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冤案是如何发现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意义上的冤案是终审判决有罪,但实际上被定罪人未实施被认定的罪行的案件。以云南杜培武"故意杀人案"为代表的43个冤案进入再审程序的过程表明,我国刑事冤案的发现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冤案申诉筛选机制没有很好地起到筛选冤案的作用。因此,应该在对国外三种申诉筛选模武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设立独立的申诉案件复查委员会来统一受理、审查和筛选冤案申诉。  相似文献   

2.
<正>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9条的规定,在我国,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以下三种: 一、各级人民法院院长院长具有开始审判监督程序的权力,即刑诉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的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的这条规定不在于说明院长有权提起再审程序,而在下说明有权提起的是审判委员会,因为院长本身无权决定再审与否,要由审判委员会委员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决,而院长本人属于委员之  相似文献   

3.
重构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蔚茹 《中国律师》2000,(12):77-77
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种特殊的审判程序,是指由具有审判监督权的法定机关提起,或者由当事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再次审理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也称再审程序、这一程序的宗旨在于纠正已经生效但错误的的裁判。是受到不公正裁判的一方当事人获得申诉机会的最终补救方式,其价值在于“有错必纠”,在于败诉方当事人在经过终审程序后,仍有希望得到公正的裁判,在于促使法院的裁判能够达到最公正、最合法。但是司法实践表明,审判监督程序由于其立法上的不完善和体系上的欠缺,使得该程序在运作过…  相似文献   

4.
刘计划  李大伟 《法商研究》2004,21(3):138-144
最高人民法院于 2 0 0 1年 12月 2 6日、2 0 0 2年 9月 10日公布的两个司法解释 ,对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增强了再审的可操作性。其中许多规定体现了现代诉讼理念 ,具有进步意义 ,但有些规定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审判监督程序由职权监督程序改造为权利救济程序 ,并改称为再审程序 ,还应对再审程序继续进行改革并加以完善 ,以充分发挥其救济冤错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并于2008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有七个条文,涉及到申请再审管辖、再审事由、申请再审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期限等内容。本文通过对审判监督程序的思考和总结,阐述了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的关系;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设计理念以及其与审判独立原则的关系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民法院实行立审分离后,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贯彻实施新刑诉法、新刑法遇到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对按新的审判方式开庭审理刑事再审案件的有关问题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拟就此类问题谈谈拙见,以求抛砖引玉.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应正确区分复查与再审.二、审理刑事公诉再审案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再审开庭的范围;(二)再审开庭地点的选择;(三)申诉人、被害人参加庭审诉讼问题;(五)举证责任问题;(四)新刑法、新刑诉法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审判机关错误判决和裁定的补救,我们立法和司法机关设立了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它是挽救法律尊严和权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对完善我国法律制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几年审判监督程序的实施情况来看,受我国立法和司法某些地方不完善因素的影响,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作用在我国的部分领域没能充分发挥,不但影响了法律的正确实施,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起到反作用。审判监督程序是认为制定的用于纠正性的制度,难以摆脱人类制定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如何促使审判监督功能的发挥,实现良好的依法依法纠错是司法和立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审判监督程序实施的基本情况出发,经过分析研究对怎样完善审判监督程序,规范监督机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叶俊青 《法制与社会》2011,(18):133-133
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是指在刑事诉讼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作为客体的程序对主体依照其内在需要和目标所作努力给予的满足。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刑事审判监督的重要职能,必须更新执法思想,转变以往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不断拓宽程序监督的渠道,全面掌握刑事审判活动的情况,从中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都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法律条件也在不断的成熟。民事审判监督,就是更好的完善我国的法律,保护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实行监督程序也是以公开公正的态度面对大众。同时它的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本文就主要针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多数持建立再审之诉的观点。文章在理清相关概念后,从再审的功能及启动主体两方面着力论证了向再审程序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赵宏伟 《法学杂志》2003,24(3):31-32
审判监督程序是二审终审后的特别程序 ,其发动过程不似一、二审那般单纯 ,法律上也未对撤诉权作出明确规定 ,由此决定了该程序撤诉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韩晓星 《法制与社会》2010,(25):132-133,135
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立是对审判机关错误判决和裁定的法律救济手段,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一些问题,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在我国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到了法律的正确实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本文期望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明确提起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事由、改革人民法院启动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完善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最终实现发挥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再审制度的渊源、弊端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寻我国再审程序的制度渊源 ,有利于总结过去 ,展示未来。现行再审制度在再审程序的启动、时限、再审理由设置 ,以及再审管辖等诸多方面存在弊端 ,亟需改革。应该以总体建立有限再审的法律制度模式 ,以关注当事人申诉权为重点 ,并注意借鉴两大法系现行合理的相关制度 ,认真构建再审之诉。  相似文献   

14.
易显书 《政法学刊》2002,19(6):55-57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对于“一审量刑畸轻,或者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案件,在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情况下,二审法院的做法是先裁定维持原判,然后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对被告人加刑,以免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其根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五项规定。但是,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对被告人加刑不仅不是对“上诉不加刑”等法律原则的遵循,反而是对这些法律原则的破坏,加上本身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该司法解释因而应当被废止。  相似文献   

15.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和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具体包括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审判活动、第二审审判活动是否合法以及对申诉案件的审查监督.  相似文献   

17.
左菲 《法制与社会》2011,(2):125-126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本是一项特殊权利救济程序,但在我国却几成与一审二审无异的普通程序。究其原因,当归于具体的程序制度设计。然而一项法律制度的设计必有其立法理念的指导。本文从法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制度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引发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革和完善 ,就要对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西方国家既判力理论、避免双重危险理论等原则中所体现的有益价值观 ,也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在构建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加以吸收。通过研究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基础 ,推动刑事诉讼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刑事再审制度 ,努力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理性反思与改革之价值趋向 根据诉讼法有关理论,程序法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又称目的性价值,体现在程序的公正、自由和效益上;外在价值又称工具性价值,是指实现民事诉讼程序外在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相似文献   

20.
审判监督程序的确立,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分析审判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该程序提出一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