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利 《法制与社会》2011,(34):179-180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各行各业,而作为打击犯罪的主体——侦查人员来说,要胜任这份工作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侦查讯问是侦查的一种重要行为或措施,它使侦查工作由“背对背”向“面对面”转变,讯问人员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对讯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鹏宇  梁艳  李超 《法制与社会》2011,(36):150-150,153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从供到证的被动侦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打击职务犯罪的需要。而信.息引导职务犯罪侦查作为一种新的侦查模式,对于柘宽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应对当前职务犯罪新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信息引导侦查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构建信息引导职务犯罪侦查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律师法》第33条规定的律师会见“不被监听”与《刑事诉讼法》第96条中的“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并不矛盾,律师会见“不被监听”,指的是不被电子监听,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时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在侦查阶段,对于律师的“三证”是否真实合法,即律师是否具备会见资格,侦查机关可以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4.
侦查结构一词,从语义学上看,是由“侦查”与“结构”这两个词组成的偏正式短语,即侦查的结构。对于侦查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第八十二条第(一)项做出了明文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措施。结构,又可称作形式、模式、构造等,是指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安排、组织及相互关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织、组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杨琳 《中国检察官》2010,(17):68-70
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著名趋势学家奈比斯特首先明确使用“信息社会”这一概念来描述未来社会。作为对信息化的一个回应,“信息引导侦查”业已成为职务犯罪侦查领域近年来出现频率很高的专业术语.作为一个时代命题,“信息引导侦查”体现了科技创新和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快信息引导侦查工作,是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6.
裴炜 《政法论坛》2022,(4):156-166
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快速扩张促使侦查机关创新相关侦查取证措施,但同时也与传统侦查措施体系产生了张力。远程勘验作为传统勘验措施从物理场域转向虚拟场域的变形措施,一方面在形式上延续了传统勘验的概念表述,另一方面则在具体规则设计上不断突破刑事诉讼法对勘验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在此背景下,传统侦查措施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在逻辑的连贯性被打破,集中体现为远程勘验措施呈现出“名”“实”分离的状态,以及远程勘验与提取、技术侦查等相关措施的关系紊乱。对此,在进一步修订刑事诉讼法时有必要理顺新旧措施之间的结构,从基本权利保障的角度使远程勘验回归勘验的性质与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协调远程勘验与相关措施的衔接过渡,并在尊重他国主权的前提下探索远程勘验跨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7.
监狱场中存在一定的法律关系排列,各以本身的质量发生和发出作用力,以信息为传递媒介,进行多形式的运动。这个场的能量、信息、物质的运动性状和水平,决定监狱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犯罪控制体系是由社会意识形态群落、社会物质运行群落、立法与司法程序控制群落构成,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一个运动完整的体系。侦查在犯罪控制体系中通过对这三个群落控制功能的强化来实现其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职务犯罪侦查权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职务犯罪侦查水平,适用法治文明与进步,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方面。在法治语境下,应当从法治社会的要求和职务犯罪侦查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出发,以控制论为指导探索主动控制侦查工作的主要途径,使职务犯罪侦查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所谓“控制下交付”,是指在侦查机关的主管或监督下.允许非法或可疑物品、资金或者他们的替代品按照犯罪嫌疑人的意向继续流通,并据此查明此项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特殊侦查手段。控制下交付最初是在毒品犯罪的侦查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每位侦查人员或早或晚都会遇到在侦查某一刑事案件时难以推进侦查进程,侦查工作处于一种僵持状态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侦查僵局。突破侦查僵局推进侦查情势不断向前发展,对于最终侦破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突破侦查僵局更是大家研究的重点,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是从概念出发的,只有明确了其概念才能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元静 《天津检察》2006,(6):48-49
当前,我国反贪案件的侦查模式基本上属于“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犯罪线索、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获取更充分信息后,再以嫌疑人口供为基础搜集其他的证据。如果收集的其他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有所出人,就继续讯问。如此循环往复,整个反贪侦查程序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围绕嫌疑人口供进行。这种“挤牙膏”的侦查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反贪部门的侦查成本和效率。笔者认为,为适应反贪侦查的严峻形势,提高侦查效率,采用秘密侦查不失为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秘密侦查是指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在严密的指挥和监控下,秘密使用跟踪、设伏、录音监听、摄像、伪装潜入等合法的手段,掌握侦查对象的动向,控制其活动,从而发现和揭露犯罪的一种侦查方法。秘密侦查对于反贪污贿赂案件的破获具有巨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同物质痕迹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现场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犯罪心理痕迹比物质痕迹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物质痕迹主要作为法庭证据使用,而犯罪心理痕迹对分析案情、刻画罪犯、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犯罪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不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诱惑侦查的事实,一些案件也起诉到了法院。但是,对于被侦查人员诱惑实施的犯罪(以下简称“被侦查诱惑之犯罪”)而言.法官能否对其定罪量刑呢?这是亟需予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从法理上说,被侦查诱惑之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诱惑侦查合法与否对被侦查诱惑之犯罪的刑事责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廖典海 《政法学刊》2010,27(3):86-89
关于侦查思维特征问题的探究,目前国内学者有许多不同观点。而当学者们提出某一观点的时候,往往又是在批评或者否定其他观点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这就走入一个误区,即想用若干个思维特征来规范侦查思维的特征。这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共性与个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关系的原理。侦查思维特征属于思维的个性特征,而个性特征都是事物的相对特征(即具有相对性),它没有一种绝对的、固定不变的定律或模式。因此,当人们在探讨侦查思维特征的问题时,不应当寻求一种标准化的、统一的模式,而应当允许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或观点。  相似文献   

