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开始,越南陆续向苏联和东欧国家出口劳务。9年来,一共向这些国家输出了20多万劳工。如今,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不景气,加上这些国家政局发生变化,因此,越南劳工的境况也就今不如昔。工作、待遇和生活在苏联和东欧国家,越南劳工大多数被安排在生产条件比较差的单  相似文献   

2.
苏联入侵阿富汗已三年半,当前军事斗争仍处于僵持状态。但去年以来,特别是去年11月苏联新领导安德罗波夫上台以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活动增加。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政治解决“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当前阿富汗形势究竟如何?军事斗争和“政治解决”仍面临哪些问题?均为各方所关注,本文试就此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3.
苏联人民赢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苏联政府和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结果,也是世界一切正义力量向困境中的苏联人民提供援助的结果。战争期间,苏联囚犯这一特殊群体或参军入伍拿起武器跟敌人厮杀,或参加国防工程建设,或在工厂车间生产、制造武器弹药,或从事粮食生产、木材采伐、矿井作业,以其特殊的方式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经互会成立39年来,在促进成员国的经济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合作机制日益暴露出不少矛盾和弊端,同当前形势已不相适应。在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推动下,经互会第43次会议决定采取新的改革措施。然而,要使这些措施真正付诸实施,尚需解决不少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6.
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起步较早,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探索和试验过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积累了经验,总结了教训。自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以来,特别是1987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后,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全面改革”和“加快改革”形势的影响与促进下,继60年代中期的第一个改革高潮之后,又出现了第二个改革高潮。当前,东欧各国的改革形势比较好,不少国家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并在一些领城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当前正在根据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改革的新构想或制定改革的新钢领、新方案和新措施。他们在经济改革中取得的经验教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的想法与做法很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现根据各国报刊材料和一些经济学家的谈话,对此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苏联为了实施国民经济总战略和寻求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一直在酝酿并制订发展农业经济的新战略。1982年苏共中央5月全会通过《1990年前苏联食品纲要》及六个有关农业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此项工作已告结束。这些文件反映了新的农业经济战略的基本内容。从各方面材料看,新战略的特点是重视生产效率。同过去“大幅度增加投资”的农业经济战略相比,“重在效率”的新战略,较为符合苏联当前的国情国力。新的农业经济战略,是关系到整个八十年代苏联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大问题。勃列日涅夫说,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可靠地保障全国居民的食品供应,“不仅是一项头等重要的经济任务,而且是迫切的社会政治任务”。苏联新领导安德罗波夫在庆祝苏联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说:实现食品纲要是“头等重要和刻不容缓的任务”。可以预料,新战略实施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每况愈下,苏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苏联由于推行全球“进攻性战略”在国际上的处境十分孤立,这是戈尔巴乔夫提出对外政策“新思维”的国内外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现在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苏联领导能否把这种“新思维”化为具体的行动。能否真正地同有关各国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10月8日举办“东欧经济转轨研讨会”,邀请在京有关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就东欧国家经济转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与会者普遍认为,东欧国家实行经济转轨3—4年以来,虽进展的情况不一,但各国(除斯洛文尼亚外的原南斯拉夫四国不包括在内)大体上已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取得初步成果。 (一)经济短缺现象得到缓解,市场供应开始改观。计划经济时期,所有东欧国家几乎  相似文献   

10.
书讯     
2010年10月,由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等组织编写了《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一书,基本上阐明了苏联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便于国人了解一个真实的苏联。1989年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接着东欧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垮台,最后苏联于1991年年底发生剧变: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原苏东国家剧变后的20多年在转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是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正在深化改革的中国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又由陆南泉等组织编写了《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一书(苏联真相姊妹篇),16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2012年8月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定价246元。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问题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印度从一度严重依赖进口粮食的国家转变成为粮食自给有余,基本解决了八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值得总结和研究。一、印度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印度近代农业可大致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900年到1950年,这是计划前时期。  相似文献   

12.
联邦德国正积极谨慎地调整其东方政策,核心是利用当前形势的“历史性机会”,增强其国际地位,为最终解决德国统一问题创造条件。西方国家对此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牵制;苏联的态度则有利用和限制两面。今后的基本走向是:在西方联盟内争取更大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同苏联的经贸合作,换取苏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让步;加强对东欧的“怀柔政策”,逐步瓦解东欧集团;在发展两个德国关系和推动解决德国问题方面有可能采取某种“突破性”举动。  相似文献   

13.
1983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两大显著变化。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渡过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困难亦略有好转。西方国家领导人和经济界虽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对于经济回升的前景仍然忧心忡忡,而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摆脱经济困境,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1985~1991年苏联、美国与东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喧嚷一时的北约东扩已实施了两轮,其新增成员国已覆盖了原华约大多数国家。本文试图详细梳理和分析1985~1991年间苏联和美国对东欧的政策,阐述在东欧国家政治剧变的同时,其安全政策的根本性转向,从而揭示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  相似文献   

15.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政治思维”,简称“新思维”,其内容正不断扩展,目前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在对外政策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新思维”的内容苏联的“新思维”是1986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在“完全销毁核武器声明”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其含意是要用新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用新的办法解决国际关系中的问题。用戈尔巴乔夫的话来解释,是要“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国际生活一系列关键问题”,要“根本摧毁对外政策的许多传统的看法,摧毁传统的政治思维,摧毁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对各个国家的防御与安全及国际安全问题的传统看法”。从苏共27大开始,苏联领导  相似文献   

16.
东欧国家10年政治体制转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9年至今,整个东欧国家实行政治经济变革已走过10个年头.在政治转轨方面,虽然各国发展极不平衡,但它们的政治体制已一改日貌.可以说,所有东欧国家都基本确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即实行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制.由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在具体体制上千差万别,东欧国家的现行政治制度在具体体制上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政体方面,东欧国家都实行内阁制,但各国政府(总理)的产生方式及其权限,立法机关组成的类型及其权限,以及总统的产生方式、任期和权限等都各不相同.另外,虽然大多数东欧国家现行政治体制已开始正常运作,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政治转轨方面,特别是要使现行政治体制完全成为西方式的"民主体制",整个东欧国家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同整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相比,已有明显的好转。迄今,西方国家经济复苏已有三个年头,第三世界多数国家经济回升已有两年,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也开始扭转了停滞不前的趋势。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探索今后五年的新动向,对我国在“七五计划”,期间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阿富汗战争已成为苏联的一个“流血的伤口”。苏联一再作出“松动”的姿态,反映出它急欲从阿富汗脱身的意图。苏联现在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按照联大决议,立即从阿富汗全部撤军;二、增兵强化战争;三、边打、边谈、边撤。看来,苏有意选择最后一个方案,其实质是要以小的让步,谋求有利于苏联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原苏东地区经改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杨斌激进改革路线的巨大恶果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后,普遍采取了激进的改革路线。新执政者崇拜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但是,对于经济制度变迁的复杂性和风险性缺乏认识,认为只要全面效仿西方经济模...  相似文献   

20.
吉尔吉斯斯坦变局表明,独联体内部的新一轮“民主化”浪潮继续上涨。这是继苏联解体之后,原苏联国家确立新国家身份的延续。如果说,苏联解体解决了这些国家“离开谁”的问题,那么“色彩革命”则将解决“靠近谁”的问题。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独联体产生重要冲击。一系列“色彩革命”之后,格鲁吉亚、乌克兰等独联体“民主先锋”的角色、立场将发生重要变化,独联体内部因“民主化”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威信可能继续下降,独联体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