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达明  段浪 《求索》2011,(11):33-35
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科技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大学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的剖析,建立了大学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大学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其价值实现过程,以期对大学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刘振军 《电子政务》2015,(4):98-103
电子政务是政府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作为政府职能的执行者,其职业能力也将接受新的挑战。在借鉴英美两国公务员职业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行政生态环境特征,从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层级能力和专业能力四大维度设计构建了以电子政务能力为核心的公务员职业能力模型,着重分析了各能力要素的构成,以期为公务员职业能力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竞争优势与竞争力:基于资源与能力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当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相关概念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界定了竞争力、竞争优势以及资源与能力等概念的内涵,揭示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在企业产品或服务中的市场力量体现;资源与能力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共同构成了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源泉。  相似文献   

4.
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应具备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和最根本的能力,它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各种能力要素按照一定关系联接而成的能力系统,能力要素可分为元素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和架构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两个层次,并能勾勒出一个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型.把制度创新能力作为构架能力,其他三个能力作为元素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国有企业竞争力建设的现状和制度问题,从制度创新角度来整合培育三大元素能力,可以实现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杨华峰  王学军 《求索》2008,(10):67-68
如何促进企业的持续有效成长是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指出企业关键资源、战略规划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有效管理能力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机制。并围绕以上关键要素探讨了培育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兼顾市场和公共服务的双重导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在廓清文化产业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由优势、能力、市场三个层面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对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检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目前经营城市中存在的外延扩张定位的不足,指出经营城市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并从城市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出发,指出培育城市主导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其它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光成 《湖湘论坛》2005,18(4):41-42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关键,本文正是以阐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和特点为逻辑起点,进而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且探讨了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刘琼豪 《前沿》2008,(2):38-41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其具有价值性、独特性、稀缺性、途径依赖性、延展性等特征,企业伦理由于具有核心竞争力以上五方面的特征,因此,企业伦理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由于企业伦理能够增进核心竞争力其他力量要素的强度,因此,企业伦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其他构成成分不同,它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核心竞争力其他要素的力量源泉。可见,企业伦理具有核心竞争力蕴意。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产业是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有好的创意,建立能够激发创意资源的组织体系,要有完整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1.
张玉柯  杨少亮 《人民论坛》2012,(35):172-173
全球化时代,提升一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于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整体实力偏弱、竞争能力较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文章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要素、企业发展要素、竞争对手状况、政府要素竞争力等五个角度全面阐述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花建 《湖北宣传》2007,(1):20-22
上海著名学者花建在湖南就文化产业发展根本性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内涵以及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与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政府职能部门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等,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演讲,我们特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国家治理现代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动改换了中国的政治生态,构成中国共产党崭新的执政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内涵着党执政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建设,既要考量政党自身的发展,更要考量国家建设的规律,党的执政能力要素与国家建设规律是内在统一的关系。科学、民主、法治是世界现代潮流的集中体现,党的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应该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实现现代化对接。  相似文献   

14.
顾松 《桂海论丛》2001,17(5):43-45
核心竞争能力是近年来在国际企业界兴起的一个全新的经营理念 ,其对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主要特性以及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完善而高效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使其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中心,必须实施要素提升战略、资源整合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品牌提升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和区域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代表微语     
正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应立足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加强学习借鉴,进一步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机制和合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建议:鼓励创新创造,促进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业态,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升级,鼓励"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化的视角而言,全球青年文化和青年身份的概念应由文化产业、参与其中的各国青年以及青年亚文化等要素构成,且这些要素均有其自身的意义与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全面了解青年文化和青年身份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包括这些议题的具体内容,还应解释为什么这些议题对了解青年文化和青年身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文化国力论思想的提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新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世界范围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创造我们的文化名牌产品,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文本中广泛存在定量要素,不宜将其完全作为构成要件要素或者决定犯罪成立的客观处罚条件加以对待。客观归责理论为界定定量要素的体系性地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规范保护目的和构成要件效力范围这两个规则划定了基本构成要件的不法内涵。若定量要素可以归责于基本构成要件行为,则意味其可以被还原成为构成要件要素;若定量要素不能归责于基本构成要件行为,则依具体情况分别成立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结果、客观处罚条件、基于刑事政策考虑而规定的定量要素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测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毅 《求索》2007,(2):39-41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它既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它表现为文化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的组合。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精神性来看,它表现为公众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高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对一个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有一个完整和准确的测度,又是至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