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的成功接管是建立新中国的第一步,它对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变、掌控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接管城市战略中的分期问题并着力探析其中若干典型政策,对研究和理解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接管城市战略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珊珊 《党史文苑》2012,(10):30-33
刘少奇的城市接管思想是刘少奇纠正各地接管城市工作中的失误,指导城市接管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刘少奇的城市接管思想包括入城部队必须保护新收复的城市,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是接管城市的中心环节,干部要学会管理城市,把打碎国民党政权机构与改造旧职员区别开来,逐步改造国民党文化教育机构等内容。刘少奇的接管思想对中共接管大城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金艳 《理论学刊》2012,(11):22-26
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史的时限是1944年4月至1951年10月。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政策制度和思想理论的完善程度为主要依据,将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史划分为抗战后期至全面内战爆发前的接管城市工作、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时期的接管城市工作、战略决战时期的接管城市工作、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接管城市工作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武汉曾经是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城市,国民党在此建立了庞大的政权机构和特务系统.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对于新政权的建立,社会秩序的稳定,新武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5月底开始对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接管,历时1个月,实现了和平接管,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5.
1947年11月晋察冀解放军攻克石家庄市后,刘少奇为石家庄市的接管倾注了大量精力。他先是强调要保护机器、清算特务恶霸、从事工业建设。当石家庄市接管过程中出现部门协调困难、重复接收、盲目清算、城市秩序一度混乱等问题时,刘少奇又及时给予指导,指出,接收大城市和搞农村工作完全不同,城市中的工人运动、贫民运动要从整个经济政策和该城市自身的经济政策出发。他主张稳定城市秩序,合理安置旧公教人员,并及时总结经验,从而使石家庄市接管成为中共主动接管城市的重要起点和早期样本。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的第一任市长,叶剑英成功完成了对广州的接管工作,为广州市后来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介绍叶剑英接管广州的背景以及接管广州的具体工作,进而论述了叶剑英接管广州工作的经验、意义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接管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围成立初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北平的和平接管是继北平和平解放后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的革命形势由农村包围城市向城市领导农村的历史性的转变.和平接管的顺利进行,对于定都北京、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汉曾经是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城市,国民党在此建立了庞大的政权机构和特务系统。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对于新政权的建立,社会秩序的稳定,新武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5月底开始对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接管,历时1个月,实现了和平接管,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邓攀  徐彦  缪慧 《党的文献》2019,(2):107-113
开展城市调查是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接管大中城市开展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解放前夕对南京的城市调查就是其中一项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这次调查是在南京地下市委前期工作基础上,由华东局社会部和二野金陵支队分别独立开展,并各自形成了一套调查资料,即《南京调查资料》和《南京概况》。这两套资料系统介绍了南京的土地人口、政治机构、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党派社团、军警宪等情况,为分类设置接管系统,快速制订具体接管方案,科学安排接管步骤,提供了详实的依据。从编纂上看,《南京概况》取舍精当,简洁明了,方便阅览;《南京调查资料》内容更加细致深入,记载人物和地址类的信息特别详实。两者都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开展党史研究、民国史研究和地方史研究均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49年四五月间,刘少奇针对天津的城市接管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后简称"天津讲话"。"天津讲话"实际上是刘少奇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与天津城市接管实践相结合所作出的指示,讲话纠正了城市接管工作中"左"的偏向,将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作为中心任务,要求既重视自由资产阶级的作用,同时还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限制政策。在具体措施上,刘少奇强调要重视城市工作中的"四面八方",重视依靠群众组织,发挥各方积极性。今天,我们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天津讲话",把它放到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充分肯定其中提出的一系列正确观点及发挥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对它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解放战争后期,华东局社会部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定,设立调查的执行机构、全方位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多样的调查方法,在对城市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以“青州建设研究会”“江南问题研究会”的名义出版了6种、54种城市调查资料,为我党我军顺利接管济南、徐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保证了城市接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城市调查资料的出版亦是中国共产党重视调查研究这一革命传统、优良作风的一个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革命胜利的即将到来,如何接管城市,迅速恢复城市的生产和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成为中共中央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中共领导核心成员之一,刘少奇在这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为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在北京市建设局的两件事。1949年2月2日我党接管北平市,我是第一批进城的干部,先是领导接管北平市工务局.成立建设局,并在建设局工作。一年零二个月。在那段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组织领导颐香路的建设工程;二是建设为开国大典而进行的天安门工程。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为党接管城市的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他提出了接管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应执行的阶级路线,以及一系列接管城市的方针、政策,有力地指导了当时各战略区接管城市的工作;在指导接管城市工作的实践中,他强调要城乡兼顾、保护好现有的生产力,以便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主持中央工委工作,研究并指导解决从减租减息到土地改革、从游击战到正规战、从分散到统一的转变,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做了大量基础性准备工作.他在指导石家庄市接管工作、总结石家庄市接管的典型经验时,初步探索了党的工作重心如何由乡村向城市转变.他研究并指导解决保护发展私人工商业与接收管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等问题,精心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构成及其发展方向,为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的战略决策进行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6.
徐斌 《党史纵横》2002,(12):34-35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中央电告东北局准备接收沈阳.东北局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紧急筹划接管沈阳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27日,东北局决定成立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陈云同志为主任,伍修权和陶铸同志为副主任,全权处理接管沈阳的工作.10月29日,陈云同志率领从东北各地抽调的4000名新老干部从哈尔滨出发,日夜兼程,乘火车经吉林市,梅河口,绕道四平市到达开原.在进驻沈阳的途中,陈云同志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接管政策和办法,以确保各项接管工作顺利进行,使全体接管干部充满了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接管是中国共产党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一步。改革开放近40年来,学界围绕城市接管的方针政策、具体领域、历史经验和中共领导人在城市接管过程中的历史贡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陆续出版、发表了一批文献资料汇编、论著、论文,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以期对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有所裨益。一、中共接管城市的方针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为实现对城市的顺利接管,中共中央对各地的城市接管工作做出了  相似文献   

18.
接管上海     
张励 《红岩春秋》2010,(2):18-22
接管上海,既是中国革命真正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历史标识,又是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共产党能否在城市站住脚并管理好大城市的焦点所在。在接管上海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时,我们党精心筹备,从解放到接管,创造了基本上工厂不停工、商店不停市、学校不停课等一个又一个奇迹,完整地保全了上海,粉碎了"中国共产党管不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共产党维持不了3个月"的谰言,为上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段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在战争年代,他就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上个世纪中叶,在那场决定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大决战中,陈云以他丰富的斗争经验、伟大的政治远见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建立东北解放区和实现东北全境解放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他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完整、成功地完成了对以沈阳这个东北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接管,并为全面积累了城市接管的经验。作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陈云十分重视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多次到辽宁视察,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有力地推动了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彻底攻占大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拥有600万人口--是人口最多的中国都市,而且当时中国一半的贸易额和工业产值都集中在上海.上海的重要和复杂,使得中共领导人曾经希望再晚一点接管它--有人曾回忆说,上海的接管比预计的早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