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程琦 《犯罪研究》2007,(2):63-72,80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渐行渐进,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日趋猖獗,对世界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主要形式有:走私贩毒、非法移民贩卖人口、国际恐怖、洗钱交易、侵犯知识产权、军火走私、海盗、互联网络犯罪等。近年来,菲律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加强与东盟亚洲国家及国际组织紧密合作的同时,通过加大内部执法力度、配合外部国际合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一、涉黑组织犯罪主要盘踞和危害城市涉黑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为严重的有组织犯罪形态,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一并,被联合国大会宣布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在我国,纵观各犯罪态势,涉黑组织犯罪可以说是其中发展最快,给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秩序破坏最大的一种恶性犯罪。这种犯罪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就一直处于持续高峰期。虽然经  相似文献   

3.
曾春波 《法制与社会》2010,(34):180-181
当前贩卖毒品犯罪发案不断增多,在涉毒犯罪中成为“一枝独秀”,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本文试分析贩卖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案件多发原因、司法机关打击难点,并从司法合作、基层管理、宣传教育、创造就业机会、修改量刑幅度五个方面提出打击和预防贩毒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危害极其严重的犯罪活动形式,黑社会组织犯罪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一起被联合国宣布为当今人类的三大灾难性犯罪。面对黑社会犯罪的严峻挑战,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对策,国际社会共同治理跨境跨地区的有组织犯罪也积累了若干宝贵经验。因此归纳总结意、日、美等国的经验性做法,尤其是其处罚黑社会犯罪的规律,对合理运行我国刑法机制,有效应对中国大陆地区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贩毒犯罪,是污染社会风气、毒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曾明令严禁鸦片烟毒,取缔所有烟馆,收缴烟毒烟具,严厉打击贩毒犯罪,一扫百年多来烟毒泛滥成灾的状况,使贩毒犯罪濒临销声灭迹。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国际、国内一些贩毒分子以为有机可乘,又大兴贩毒之风,使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基本禁绝的贩毒犯罪又有了死灰复燃之势,吸毒现象也已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这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  相似文献   

6.
郭卓屏 《法制与社会》2010,(18):90-90,105
自2006年以来,增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形式也由过去的小偷小摸向抢劫、抢夺、伤害、强奸、贩毒等恶性犯罪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危害社会治安,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未成年人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健康成长?这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作了简要的总结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法人犯罪的再探讨方明目前,法人犯罪愈演愈烈并呈现出新的态势。犯罪已由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扩展到渎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环境等新领域;大案要案增多,技术性、欺诈性、跨国界犯罪明显增加,危害后果极为严重。惩治法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涌现,居高不下,并有逐渐上升趋势,且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等特点。有人曾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危害之大,影响至深。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试着从审查批捕的视角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未成年人犯罪,挽救失足少年。  相似文献   

9.
关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也是跨国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 ,具有结构更加严密、能在国际范围内更加迅速调集资金等特点。不同的历史时期 ,跨国有组织犯罪因经济、社会、文化变迁有不同的特点。近几年来 ,国际恐怖主义及国内分裂势力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联系日趋紧密成为新的动态。基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复杂性及危害性 ,从国内方面来讲 ,需从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入手加以控制 ,就国际社会来讲 ,各相关国际组织及各个国家集团或地区性组织均应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视角下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有组织犯罪愈演愈烈,因其特有的组织结构、犯罪方式以及社会危害,这种犯罪的能量绝非自然人个人犯罪的简单相加,它有着单独犯罪不可比拟的破坏力,已对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它作为目前公认的犯罪最高形态,被列为世界三大灾难之一.特别是在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跨国有组织犯罪正呈现出不断增长和日趋复杂的势头,在这种现实压力下,2000年11月15日,联合国大会第55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以全球化为视角,提出了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新理念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碹  卫晓菲 《政府法制》2008,(17):46-46
作为当今严重的世界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甚至有学者将其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一起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而言都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跨国犯罪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 2 1世纪 ,能否有效控制跨国犯罪 ,直接关系到国际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 2 0 0 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适应国际社会控制跨国犯罪需要的产物 ,是国际社会以国际合作手段对付跨国犯罪挑战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也是现代国际法的重大发展。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双重影响展开并着重探讨2 0 0 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所构建的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法律机制及其对 2 1世纪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政法学刊》2015,(5):35-41
广东是全国打击制贩毒斗争的主战场,在促进全国禁毒斗争根本好转中发挥扭转形势的关键性作用,但是广东一直以来对制贩毒犯罪问题理论研究不足,理论研究人员和机构严重缺乏,禁毒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并运转机制不完善,情报体系建设处于初始阶段,对制贩毒犯罪的鲜明特征认识肤浅。这些因素严重掣肘广东省治理制贩毒活动的深入开展、巩固已取得成果。广东的制贩毒严重区域向省内外的扩散,制贩毒活动改变了活动地点与形式。结合近期我广东省开展的重灾区整治取得的初期成果和制贩毒犯罪鲜明特征看,构建和完善广东省治理制贩毒犯罪的立体防控体系,动员全社会参与,才能实现真正实行全民禁毒,根本解决治理制贩毒问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各国人民热切企盼新的世纪世界能够持久和平与繁荣。但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国际恐怖主义、非法贩卖武器、非法移民、拐卖妇女儿童、洗钱、走私、贩毒、海盗等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也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组织化、智能化的趋势,严重危害国际秩序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严重的国际公害,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威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跨国有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相似文献   