16.
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隐含着相应的心理痕迹,它是犯罪行为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动态分析虽然不能直接起到证据作用,但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刻画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案件性质,判明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分析应立足于客观的反应现场物质痕迹原则,使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的结果与客观物质痕迹起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刑事案件的特性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有自身的内在属性,即特性。这个特性决定着各种事物的本质以及存在的状态。刑事案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具有自身的本质属性,刑事案件的主要特性有:隐蔽性、客观性、整体性和特定性。(一) 隐蔽性。这是由刑事犯罪的本质决定的,也是刑事案件的基本特性。隐蔽性是犯罪人逃避侦查、反侦查的防御性手段,是犯罪人为摆脱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心理特征的外在反映。刑事犯罪是一种动态强烈的社会现象,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由于刑事案件发生的历  相似文献   

18.
RECONNAISSANCEADMINISTRATIONSYSTEMOFIMPORTANTCASES 随着社会经济大潮的到来,人们的商品意识不断得到深化,强劲的竞争和社会分配档次的拉大,旧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也随之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加大力度,查处由“官本位”、“权本位”和拜金主义心态而滋生的违法犯罪案件,震慑犯罪,遏制腐败现象,是我们检察机关首当其冲的任务。据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大要案的侦查管理机制尤为重要、笔者根据检察工作实践.就此问题略陈管见.共同讨论。一、改进侦查管理机制的必要性侦查管理机制,是指发现案…  相似文献   

19.
陈涛  曹仁祥 《犯罪研究》2012,(5):11-19,37
在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的冲击下,各级侦查部门不断创新侦查机制,以提升侦查效能。侦查机制创新的层出不穷,为构建完整的侦查机制体系打下一定基础。但是在侦查机制不断创新的现状下,什么是侦查机制?侦查机制的理论构造如何,侦查机制的内部运行如何?这些侦查机制的基本理论在不明确的基础上,目前不断推出的“机制”是否是“机制”,或者说这些创新出来的机制是否能够顺畅的运行,都是值得深思的。因此,对于侦查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对于侦查机制本身的构建以及机制的良性运行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侦查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侦查的法律问题,其基本内容体现在宪法和法律上关于侦查的制度和规范中。通过讨论,求得对侦查的法律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掌握,无论对于侦查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侦查实践,都是极为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侦查的法律问题很多,现仅将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论述如下: 一、关于侦查主体的资格与权限问题 侦查主体的资格与权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侦查合法与否的根本标志。我国法律规定,侦查是专门机关的专有职权,侦查权属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才有权依法对犯罪案件进行侦查。任何其他机关、团体或者公民个人都无权实施侦查(刑诉法第3条、第4条)。侦查权由国家通过法律授予特定的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