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腐败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近年来腐败犯罪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有组织化、跨国化的趋势,腐败问题逐步国际化。单靠一国之力是难以解决腐败这一痼疾的,惟有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下,全面加强国际间的反腐合作,才能遏止腐败在全球的蔓延。从全球化视角透视当下腐败产生的原因、存在的类型、表现形式和新的特点以及反腐国际合作的必然要求,就我国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国际反腐合作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灰色地带:反腐败法律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类学对腐败和反腐败法律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出了法律界定为"腐败"的行为的社会根基以及腐败行为的两个规范框架:国家的法律和社会惯例;评估腐败问题时存在的双重标准: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常常认为"南方"和"东方"国家的腐败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反腐败与政治稳定常常难以求得平衡,媒体对腐败的报道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在处理反腐败问题时常常采用过于简单的两分法。法律人应当对这些卓识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对于理解英国的几个重大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反腐措施与其推动成员国的善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治理一词通常包括了一个国家、公司或其它实体被治理的方方面面,比如政策的有效性、透明性,政策制定者的责任性等等。而腐败是一个比治理窄的概念,它意味着“公共权力或公共信任被滥用为私利”。腐败和治理高度相关,在治理较差的地方,往往存在更多的腐败动机和腐败活动的空间,而腐败又往往通过扭曲决策及其实施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治理。因此,推动善治有助于反腐败,而反腐败也有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其184个成员国的善治。长期以来,国际货币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腐败问题也呈跨国化、国际化趋势,反腐败需要国家之间和国际的合作。目前,随着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反腐败国际合作任务越来越重,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课题。一、搞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机构体系建设和运行制度建设。目前,国家层面上建立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机制、防止违纪违法国  相似文献   

5.
李永晟 《法制与社会》2013,(23):159-162
近年来我国政府腐败频发,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腐败问题的产生原因认识不清,对政府腐败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以及对政府腐败的预防和惩治没有上升到制度建设上来。本文对腐败问题的诱因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根源进行再分析,对腐败的危害进行详细阐述,以及从直接和间接角度对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提出建议,为新时期我国预防和惩治政府腐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尚华  李明 《河北法学》2012,30(7):133-138
腐败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如何完善和落实证人保护制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打击腐败犯罪.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国已于2005年批准并签署了该公约,其中,《公约》第32条专门规定了保护证人、鉴定人等内容,这有利于保护证人免受侵害,确保证人积极指控腐败犯罪,因而如何正确理解和有效落实《公约》有关规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腐败犯罪猖獗,洗钱已成为维护腐败的重要手段,反腐败必须反洗腐败必须反洗钱,反洗钱就是在反腐败。为了遏制世界范围内猖獗的腐败犯罪势头,130多个国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0月31日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久中国亦已签字加入并表决通过批准该《公约扎本文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梳理了中国现行的反洗钱立法体系,指出了中国在反洗钱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言。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08,(6):32-32
2月1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落下帷幕。去年年末,同样是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出了“巴厘岛路线图”。气候变暖正在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而腐败这·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从未根除的顽疾,同样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公敌。此次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也在竭力促成一个国际反腐机制的形成,旨在为各国通力解决腐败问题找到一个世界反腐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反腐败是个法律问题,并从腐败的特点和规律、我党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从我国国家和法的性质上阐明了法治是反腐倡廉之本。所以说: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反腐败的方法是否正确,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态度,用正确的方法,腐败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既然反腐败是个法律问题,我们就应当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也就是要依靠法治反腐败。因“法治”能从根本上预防、限止和杜绝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秘书腐败与领导干部腐败一脉相承,正视和解决秘书腐败问题.也是全面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李松 《政府法制》2009,(5):17-19
秘书腐败与领导干部腐败一脉相承,正视和解决秘书腐败问题,也是全面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韩国关注腐败问题并且大力打击腐败行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韩国相继制定了《腐败防止法》、《公务员行为守则法》、《公职人员伦理法》、《公益举报人保护法》以及《关于腐败防止与国民权益委员会设立运营法》等相关法律,以推动反腐败法制的构建.总体而言,韩国的反腐败法制在近十多年取得一定成效,不仅对较多官员、公职人员进行了处罚,包括对全斗焕、卢泰愚等前总统的审判,还加大对现代、三星和SK集团等等企业腐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韩国社会来看,民众对于反腐败的评价指数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韩国仍需从多方面加强构筑国家的反腐败机制,并提高推行反腐败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腐败:全世界的共同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国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政府腐败现象每年都要使全世界损失大约6000亿美元的资金,这意味着全球的腐败官员每天都要卷走16.43亿美元。腐败现象全球化长期调查腐败问题的国际专家指出,腐败就像是最常见的感冒一样,泛滥在全球的各个角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其完全免疫。在组成联合国的190个国家中,174个国家设有专门受理腐败举报的部、秘书处、办公室或者其他部门。除了健康卫生部门外,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数目能超过这一数字。如果你通过“腐败”一词在网络上查找信息,得到的资料要比任何其他题材的资料都要多。1…  相似文献   

14.
张丽娟  严军 《法制与社会》2010,(21):161-16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控制腐败犯罪最重要的国际刑法公约。公约在第48条"执法合作"标题下,对国际反腐败领域的执法合作做出了详细规定。我国执法机关与有关国家执法机关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加强务实合作,在反腐败执法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历程回顾中可以看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集中体现了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高度重视腐败犯罪问题;主张建立健全的腐败犯罪预防机制;设立严密的腐败犯罪刑事法网;针对腐败犯罪的特点设置特殊的诉讼规则和处罚措施;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注重腐败犯罪中的资金追回等六个方面。中国应当顺应国际反腐败犯罪趋势,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16.
朱静 《行政与法》2007,(8):111-1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提出,治理腐败犯罪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综合的社会预防机制。这一机制的提出,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反腐败机制,特别是对反商业贿赂犯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钟纪外 《中国监察》2009,(11):46-47
回望2008年,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和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造成动荡和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腐败是其中之一。纵观2008年国际反腐败形势,喜忧参半。喜的是各国政府都把反腐败放在国内政策的重要位置,全球携手反腐已成潮流;忧的是腐败问题仍然严重破坏着社会稳定与安全,危害着各国可持续发展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事实溉目前各国的一些违法犯罪活动,比如走私、贩毒、商业贿赂等大型案件,大都是各国的官员与不法分子勾结起来进行的。这些官员和不法分子,往往通过某些国际性的金融机构"洗钱",把他们的肮脏所得,变得合法化。所以,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1997年5月,联合国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冷战的结束、经济私有化、经济全球化,为腐败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机会,而有组织的犯罪同政府官员的不正当的关系,对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然,相应地,全球性的反腐败行为也在发展。这就是说,腐败的全球化,同样使反腐败的斗争也成为一项国际政治行为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国腐败犯罪案发数居高不下,如何建立起腐败犯罪的预防、惩处机制以遏制腐败,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全球计划》有关预防腐败的规定和措施为各国制定反腐败法律树立了典范。我国惟有依据国情、总结经验和教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预防和反击腐败的法律机制,才能真正实现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20.
朱立恒 《中国司法》2011,(12):30-3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腐败犯罪也出现了跨国化的发展趋势,贪官携款逃往国外的现象日渐加剧。世界各国已经充分意识到腐败犯罪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事情,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指导和协调世界各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法律,将对我国开展反腐败领域的国际合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相比,我国法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2011年8月30日公布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并未涉及,但是,如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衔接,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我国腐败犯罪司法控制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就刑事司法协助这一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问题进行探讨,与学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