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毅周 《台声》2009,(9):29-30
当前,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新阶段.两岸关系突飞猛进.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然而,新时期的两岸关系也面龉着诸多的新挑战。两岸民众国家认同差异的持续扩大,就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2.
赵子建 《台声》2010,(2):19-21
2009年的两岸关系,正如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说:"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基础上,步入了和平发展轨道,结出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保持了正确方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是初步的,充满着许多矛盾,存在着许多难题,和平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李松林 《人民论坛》2010,(11):26-27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对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尽管两岸在经济交流中实现了重大突破,还存在着许多歧见与矛盾,需要寻求破解。胡锦涛总书记已经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对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尽管两岸在经济交流中实现了重大突破,还存在着许多歧见与矛盾,需要寻求破解。胡锦涛总书记已经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毅周 《台声》2009,(6):10-12
2008年台湾政局的变化,使得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两岸关系从1949年因国共内战而分治开始,经历了近30年的军事对峙,逐步走到和平的局面。后来,两岸开始了开放与交流,也经过了分裂与反对分裂、“台独”与反对“台独”的斗争,到了今天,两岸关系终于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两岸关系走向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过渡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交往和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两岸人民行为的一种规则。本文是对社会资本理论在两岸关系理论应用的尝试,切入点是社会资本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构建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赖于两岸之间社会资本的塑造,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也为社会资本的重塑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一个综合的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的社会资本培育框架是政府权威结合社团交往的上下良性互动。正是政府和社团组织的合作和互动,使得两岸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存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许多学者指出:这个观点是“贯穿于对台工作论述的主线”;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战略构想”;“未来对台工作将以和平发展为纲”;“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指导思想”;“和平是基调”;“和平发展的新思维贯穿在两岸关系的论述之中”。这个论述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刘红 《统一论坛》2009,(1):16-18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六点意见”。“六点意见”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前景、架构、途径、动力、条件和内在联系,对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对和平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战术要求,进行集中、系统、完整的论述,指导着进入轨道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9.
李贺 《统一论坛》2010,(1):20-22
回首2009年,在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新思维的指导下,两岸关系取得新的全面进展,为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创造了有利条件。尽管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不容低估,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难以阻挡。  相似文献   

10.
赵子建 《台声》2009,(12):10-1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提出,得到了海峡两岸,包括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成为普遍共识。但对祖国大陆来说,和平发展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过渡期,其目标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和平发展阶段的结束,必然要进入和平统一的阶段。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必然会带来两岸的和平统一吗?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会不会带来两岸的和平分裂或台湾的“和平独立”?这些成为了和平发展新阶段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余克礼 《黄埔》2012,(1):4-6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战略部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刘红 《台声》2008,(10):10-12
当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因素在继续增长,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成为两岸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09,(7):42-42
去年3月,台湾地区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形势出现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去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交往乃至军事安全等诸方面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主张,回答了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当前,两岸关系进入了巩固深化的新阶段,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深入两岸社会人心,维护两岸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元旦,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确立了以两岸关系和平为主轴和寄希望台湾同胞的方针,积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献和新的里程碑。《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祖国大陆以《告台湾同胞书》为基础,不断调整、充实、发展、完善对台方针政策,使两岸关系出现了和平稳定发展的新态势,这对在30年后的今天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都将产生积极和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以及一系列政策主张和指导原则,对两岸关系发展作出重大调整,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全面构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两岸关系由此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从而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主导和把握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全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8.
杭元祥 《黄埔》2013,(2):69-70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最终实现完全统一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两岸关系不断实现机制化,最终形成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机制性安排的过程。机制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源于两岸交流交往的强大需求,建立在对增进共同利益的认知和化解利益分歧的需求基础之上。两岸关系机制化既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在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岸关系机制化虽然还会遭遇到一些挑战,但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