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葡两国政府经过友好磋商,决定于一九八六年六月最后一周在北京开始就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举行会谈。 早在去年五月,葡萄牙前总统埃亚内斯访华期间,中葡双方已就通过谈判解决澳门问题之事取得一致意见,同意于近期内通过外交途径就解决澳门问题举行谈判。 据此间有关人士谈,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澳门问题是中葡两国之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37)
1979年2月8日,中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双方就澳门问题达成原则谅解,肯定澳门是中国领土,目前由葡萄牙管理,适当时候通过两国友好协商解决,解决之前维持现状。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在接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指出,“澳门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一国两制”。1986年6月30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第一轮谈判在北京举行。双方再次确认中国对澳门拥有主权。没有主权之争,是中葡谈判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最大的区别。1987年4月13日,经过9个月共4轮的谈判,中葡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  相似文献   

3.
林海 《瞭望》1987,(13)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已圆满结束。两国政府于三月二十六日在北京草签了《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指出,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对澳门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这是继《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后,又一值得庆贺的历史事件。它解决了中葡两国之间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使我国在消除民族耻辱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中又迈进了一步,也为中葡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在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意味着葡萄牙在澳门400余年的殖民管冶历史的结束。同时,“‘九九”回归将给中葡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几乎是葡各界有识之上的一致看自1987年4月间日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并于1988年1月15日生效起,澳门就进入了政权交接前的过渡时期。以1993年3月对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为界,至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正式恢复行使主权的这一阶段,又称为后过渡期。澳门过渡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和中文官方地位问题,档案移交、资产…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5,(23)
中葡友好合作的成果──郭东坡谈澳门国际机场本刊记者新华社澳门分社前社长郭东坡就澳门国际机场向本刊记者发表谈话王辉摄澳门国际机场的修建成功是澳门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葡两国在澳门后过渡时期合作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前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郭东坡在离任之...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和”取和偕、和睦、祥和、和平之意,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取融合、结合、联合、合作之意,指不同性质间各要素的融通。“和合”联用,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不同文明间多种并存的、矛盾的,甚至是对立因素的冲突、融合、协调、结合、统一,以及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新生命、新事物、新结构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五月的北京香山,百花争艳。其中最鲜艳的一朵是和平之花。 参加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的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非洲、美洲、欧洲的各国青年,在香山之麓举行的“青年在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讨论会上,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让我们和睦相处 在讨论会上,各国青年本着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和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37)
中国人提及澳门,往往与香港相提并论,如“港澳同胞”、“港澳事务”。确实,澳门与香港有不少相似之处。“港”字不难理解、港即港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澳”字之本意是”海边穹肉可以传好的地方”,也是港口的意思。_澳门和香港都是中国的港口城市,但澳门有自己仅特殊的历史。这极特殊的历史造就澳门特殊的今天。“人所共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在内的香港地区)是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头号强国——英国靠坚船利炮打斗了大清帝国,而强占去的;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比英国人占据香港早了…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英、中葡两国关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持香港、澳门原有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世界近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怎样才能使香港、澳门主权顺利回归、平稳过  相似文献   

10.
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成功地结束了对我国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埃亚内斯总统在抵达北京后表示期望“这次访问将是葡中两国接近的高潮,并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开辟新的前景。”访问结果表明,总统的这一期望实现了。 埃亚内斯总统这次访华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葡两国的双边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双方同意于近期内通过外交途径就解决澳门问题举行谈判。这无疑将会推动中葡友好关系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1999年12月19日午夜,中葡双方在澳门举行隆重的政权交接仪式。本期出版之日———1999年12月20日,在政权交接仪式之后,举行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和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及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行政会委员、终审法院院长和各级法院法官、检察长和检察官的宣誓就职仪式。12月19日至20日,澳门和祖国内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珠海等城市举行了庆祝澳门回归的活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从此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继香港回归…  相似文献   

12.
向前 《瞭望》1998,(50)
1998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一周年。根据中葡联合声明,我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继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将宣告外国人占领中国领土历史的结束,洗刷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3.
还有十几天,澳门就要回归祖国了,这是普天同庆的盛事。“作为中国人,我当然感到非常高兴”,全国政协常委、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何鸿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虽然我的样子像洋人,虽然我有英、波斯、犹太及中国血统,但我却是地道的中国人”。对能参与澳门回归祖国的全过程,何鸿颇感自豪。回顾起草澳门基本法、筹备特区政府等各项工作,他认为“澳门回归的过程比较顺利,不像香港在回归过程中有那么多争拗和纠纷。中葡一直合作愉快、顺利。特别是在今年10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到葡萄牙访问,为中葡友谊写下了新的一页。前不久,澳…  相似文献   

14.
处理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决定特别行政区前途命运的首要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这主要体现在: 1、决定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批准中国政府分别与英国、葡萄牙政府就香港、澳门问题所签订的国际协议,即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2、决定实行“一国两制”,创立特别行政区建置。  相似文献   

15.
“妥协”与我国经济发展──兼论“和平、发展”两大主题与我国经济发展出路杨发荣在两种制度并存的“特定历史时期”,以“妥协”的方式协调两种制度的矛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与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国际间的联系、协调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杨木 《瞭望》1986,(36)
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于一九八二年六月成立之后,民柬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在每年夏秋之交,总要回柬埔寨巡视工作,并访问一些友好国家,然后参加联合国大会。人们把亲王每年的这种活动称为“和平之行”。严酷的抗越斗争,使亲王华发平添,而寻求柬埔寨的民族生存、促进东南亚和平与稳定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17.
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们对澳门的情况更加关心了。日前记者访问了澳门,现将见闻写出奉献给想了解澳门近况的读者。 在澳门,葡京酒店的娱乐场入口处,有一块广告牌上写着:“赌博无必胜,轻注好怡情,闲钱来玩耍,保持娱乐性”。这个广告可以作为观察澳门社会特色的一个窥视孔。  相似文献   

18.
一代伟人邓小平从历史和现实情况、从香港的平稳过渡与回归后的继续繁荣、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出发,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以这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同英国谈判,顺利地恢复了我国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的范例,这是对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因此,“一国两制”实乃当代的政治杰作。为什么这栏说呢?一、“一国两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字学说…  相似文献   

19.
刘洪 《瞭望》2003,(23)
约旦亚喀巴是一个阳光丰沛的城市,6月4日在这里举行的美以巴三方高峰会谈,无疑给持续了两年半的巴以冲突带来了一缕曙光,“路线图”和平计划也由此进入实施阶段。以色列总理沙龙、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在一些棘手问题上都表现了“善意”、并表达了对和平的承诺。这是过去三年中从未有过的积极现象。如果这种趋势得以继续,中东和平确实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4,(10):4-5,9
2000年9月,联合国举行“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各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一次盛会。这样的主题,自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这样众多首脑的聚会,必然引起人们对和平与发展的期望。然而,“9·11”事件震惊世界,阿富汗战争炮火连灭,巴以冲突血流不断……这一切说明,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