悟谭嗣同的中学观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仁学对于谭嗣同的哲学至关重要,既是其后期哲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其哲学的最终归宿。仁学凝聚了谭嗣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既是救亡之路,又是启蒙之方。谭嗣同的仁学集中体现在《仁学》中,而《仁学》则是他的“以心挽劫”之作。这意味着仁学与心密切相关,通过阐发仁学之所以能够达到“以心挽劫”的目的,是因为谭嗣同在仁学建构中彰显心学意趣。在对仁的推崇和论证中,谭嗣同宣布作为“天地万物之源”的仁“故唯心,故唯识”,通过将仁与慈悲相提并论,建构了仁、心、识的三位一体;在对仁的界定和诠释中,通过将通说成是仁之“第一义”,沿着仁—通—平等的致思方向,将拯救中国的希望寄托于慈悲之心的相互感化。  相似文献   

5.
向钧,原名向俊奇,1906年3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平绥乡石洞村(现向家镇山坡衬)。向钧的父亲向理卿早年科举未中,投笔从商。向钧的祖父、外祖父均设馆授徒。向钧5岁便在祖父门下读书。祖父常以谭嗣同变法维新的故事,激发他探求新知的兴趣。两年以后,向钧到离家五里的东山寺小学校读新学。毕业后转入作民高等小学堂读书。新书课文给了向钧许多新知识,使他知道了“孙中山,是伟人。废帝刺,立共和”等许多新事理,  相似文献   

6.
余昭常,字华禄,亦作华麓,1868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青草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余昭常幼年时曾在唐才常的父亲唐寿田门下发蒙读书。因读书勤奋,记忆力强,凡教读过的书,他都能背诵下来,学业长进很快,深受唐寿田的称许。余昭常成年后,体形魁伟,臂力过人,爱 好武术,乡人传说他14岁时双手能举百斤。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一位武术教师,拳棍刀枪各种武艺均经教师专门指教练习,具备了相当的武功根底。随着年龄的增长,余昭常逐渐形成了正直豪爽的性格,受到当地人士的推重。1890年,浏阳人谭嗣同之父谭继洵升任湖北巡抚,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去世一年了,我常常回忆起他。他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他勤政廉洁,一身正气;他为人正直,待人宽厚;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在回想往事时,我总会有一些冲动,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他,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因为父亲生前从不在家中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做子女的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家庭生活。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了他的遗物,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生活的出路——当兵 毛泽东父亲毛顺生的一生,基本上以出外当兵作为分水岭。当兵以前,他生活在封闭的韶山冲里,足迹除到过其岳家唐家坨,再未往远处延伸。他凭了他高大的身躯,年轻的血气,拚命砍柴、种田,可是他的家境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还在恶化。父亲老了,自己又再无兄弟,他不知道生活的出路在哪里。 大动荡的年代把一条路摆在他面前:当兵!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上有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说的是孔门弟子、位列"圣门十二杰"之首的闵子骞,出生三个月就失去了母亲,是继母把他带大。在平素生活中,继母由于偏私亲生儿子,对他常有轻虐之事。有一年冬天,父亲带着十岁的闵子骞和弟弟闵华一起坐车赶年会卖粮食,父亲想教他学赶车,可是他冻得浑身发抖,连鞭子都拿不住。父亲认为他装冷偷懒,对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浪漫     
《党建》2016,(5)
正父亲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从农村到县城,他们那一代人吃了很多苦,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作风,但节俭的生活并没有影响父亲的浪漫情怀。父亲的浪漫不是风花雪月,而是集陶渊明、徐霞客、辛弃疾于一身的浪漫。父亲喜欢田园生活。他常常挑着满满的粪桶去菜  相似文献   

