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当代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推动了其生产力的发展,缓解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这不是资本主义合理性的印证,而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在这些重大变革的过程中,与其说资本主义自我肯定的因素在增加,不如说它自我否定的因素在增长,社会主义因素在生成和扩张。  相似文献   

2.
我们搞改革开放,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绝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在开放中批判地吸收和介绍国外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也绝不是意味着可以放弃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趋同论”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想学术思潮。它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和影响,就是以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理由,最终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宣扬“趋同论”可以看成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反映,对此必须予以抵制。  相似文献   

3.
赵曜 《瞭望》1989,(39)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道路。它没有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而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它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没有经历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是从新民主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的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发展的这“三步曲”,都不是任何人主观杜撰出来的,而是历史做出的庄重选择,它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人们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抹煞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从而否定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挑战。(一) 经典社会主义公式世所公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关于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应当把生产资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际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莫过于“过时论”。过时论者借口几十年来人类历史发展发生的新变化,借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借口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的挫折,极力污蔑马克思主义已经“失灵”、“过时”,宣称要以西方的什么“新主义”、“新思想”取而代之。这种论调,不是什么新货色,也早巳被人们批得体无完肤。近几年来,由于国际大背景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小气候的缘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经济学界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的讨论,具有深刻社会内容和长远历史意义。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是争个谁是谁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的研究,切实地寻找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发展经济的可行之路。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不是自封的,而是由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决定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并不是一句口号,也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揭示和论证中国经济矛盾,创立社会主义的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指导…  相似文献   

7.
究竟应该怎样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同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级形式的社会形态,是否就被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否定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揭露和批判,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一) 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确有巨大的发展。对此采取不承认主义一概加以否定,这不仅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利于我们对人民进行  相似文献   

8.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7,1(3):14-16
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因素,如合作经济、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三大差别的逐渐消失、征收高额累进税、资本社会化等为这个观点提供了佐证。准确把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以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学院哲学,而是一场与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的理论运动.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正确处理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种基本关系: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同时代各种思潮、理论的关系,以哲学史为中心的研究和以哲学家为中心的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冯旺舟 《学理论》2024,(1):24-27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围绕“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主题“,政治马克思主义”构建了“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在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社会运动和当代西方左派思潮的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近代西方学者的财产理论、当代西方左派学者的现代性思想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围绕资本主义起源、全球化、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超越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对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新强调和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重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涵深刻.意味深长,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一、科学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课题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既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抄来的,也不是从别国模式中搬出来的,它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依据国情,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认识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最科学的概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于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代,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比较发达的英国和法国为典型展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整个一生中,在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思索未来的社会主义将在哪里突破时,把注意力和着眼点始终放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是相继在俄国、中国这样一些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尤其是1989年——1991年间出现的苏东剧变和解体,以及本世纪末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难题,启发人们思考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还是误入歧途?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并结合社会实践,深入反思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也有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仍没有过时,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多,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减少的量变过程。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权状况的理论分析来看,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至少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第—,人权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不是自然的范畴.第二,人权的阶级观.在阶级社会中人权终将表现为特定社会阶级的特定权力要求.第三,人权的经济观.马克思主义并不一般地否定财产权的人权意义,而是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财产私有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不是泛指“中国的道路”,不是泛泛地谈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而是特指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的实质在于探索后发国家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即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的深层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学说、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运用和体现.它的意义在于,一是突破现代化只能走西方化或美国化道路的偏狭之见,破除了现代化只能移植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模式的思想障碍,彰显了不同于西方的多样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结合本国实际实现现代化的样本;二是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现实可能性,这种复兴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是寻求世界霸权;三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有力驳斥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现代性反思与批判,体现了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理性精神的深刻反省。马克思主义超越西方现代"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两种传统理性主义,以辩证"实践理性"揭示了资本及其世界历史的复杂现代性生成机制。马克思主义不仅开启了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现代性启蒙,而且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中,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期待与责任担当。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我主题化"提供了认知与规范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21,255(5)
庸俗社会主义正义观诉诸永恒正义原则批判资本主义,认为正义的实现主要是分配制度的改良而非消灭私有制的革命,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目的并非建立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形态,而是实现向小私有制的复归。马克思在批判庸俗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认为正义的性质不是源于抽象的永恒的正义观念,而是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现实生活的历史性规范;正义的主题不仅仅是财富和权利的分配,而是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合理化;正义的实现不是某种思辨正义观念的自我运动过程,而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变革现实的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8.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途径与战略问题,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地、普遍地关注。他们主张经过“总体革命”,“双重否定”,“日常生活批判”和“结构改革”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其理论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其理论虽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成熟,但它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论,探索了走向绿色社会的途径,从而对社会主义国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积极意义,为我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平衡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的要求,资本主义在自己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生成了种种的社会化的形式,出现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种种表现。那么,它的性质如何又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怎样呢?资本主义在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中是否在社会内部产生了社会主义因素呢?这是需要我们在这里进一步研究说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