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影响东北亚区域安全的关键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洁 《长白学刊》2002,(6):30-32
东北亚地区是目前世界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的区域之一。造成该地区国际关系十分复杂和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对该区域事务的深度介入,尤其是在我国台湾问题、朝鲜半岛北南和解、强化日美安保体制等区域安全焦点问题上,美国积极插手和干预其他国家内政,极力谋求美国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成为影响东北亚区域安全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郭拥军 《台声》2008,(11):19-20
5月20日,马英九正式成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台湾问题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两岸关系开始出现重大突破,美国对台政策也在基本政策框架内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3.
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时期.美国政府官员和政策专家对在此时期美国对台政策是否应当调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弃台论”声音的出现,引起了美国官方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弃台论”在美国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从现实来看,“弃台论”尚未进入决策层面.当前美国对台政策并未发生结构性变化,美国并没有放弃对台湾的影响力.未来美国对台政策呈现出总体框架维持不变、局部修正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并运用现实主义理论对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的政策进行剖析,探究出美国对西欧政策的真实动机。  相似文献   

5.
马英九上台执政后,美国对台政策的着力点由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转向正面评价台湾当局调整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的改善。美国的上述调整虽然有其现实的国家利益需求,但决策环境的变化也在对美国传统的对台思维和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四年,美国会继续发展美台关系,保持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力,但随着两岸对话的不断深入,美国对台海局势的关注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6.
战后初期日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结束初期 ,美国不仅通过“盟总”和“旧金山体制”将日本置于半控制状态 ,左右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而且还使日本与台湾的关系从属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日本选择“中华民国”为媾和对象 ,确立日台关系框架的“日台条约”也是在美国半控制和冷战形势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一些号家学者与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美国专家谈话的有关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美国企图使台湾成为遏制新中国的基地.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向台湾当局提供军援和经援.朝鲜战争爆发前,台湾当局意在继续维持国民党政权.战争爆发后,台湾当局想利用战争爆发的机遇,要求出兵朝鲜,寻求美援,反攻大陆.朝鲜战争结束后,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借此与大陆相抗衡.  相似文献   

9.
张华 《两岸关系》2012,(8):26-28,3
"弃台论"引发关注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政界、学术界人们的广泛热议。出于牵制、遏制中国和平崛起考虑,美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放弃"以台制华"战略,但频繁见诸报端的"弃台论"也透露出美国台海政策面临的尴尬和困境。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两岸周边安全形势以及亚太区域合作进程出现重大变化。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始终避免提及台湾。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深思,美国所谓维持海峡现状不变的政策,是否真的不变?美国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发展具有的区域含义?本文从美国"两岸关系政策"而不是从美国对华政策和对台政策的视角,研究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台海政策归根结底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美国在台海上的双重利益使其在台海局势上常常处于两难困境。同时美国在台海政策上则表现为矛盾性、模糊性、波动性和脆弱性四大特点。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台海局势也正在变动之中。美国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以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唐金权 《传承》2009,(18):60-61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美国企图使台湾成为遏制新中国的基地。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向台湾当局提供军援和经援。朝鲜战争爆发前,台湾当局意在继续维持国民党政权。战争爆发后,台湾当局想利用战争爆发的机遇,要求出兵朝鲜,寻求美援,反攻大陆。朝鲜战争结束后,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借此与大陆相抗衡。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里海——中亚能源进入国际市场及其能源安全,以及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垄断性影响,美国通过投资开发、建设多元化油气管道和支持划分里海主权的方式参与到对中亚能源的博弈中。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掣肘和自身实力有限,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能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随着美国对外战略、国内政治及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美国的维和行动政策不断调整。美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政策先后经历了积极主导、消极参与、有限参与等阶段,但在联合国框架外的维和行动则呈扩大趋势,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与干预性。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渐增强,预计美国将调整其单边式维和政策,更加借助联合国和区域组织实施维和行动,并且维和行动的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从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华实行全面竞争战略,其一个中国政策在政策基础、政策内容和政策执行三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变化,给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拜登政府虽然强调防止竞争演变为冲突,其一个中国政策在执行上也做了部分回调,但由于美国对华战略仍呈全面竞争态势,且在发展美台非官方关系上没有节制,致其“双重威慑”政策进一步失衡。因此,虽然拜登政府强调中美应就台湾问题进行危机预防与管理的对话,但如果美国不对一个中国政策做重大调整,其危害性将继续放大并可能导致中美发生直接冲突。  相似文献   

16.
台湾当局领导人赢得台湾岛内的“总统选举”已两年。两年来听其言,观其行,人们可以做出这么一个包含两方面的结论(即使最审慎地说尚非最终结论,也毫无疑义是非常基本和确凿的大阶段性断言):(1)这位“中华民国总统”时常通过言表和政策透露出来的内心抱负,仍然是颠覆“中华民国”,企盼台湾独立;(2)为了谋求最终实现这种“台独原教旨主义”抱负,同时又避免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美国反垄断法的政策目标除了经济目标以外,社会和政治目标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围绕政策目标一直存在较为激烈的争论,而争论背后隐藏着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差异,特别是在解释个人与国家、垄断与市场强制方面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反垄断法的社会、政治目标日益被淡化,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正成为今日美国反垄断法政策目标的核心。这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戴军 《求索》2007,(10):76-77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与调整对各国经济的深度影响。基于历史的视角,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承担经济政策与对外政策的双重职能。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服务于国内外政治利益、禀承实用性与灵活性的基本原则、构成“非显性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调整重大举措的陆续出台,对华政策的相对成型,布什对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也开始进行重大调整,使其呈现出新的政策动向。布什政府对台新政策的问世及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稳中有进,稳中有为。习总书记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就台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总结其对台政策的新亮点,即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底线思维、举措积极主动、风格务实亲民,有助于深入分析、把握习式风格对台政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