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著名学者刘起在《尚书学史》中说过:《尚书》是历代帝王和封建士大夫必读必尊的政治与道德教科书,而《尧典》是《尚书》中的开篇,有"中华第一典"的美誉。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说过"《尧典》可以观美"。那么,从《尧典》中可以观到哪些德政之美呢?"《尧典》可以观美"说中的《尧典》在今本《尚书》中被分为《尧典》与《舜典》两篇。典,作为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记载君主治理国家的大道与准则。《尧典》《舜  相似文献   

2.
王家海 《求实》2012,(Z1):237-238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军心者得胜利"。自古侯王将相都把这句话视为至理名言,作为治国、治军的法宝。作为"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娇子,不可用也。(《孙子兵法。地形篇》)。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军事著作,"爱兵如子"的军事伦理学思想是历代军事家所达成的一致共识。素以文明之师、威武之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2017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时引用此句。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夏侯玄传》:"夫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顺从乃安,此琴瑟一声也,荡而除之,则官  相似文献   

4.
正3月12日,记者从江西省委办公厅获悉,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日前下发,对江西未来五年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前列。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一部名为《脊梁》的大型史诗情景话剧,因其"在传统和现代的交响应和中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而火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并引发了民众关于"脊梁"及其衍生出的"民族脊梁"内涵与外延的热烈讨论[1]。但是民众对"脊梁"和"民族脊梁"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脊梁"论述(以下简称"习近平‘民族脊梁说’")的源头、发展及这些论述如何在其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使当代社会受益等问  相似文献   

6.
<正>"法律进乡村"活动,不仅成为农村普法宣传和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更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2013年12月30日,《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发布,从9个方面用33条对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学法用法等作出规定。今年9月30日,《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发布,包括8个部分共60条具体指标,为《纲要》确定的各项工作的实现和实效程度提供"度量衡"。期间,陆续推出《推进"法律七进"工作方案》《"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关于进一步完善"谁执法、谁普  相似文献   

7.
正"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69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天皇的声音首次向日本公众播出,标志着日本正式接受中、美、英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玉音放送"传向日本的各个角落。鲜为人知的是,在日本投降的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追随者发动"起义",包围皇宫,搜查天皇录音。在狂热法西斯者的垂死挣扎被镇压后,《终战诏书》才最终得以准时发表。  相似文献   

8.
<正>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面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提问,邹忌的妻、妾与客均回答徐公不及邹忌。邹忌暮寝而思之,追根溯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一幕与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监督的"难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组织部门对干部为人品行、工作成绩进行谈话时,有"爱护"干部的,不愿阻人前程;有畏惧干部的,怕被打击报复;有  相似文献   

9.
"易为大道之源、众学之本"是学界之共识,但尚需深入理解。《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既是创生之源,也是创新之源。由阴爻、阳爻两种简单符号所构成的《周易》符号系统,因其抽象性、具象性、元点性、容摄性而成为古典科技与人文的原始增长点;由此符号系统与卦爻辞组成的文字系统共同絪缊而成的大易思想在科技与人文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其"生生"之创新精神成为大易文化之核心理念,其天地人三才和谐的思想成为创新之内在标尺,其独到的"象"思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维方式的主线,其阳刚、阴柔、中和之美的不懈追求是传统文化创新中超越层面的主要致思,其元亨利贞、贞下起元的循环智慧更是不断创新的不竭的动力支持。由此,大易之生、大易之和、大易之象、大易之美、大易之复,构成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基因总图谱。  相似文献   

10.
《党风党纪月刊》今年第七期“大要案扫描”栏目《三湘第一女巨贪》是一篇反腐、警世、可读性极佳的文章,文质兼美。  相似文献   

11.
正曾几何时,笔者为撰述《共和先驱·范熙壬》一书,在台湾诗人范延中那里,发现了范熙壬营救李大钊的书信《致杨邻葛督军书》,里面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情。那么,范熙壬缘何会营救李大钊呢?师生接力办学刊范熙壬是清末民初颇具传奇色彩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他幼承家学,壮志凌云,有"神童"之誉。他在两湖书院崭露头角,于19岁成为"父子同科"的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诉求的是去尽奴性的人生,他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次具有真正意义的"人的觉醒";曹雪芹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机地联系起来,从人的本质美、内涵美、仪态美去观察美探索美,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是《红楼梦》审美人生艺术人生的基本旨归;曹雪芹构建的以生命系之、以情为重心的精神之恋,使爱情变得真正崇高、圣洁;《红楼梦》的女性题旨,应有更深层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云岭先锋》2020,(1):4-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有哪些要点,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14.
正由《小康》杂志社、清华大学等部门联合组织的调查显示,"2015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食品安全连续第四年位居该项调查的榜首,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排列其后的分别是医疗改革、腐败现象、贫富差距、就业、房价、物价、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教育改革等问题。这个排列顺序并不意外。从"利己"的角度考虑,老百姓关心的是更直接的切身利益。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党和各级政府这些年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许多法规、办法,监管部门也查  相似文献   

15.
董小吾老人已83岁高龄,但见面后发现他完全不是我想像中耄耋之年的老人。他的精神特别好,说话口齿清楚、思路流畅,不论站坐身板都挺直,体现出一个老艺术家、老军人的气质。“以前女儿们是‘董小吾的孩子’,现在我是‘苏小明的父亲’。”董老的语言里充满睿智与幽默、的确,与上世纪80年代以演唱《军港之夜》、《外婆的澎湖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歌曲而走红的女儿相比,董老似乎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回顾他追求革命、艺术所走过的艰辛而漫长的道路,却发现他永远不会被历史忘记。  相似文献   

16.
书荐     
正作者:(美)詹姆斯著,燕晓冬编译出版:重庆出版社美)詹姆斯著燕晓冬《实用主义》摘录:人离不开哲学,如同离不开面包。那么哲学家应像制面包一样建造哲学,使之实用于人。在灿若星河的人类思想领域,有一光芒四射的思想流派,叫"实用主义"。此思想的奠基之作,正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书中论及哲学界一系列令人关注的问题,作者指出:柏拉图以降的理性主义哲学令人失望,它的空想性质不切人的生活实际;而经验主义也  相似文献   

17.
刘建明 《实践》2013,(1):56
《论语·尧曰》中记载: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22,(1)
天地四时间,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会为平凡的时日注入一份盎然生机,使常觉倦怠的生活获得一种气韵生动,让偶感空疏的心灵泛起一些美好而模糊的希望、隐约而辽远的念想以及共此山河岁月的莫名欢喜。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说:“生活不仅充满了喧嚣和愤怒,它也有蝴蝶、花朵、艺术品。”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创作于1565年的经典名作《雪中猎人》,就是一幅让我们可以获得如此情感体验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14日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改革时,引用诗句"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来表达自己对于解放思想的重视。这句诗出自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纤秾》,意思是说大自然中蕴藏的美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20,(9)
正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有句话讲儒家教育的宗旨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百年来,中国古典诗词以其意象之美、情感之美、境界之美和语言之美,为一代代中国人建构起了一个诗意的中国。所以,当我们"举头望明月"时,可能还会想起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想起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起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因为凝结了这些"诗仙""诗佛""诗圣"们的诗之意象、情感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