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在基层治理中滋生出一系列管控困境:在各式各样繁忙工作之下",管理"变成了"管控""、严管"变成了"严控""、管好"变成了"管死",由此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工作心态,并最终导致基层干部中存在"创新担当缺失""能干事而不敢干事"的"难作为"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官避事平生耻。"尽管中央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忠诚干净担当,却仍然有不少党员干部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踌躇不前,陷入"不想作为"的迷思。对此,治疗党员干部的这种特殊"心病",务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从心理层面引导、劝勉与化解,更要以手段、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当事党员干部彻底摒弃"不想作为"的错误思想,切实迈入担当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廉为 《党员文摘》2023,(16):26-29
"不喊号子不拉纤,卷起袖子一边看。"时下,部分党员干部在推动工作时"不去说""不愿说""不会说""不敢说",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难题往后拖,引起群众不满。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要着力破解"为官不言"等现象背后的真问题,切实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为抓手,着力形成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外在动力,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部分干部出现担当作为意识不强的问题,中央、地方制定并实施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但在实践中,相关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部分地方存在能者上、优者奖的激励力度不足,考核评价、知事识人的激励不明显,容错纠错、澄清保护的制度执行力不强,激励关怀、激励保障的制度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完善干部担当作为制度,应以实绩实干为制度导向,从完善容错纠错制度、完善配套激励制度、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制度执行等方面健全制度,以期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激励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邢台市组织部门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以组织赋能激发干部动能,助力“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推动邢台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汇聚强大合力。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激发担当干事内生动力。理想信念是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要坚持在思想认同、政治认同中强化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6.
党的干部是国有企业的中坚力量,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干部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系统总结和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在开展鼓励干部担当作为过程中存在的干部不想担当作为、不能担当作为、不敢担当作为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干部关心关爱制度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萌 《新湘评论》2020,(8):38-38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党员干部精准"画像",把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列为其中一种典型表现,并提出严肃批评,要求党员干部引以为戒。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不仅费力不讨好,还可能受到埋怨责备,不洗碗的人就不用承担打破碗的风险和责任,这就是"洗碗效应"。  相似文献   

8.
张衍路 《党课参考》2020,(7):121-123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党课应当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讲好党课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要突出"四性"。极强的政治性党课强调的是党性和政治引领作用。以本人曾经给党支部党员上《"讲政德"要从"担当作为"做起》党课为例,本人授课的总体思路是:讲明讲政德与担当的关系、什么是担当、为什么要担当以及如何担当。  相似文献   

9.
干部考核工作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工作精准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激发干部干事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突出政治标准抓考核。在考核中侧重听取相关干部政治表现情况、其他党员干部对考核对象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评价,重点看干部是否政治清醒、是否敢于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0.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各地各部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中,坚定扛起大省责任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担当作为、守土尽责,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战"疫"就是打仗,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  相似文献   

11.
项目反应理论可以更加科学地测量权利观、权威观等复杂的政治心理概念,探析网络政治参与的政治心理机制。可能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政治心理包括基础价值、宏观制度感知和具体行为感知,前两者反映网络政治参与“心理型视角”的解释机制,具体行为感知反映“工具型视角”的解释机制。网民的公正感、权威感、国家认同影响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具体行为感知的影响则不显著。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更多受到“心理型视角”的要素影响。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和规范,政府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供更便捷的技术平台,还需要加强公民政治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2.
激励基层公务员行为创新是新时代打造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进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人民"三感"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在中国场景中探索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的内容与结构并开发测量量表.首先,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N=42),归纳出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的典型特征与核心表现,在此基础上提炼基层公务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结构.然后...  相似文献   

13.
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需要高度关注其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表达研究,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有效地用科学合理的语言和真实行为表达理想信念,不仅是党员干部适应形势发展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和确保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而且也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公众期待,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领导干部提出了全新的能力要求。要使领导干部真正适应社会建设工作需要,就必须注重公信力、统筹力、创新力、决策力等能力的提升,形成驾驭社会建设工作的完善领导力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MPA)学位教育在中国的开展 ,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了解公共管理这个学科及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新范式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公共管理的实践与理论必须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老干部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老干部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不够、对优秀传统和可贵精神的提炼与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老干部文化活动形式单调等。因此,我们应认真挖掘老一辈革命者的思想精华和内核,加强老干部活动阵地"硬件"和老干部文化团体"软件"的资源整合,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建立有效的表彰激励机制,确保老干部群体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共建者和受益者。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时期,相伴而生的是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实践证明,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畅通社会诉求表达机制。为此.必须通过不断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畅通民情的传播途径,不断探索利益诉求表达趋势、切实把握民意的引导方向,不断完善诉求表达调处机制、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惟其如此,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积极维护民众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公共信息在政府与民众间的开放及流动,不仅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对政府提升危机应对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治中,各地基本做到了及时公开权威性信息,但信息公开程度有所差异,这对民众的风险防范行为和疫情防治效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对信息公开与治理效度的研究在理论上缺乏因果机制分析,在方法上依赖观察...  相似文献   

19.
乡镇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换,却未能改变被上下挤压的弱势地位,这源于治理结构和过程中隐匿的制度逻辑:一方面,国家返场需要乡镇干部代理更多乡村公共事务,科层体系等级化运转的体制性压力都传导到乡镇,乡镇干部面临着自上而下的精密化技术控制;另一方面,悬浮化的乡镇政权依靠干部下乡、包村、入户等形式再次下沉,乡镇干部既要硬性地完成科层组织上端各部门转移下来的中心工作,又要软性地在治理实践中协调利益关系和服务村民,面临着组织动员难、政策攀比、农民反制等自下而上的捆绑。乡镇干部被上下挤压是体制性压力转移、技术控制和乡村事务捆绑相互作用的结果,折射出国家返场后乡镇政权运作负担过重和乡村自主治理能力弱化的困境。应重构基层治理结构和技术治理体系,为乡镇干部从结构层面释放压力和技术层面减负,从体制性压力、技术控制和繁杂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激发乡村社会内生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进行社会优化治理的互动过程,又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结果,它与善治的治理理念存在着价值上的互通性。因此,以善治的治理理念为方法论指导,通过加强具体的公共管理及变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