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4月下旬以来,在农五师八十七团团部附近连队的制种玉米地里,每天活跃着一支由十几名女子组成的支农队伍。她们每天早出晚归,为团场职工解放玉米苗,被职工们戏称为"女子别动队"。这支队伍的"队长"名叫唐定菊,是位退休职工。当她看到近几年来,团场制种玉米面积逐年扩大,而职工们常常为  相似文献   

2.
正"种植养殖两不误,劳务家务同兼顾,进厂务工能致富,走出家门奔康路"。这是四师七十一团六连职工的真实写照。连日来,在连队办公室,职工们正忙着领取订单作物兑现款。"看到没有,我在连队指导下种植的150亩甜菜收入近20万元。"兑现处,职工桑建民告诉笔者。据了解,去年六连种植的制种玉米、甜菜和高粱共为职工发放兑现款1067万元。在农业大丰收的同时,六连在促  相似文献   

3.
<正>一大早,职工张国同就来到"职工书屋"要借阅《玉米高产管理技术》。不一会,职工王纪勇也来了,他要借本羊只繁育改良的书籍。王纪勇一边翻着书架上的书,一边说:"这两年我在这里可学了不少养殖技术。瞧我的羊,不是全连最多的,但我敢说是全连最棒的。"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三连"职工书屋"有书籍1000余册,光盘百余盘,书架上种植养殖类、科普生活类、家庭教育类、电器维修类……一本本适合职工"口味"的实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今年,四师六十一团除了接好田+棚+园十牧+禽+机的多元增收的产业链外,还注重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宽范围拓展"田外经济"增收渠道。今年,该团还投入专项资金为职工多元化增收提贷款,使900多户种田职工加入到万畜精养、自营经济,万元利润园、设施林果业、生态家禽养殖的多元化增收热潮中来。六连职工王春不仅种30亩制种玉米,还享受团里多元增收优惠政策,买了一台果园旋耕机(林果王),今年6月,他趁着制种玉米抽雄前的空闲,到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农二师三十四团承包枣树的职工心里甜蜜蜜的,因为今春他们从外地取回的"真经",已让一棵棵枣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全团种植红枣6万亩,其中有近2.5万亩幼树初结果,总产达到3000吨,总产值在5800万元以上,年收入上4万元的职工达到700余户。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三秋’我家老公在外开车,我自己照样把制种玉米交了,棉花也采摘了2遍,交了3吨多花,像我这样的‘娘子军’在咱四连还不少呢!"农四师六十二团四连职工杨淑蓁乐呵呵地对笔者说。该团四连妇女积极投入到"三秋"工作中,发扬姐妹牵手互帮互助的精神,无论是制种玉米收割、剥苞叶、脱粒、晾晒、交售,还是棉花地里采摘棉花、装车交售,每一项工作都少不了妇女们的身影,这些妇女成为该团秋收战役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娘子军"。职工刘雪琴的丈夫因一次车祸,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到霍尔果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在团部买了新楼房,明年再买辆小轿车,以后出去游玩就方便多了。"赵洪琼开心地说。今年40岁的赵洪琼是农四师六十一团农一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丈夫张宝林也是农一连的职工。15年前,小两口在连队承包了30多亩白地,种植玉米、油葵,除去各项成本每年的收入不到5000元。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0,(22)
<正>人是要有理想的,这是人之超越性的表现。要实现理想,就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做一棵向上冲的玉米",是我的座右铭。用"向上冲"这个词,是因为我所选育的紧凑型玉米叶片都是向上冲的。从选择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研究的那天  相似文献   

9.
<正>2月18日,在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七连职工刘燕的家里,刘燕正忙着给牛添加粉碎好的玉米精饲料。去年,刘燕贷款7.2万元买回8头生产母牛,现在已发展到10头。刘燕说:"我们两口子身体都不好,我去年做了两次手术,丈夫有高血压、心脏病,不能干重  相似文献   

10.
又闻炊烟     
那年金秋,天空像洗过一样格外地蓝。广袤富饶的田野里,瓜果飘香、五谷丰登。骑着自行车在城郊体验乡村风情,别有一番情趣!眺望远处,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一个个玉米苞穗被"神奇的手""摘"下来,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收割机的拖斗内,一棵棵秸秆随即被粉碎后均匀地洒落在田埂上;紧接着,悬耕犁把土地翻了两尺多深,秸秆被埋入深土中。刚才还是秸秆与杂草横七竖八散乱的地面,转眼之间就被软软的黑土所覆盖,就像给大地罩了一件新装。  相似文献   

