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应坚持突出公共性、公众性和公益性原则。其介入民生的领域以及介入的深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公共财政应当关注基本民生,并致力于改善基本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但不能包揽民生。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既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少收钱”,又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多拨钱”。公共财政在向民生倾斜时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深化改革、积极倾斜与合理提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登王振宇的文章指出,改善民生,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推进改善民生的实际工作中,有三种倾向亟须引起重视。倾向之一:大包大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正直面民生关切,践行民生承诺,贵州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奋力书写民生改善新篇章。盘点过去五年,贵州省委、省政府聚焦民生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2012年全省民生类支出2157.04亿元到2016年全省民生类支出3036.9亿元,贵州在民生领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兜住民生底线是发展重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精准化扶贫水平,才能有效改善民生。民生事务涉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以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内容,而且投资巨大,比如2012年贵州省完成各类民生支出达2157.04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8.4%;2013年计划投资550亿元为群众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实际投资70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8%。兜住民生底线是发展重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说:"要以‘马不停蹄’的步伐改善民生,采取  相似文献   

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从社会支持层面还是经济结构层面,它都给予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极大动力。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需求急剧膨胀,对政府保障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使民生问题日益突出。为此,需要对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等进行制度创新,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性保障。  相似文献   

6.
无棣县是一个财力相对薄弱的县,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12.5亿元。近年来,县委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展社会资金进入渠道,实现了学校校车全部覆盖、五保老人全部供养、群众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全部报销、特困家庭救助全部兜底、城乡环卫全部保洁,走出了一条以“五个全部”统筹民生建设的路子。无棣的实践证明,小财政也能办好大民生。  相似文献   

7.
马正其 《求是》2012,(3):27-28
民生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鲜明特色与集中体现。"十一五"时期,重庆从民生历史欠账多的市情出发,大幅增加民生投入,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从226亿元增长到921亿元,走出了一条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新路子。一、坚持科学理财,努力做大"蛋糕"公共财政规模不断壮大是实现民生财政的基本前提,也是发挥民生财政功能的坚实基础。近年来,重庆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  相似文献   

8.
张弥 《学习月刊》2014,(19):29-31
教育、就业、养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及国民健康、住房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是中国当前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期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公共财政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认识民生问题的现状,把握财政与民生问题的契合点,进而从财政上找准支持民生的政策策略,是中国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9.
付晓秋 《奋斗》2013,(2):19-1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任务。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引领着未来五年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教育投入长效机制,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占公共财政支出15%的比例。坚持向义务教育均衡化倾斜、向学前教育倾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岁末年初,记者走进京郊学校、廉租房摇号现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等单位,从所见所闻直接感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  相似文献   

11.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中强调的一个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事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6,(11)
正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黑龙江历史包袱沉重,民生欠债较多,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保民生,使广大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责任,像抓经济一样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我们要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为财政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培志 《世纪桥》2013,(12):11-13
"美丽社区"建设是当下提升社区建设质量与效益的有效契合,也是当前着力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的鲜活实践。以"美丽社区"建设推动基层民生的有序改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社区居民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出发。"美丽社区"建设所提供的综合创新平台不仅拓展了改善基层民生的思路,而且也丰富了改善基层民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朴范镇  孙虹 《新长征》2013,(1):44-4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年来,延边州把改善民生与促进增长、维护稳定紧密结合,着重解决好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特殊群体"三个群体"的实际困难,实现了从保障民生向改善民生的重大转变。通过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郑维伟 《企业党建》2012,(11):21-22
保障民权与改善民生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责任。民权与民生不可互相代替,但可相互作用。任何以改善民生为借口拒绝保障民权的做法,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原因很简单,若改善民生成为恩赐公民的慈善行为,民众只有仰人鼻息,感恩连连,而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若不能制度化、程序化与法治化,谁也难以保障改善民生的措施不会被抛弃,不会异化为小部分人谋利的工具。长此以往,人心难收,政治冷漠甚至暴力或非暴力反抗也将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8.
对一季度四川财经形势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描述,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其选择的建议以"工业强省"为契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三农"问题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消费环境为基础,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提高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以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一系列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理念.要理解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这一命题,必须从"人"的向度、"本"的向度和民生向度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其中,"人"的向度是理解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前提,"本"的向度是把握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重点,民生向度是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实践诉求.民生向度包括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现实路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根据十七大精神,我省政法系统响亮地提出了民生是最大的公务、最大的警务的理念。最近,不少读者致电致信本刊,希望对新时期政法工作如何提升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加强"三个环境"建设有更多的了解。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