15.
腐败与洗钱是国际社会的两大公害。以往,洗钱多与贩毒、走私、黑社会相关联,但近年来,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日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又极具危害的新型犯罪,我们称之为"腐败洗钱"。以"加强对腐败洗钱的防控作为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为切入点,确立一条"把腐败与洗钱结合起来研究,通过控制腐败洗钱来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作为一种新思路,将会对我国的反洗钱斗争和反腐败制度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法制是民主、繁荣及长期稳定的基础,而跨国有组织犯罪破坏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侵犯国家利益和民主利益,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对于处于变革中的东南欧国家而言,跨国有组织犯罪成为阻挠这些国家发展的毒瘤。跨国金融、贸易的发展为有组织犯罪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依附形式和组织成员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的社会失范和社会控制力弱化,腐败的大量滋生,而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刘晓娟 《法制与社会》2013,(24):256-257
行为人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被称之为网络犯罪。网络犯罪这一现象是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犯罪必然有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诈骗犯罪以及网上贩毒将发展迅猛,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将不断增多。对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刑事立法及国际间的司法合作等措施予以防控。  相似文献   

18.
邵小波 《法学杂志》2003,24(1):61-63
一、香港与内地洗钱罪立法概览香港《贩毒 (追讨得益 )条例》于 1 989年 9月 1日制定实施 ,将洗钱罪包括在毒品罪中。《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是目前香港政府惩治有组织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主要法律之一 ,分别以 1 994年第 651号法律公告及1 995年第 1 57号法律公告通过公布。制定法上的有组织犯罪包括 1 2个条例中所规定的罪行。洗钱罪在《贩毒 (追讨得益 )条例》 ,亦称协助他人保留贩毒得益罪 ,在《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中则称为协助他人保留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罪。洗钱罪伴随着日益猖獗的国际走私、贩毒、黑社会性质犯罪而产生并发…  相似文献   

19.
零星贩毒涉及面广,危害严重,侦查工作中难以收集和固定证据。毒品买卖双方的交易虽然频繁,但犯罪手段隐秘。打击此类毒品犯罪,对解决吸毒问题的作用如釜底抽薪。因此,重视和研究零星贩毒,是禁毒工作中"打零收戒"的重要举措,我们应当加强违法犯罪预防,合理应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规范证据收集,全面提升侦查的能力和水平,从源头上堵塞毒品流入。  相似文献   

20.
在毒品案件侦查及多年的禁毒实践中,各级禁毒部门越来越感到传统的禁毒措施已是力不从心,要真正遏制毒品蔓延、买卖与贸易,各级执法部门、禁毒部门的合作必须包括对贩毒资产的调查和没收,追缴贩毒非法收益,从经济上摧垮贩毒分子及贩毒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摧毁他们的经济基础和敢于冒险的犯罪心理。不少毒品犯罪分子并不惧怕被捕入狱,因为,这样虽在一段时间内其人身自由被限制,其犯罪集团的力量被削弱,但一经出狱他们仍拥有巨额资金以供享受甚至东山再起。因此,查缉毒资、打击洗钱犯罪不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