11.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一连工会积极引导职工调优种植结构,鼓励种植订单作物,有效促进职工增收。这个连去年成功试种制种玉米1086亩,滴灌打瓜4036亩,仅此两项收入,实现产值688.11万元,占大田种植业总产值的64%,实现职工增收54.3万元。今年,连队又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制订了优  相似文献   

12.
农四师六十二团十二连职工拧成一股绳,团结互助奋战三秋,成为今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三秋工作中,该团十二连工会、妇联,组织连队女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妇女110名,组成女子支农互助队,投入到剥玉米皮工作中,有效地解决了秋季劳力紧缺的现状。今年由于受冻害影响,该连制种玉米重播了2000余亩地,造成  相似文献   

13.
正黄德强是九师团结农场一连的一名普通职工,1991年参加工作,多年来,他坚持学科技、用科技,带头推广应用新技术,成为团场职工致富带头人。近年来,黄德强承包土地近90亩,种植甜菜、番茄、制种玉米等,他大胆尝试新品种,大胆运用新技术,产量年年提高。2011年他承包了70亩甜菜地,当团场推广甜菜种植新技术"双  相似文献   

14.
"尤其是丁权,他自己也种地,和我们一样。像水上面有个啥事,啥该卖了?行情咋样?贩子给的价行不行?他都特别操心。豌豆、玉米、南瓜一下来,都是他把贩子带到地里来,让我们商量价格赶紧卖。"1月9日,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宋洪华涛涛不绝地说着,改革之后,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两委"和职工的利益挂钩,作风发生转变,给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1月20日,九师一六七团总工会邀请农业专家为"冬闲"的职工授课,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农业新技术培训班,。授课专家结合该团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将农业产业理论和农业新技术融合在一起,对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及管理新技术进行深入的讲解,并一一解答职工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培训内容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通过这次培训,我掌握了许多农业新技术,我会按要求用到实际生产中,争取高产创收。"七连职工易新云说。  相似文献   

16.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农四师六十一团出现的四大喜事给职工们带来了实惠。剥玉米皮不犯愁了。今年,该团种植制种玉米2万亩。“三秋”一开始,团里就安排机关等11个非农业单位人员到连队帮助职工剥玉米皮。哪家要剥制种玉米了,职工们只需一个电话,连队干部就提前通过团党办室帮助他们联系好劳力,职工们再也不用为剥玉米皮犯愁了。收储速度快了。以往,制种玉米的烘干、晾晒困扰着团场种植户。今年,该团与沈阳隆迪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屯玉种业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40万元,引进制种玉米烘干机,一天可烘烤200吨,缩短了制种玉米露天放置的时间。测量水份方…  相似文献   

17.
正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最鲜明的特色。一棵棵"树",是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缩影;一棵棵"树",用绿色托举起贵州奇迹。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最鲜明的特色。在贵州,关于"树"的秘密,你知道多少?赤水有棵"常青树"——竹子。  相似文献   

18.
春天的阳光刚刚洒满农家小院,农八师一三三团民族九连农工武胜芬家宅院中的一棵棵苹果树就已绿意葱葱,充满生机。住房掩映在棵棵苹果树中,乍一看去,仿佛是世外桃源。武胜芬说:“危旧住房改造,让我实现了住新房的愿望。” 危旧住房改造,让该连拆旧房建新房,使该团农工的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变。相当一部分职工还住上了小二楼。在危旧住房改造之前,这是农工连想也不敢想的。  相似文献   

19.
汪金友 《实践》2007,(7):48-48
内蒙古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自治区种业十强、内蒙古种业十佳诚信企业。九丰种业与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五国专家服务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该组织每年定期选派育种专家指导九丰种业玉米育种工作。目前九丰种业已有"九玉一号"、"九玉二号"、"九玉三号"、"九玉四号"、"九玉201号"等品种通过审定。科研技术实力雄厚,已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格局。在阿荣旗,九丰种业已累计落实玉米杂交种生产田12万亩,项目区农民获得纯收入4800万元,推广优良品种2400万公斤,农民可增产粮食72000万公斤,增加纯收入720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周居霞  金山 《实践》2008,(9):31-31
在兴安大地上驱车飞驰,车窗外田野里的玉米秧苗绿油油的,生机盎然,一望无际。同行的兴安盟组织部金山科长说:这几年兴安盟的农民都愿种内蒙古丰垦种业公司生产的丰垦3号玉米种,这品种生长期短,亩产比当地品种增收200斤,秸秆还能青贮做饲料。农民们都称这种子的发明人徐万陶为"财神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