11.
淮淮  王凡 《党史博览》2003,(2):30-36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1943年后,他是生活在父亲身边时间最长、年纪最长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许多话要说。在一次新四军军史研究会上,人们谈论到新四军军史编纂的话题,叶正明深受触动,他表示愿意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郑秋月 《世纪桥》2011,(23):28-29
谭嗣同的哲学世界观充满了矛盾,可以说是一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典型集合体。本文着重展示他在后期唯心主义世界观中体现出来的可贵的进步新思想,即以"仁"及其中心范畴"以太"和"心力"彰显了他救亡图存、以心挽劫、普度众生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3.
塞满的冰箱     
夏雪飞 《党课》2013,(24):82-83
她在外地上大学的第二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一些外债。父亲的单位借口他失去了劳动能力,将父亲辞退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门捷列夫(1834-1907)于1834年2月7日出生于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父亲是位中学教师.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双眼因患白内障而失明,一家的生活全仗着他母亲经营一个小玻璃厂而维持着.1847年,双目失明的父亲患肺结核死去.意志坚强而能干的母亲并没有因生活艰难而低头,她决心一定要让门捷列夫像他父亲那样接受高等教育. 门捷列夫自幼有出众的记忆力和数学才能,读小学时,对数学、物理、历史课程感兴趣.他特别喜爱大自然,曾同他的中学老师一起作长途旅行,搜集了不少岩石、花卉和昆虫标本.他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学毕业后,他母亲变卖了工厂,亲自送门捷列夫来到莫斯科.  相似文献   

15.
郑传省 《党课》2013,(24):72-72
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我父亲左奎元(1915-1978),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寺坪村人,贫农家庭。
  他在少年时代就加入本村拳坊习武,青年时代已成为当地拳术界一位闻名的人物。父亲为了养家,为了生活,给地主家当长工。因不堪忍受地主的剥削压迫,而外出流浪,在黄河边、石楼、永和一带教拳卖艺。1936年父亲在石楼当教拳师傅时,遇到了东征的红军,他接受了红军的宣传,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回村后,看到村里又聘来一位武艺高超的河北拳师。他比父亲技高一筹,而且书法、绘画样样都通。他还偷着看进步书籍,宣传穷人翻身的道理,父亲就拜他为师,二人结为知己。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父亲与他再相见时,他已经是八路军的一名团级干部了。父亲参加革命后,有一年回家,我还亲眼见到他和村里的乡亲们在街上比武打拳耍刀。  相似文献   

17.
<正>1925年,父亲出生在江苏一个小商贩家庭里,由于孩子多,日子过得很艰辛。父亲十几岁就离开江苏,外出打工养活自己。自食其力的生活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他是别人眼里的倔老头,却是我心里的好父亲。1949年,父亲随王震将军的部队从酒泉来到乌鲁木齐,在天山南北轰轰烈烈地开展大生产运动。1957年,父亲从乌鲁木齐到了农一师十场支农,也就是现在的农一师六团。一有空,父亲总会和我聊起他以前的"光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父亲的百年诞辰,转眼之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3年了。回想23年前的农历除夕,那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敬爱的父亲与我们永别了。他走得那样匆忙,面孔仍然是那样的慈祥,我们伏在他的头边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回想几个小时前他还在与我们亲切地聊天,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未曾想到这么快就人天永诀。  相似文献   

19.
正每天早上起床,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早市卖花。他把卖花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至于卖不卖得出去,他看得很淡:卖了,当然好;没卖成,也无所谓。我真替父亲高兴,母亲"走"后,他仍然把个人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花盆"全是父亲平时攒下的瓶瓶罐罐,甚至是用过的快餐盒。他把这些器皿洗干净、培上土、栽上花,待花开后,便小心翼翼地将其挪到他的"百花箱"里,一手拎上一箱出门了。节俭了一辈子的父亲对吃从不挑剔,粗茶淡饭,仅此而已。对于穿,父  相似文献   

20.
正"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首《燕歌行》出自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之手。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对于52岁的高适而言,这一年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步登天。诗人大多命途多舛,高适也不例外。20岁出头时父亲逝世,参加过一次科举,落第。史书说他"少落魄,不治生事",日子过得潦倒不堪。然后一直在宋城(商丘睢阳)生活,近三十年的时间,毫无功名。直到46岁,他才经张九皋的推荐,当了一个相当于捕快的不入流的小官儿封丘尉。高适在诗里面说这工作"拜迎长官,鞭挞黎民",由于干不好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